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6:专题5 学业分层测评17 现代文明的环境危机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6:专题5 学业分层测评17 现代文明的环境危机

学业分层测评(十七) 现代文明的环境危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下列属于环境问题的是()
①全球气候变暖②土地荒漠化、沙漠化面积增加
③农村个别地方社会治安混乱④地球上10%的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统称为环境问题,农村个别地方社会治安混乱不符合题意,排除③。

【答案】 D
2.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消费450亿双一次性木筷,大约耗木材166万立方米,砍伐约2 500万棵大树。

造成这种浪费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伦理道德
B.科技万能论
C.人类主宰论
D.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幸福观
【解析】材料中浪费宝贵木材资源制作、消费一次性木筷作法主要受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价值观指导,D当选。

【答案】 D
3.英国近代地质学家赖尔认为,大自然赋予马、狗、牛、羊、猫和其他许多家畜适应气候的能力,明显地是为了使它们能听从人的调遣,使它们能为人类提供服务。

这种观点()
①忽视了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依存于自然②属于狭隘的人类主宰论③认为人对自然拥有无限的权利④是正确的,看到了人是最高级的动物,是万
物之灵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该观点属于狭隘的人类主宰论,是错误的,④判断错误。

【答案】 A
4.健全的环境意识,是准确的环境科学知识和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的统一。

环境科学知识是环境意识的________,环境价值观念是环境意识的________,环境伦理是环境价值观念的________()
A.灵魂基础核心
B.基础核心灵魂
C.基础灵魂核心
D.基础前提发动机、牵引器
【解析】牢记树立健全环境意识的有关内容,很容易选出C项。

【答案】 C
5.人类在地球上耕耘劳作,自然界的博大富饶养育了人类文明。

然而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类社会开始了恶性发展。

从18世纪初到20世纪末,工业革命在200多年的突飞猛进中已经达到了它的顶点,工农业的发展早已突破了增长的极限,科技的进步也基本上达到了极大放飞人类想象力的地步,但是它并没有始终给人类社会带来福音,它如同一柄“达摩克利斯利剑”正高悬在人类的头顶。

人类的活动已经破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使整个地球陷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危机。

反思环境恶化的过程,你认为导致环境问题的思想诱因有哪些?
【答案】①片面的发展观。

这种发展观把GDP的增加等同于经济发展。

它只注意经济发展的数量和规模,忽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结构;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进步,只注意经济总量的增加,忽视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以及其他社会目标的实现;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对立起来,认为“先发展后治理”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

②狭隘的人类主宰论。


夸大了人对资源拥有的权利,忽视自然对人的制约作用,割裂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的关系,造成我国资源紧张。

③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幸福观。

把幸福简单地理解为自己的物质需要和欲望得到满足,挥霍物质财富的现象比较严重,随意地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

④科技万能论。

它认为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来加以解决。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无视自然规律,盲目地开发资源,造成资源短缺等问题。

6.结合漫画,回答问题。

拒绝污染项目
人类应怎样增强环保意识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答案】①健全的环境意识,是准确的环境科学知识和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的统一。

②加强环境科学知识的学习。

③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这是环境意识的灵魂。

④要遵守环境伦理原则和相关的行为准则,这是有效保护环境的重要前提。

[能力提升]
7.下列对环境问题的看法正确的是()
A.环境问题就是指环境污染问题
B.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总数的增加,环境问题会逐渐被解决
C.环境问题的种种表现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伦理道德来调节
D.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可以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来解决
【解析】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统称为环境问题,A不全面。

由于世界范围内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总数的激增,才逐渐出现了环境问题,故B项错误。

D项是科技万能论,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C项认为环境问题不会自动解决,
需要人们改变错误的观念,需要正确的伦理道德来调节,是正确的。

【答案】 C
8.下列观点属于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幸福观的是()
①我消费,所以我存在;消费得越多,自身的价值就越大②过度消费会阻碍经济的发展③谁占有和消费的物质财富更多,谁就更幸福④过度消费和炫耀性消费会加剧环境危机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①④
【解析】②④是对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的评价,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9.材料一世界约有29%的土地受到沙漠化的威胁,每年约有2 0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

对热带雨林的大量砍伐和对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导致大量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锐减。

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颁发的《濒危物种红皮书》统计,20世纪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130个种和亚种的鸟类灭绝。

目前地球上10%的物种面临灭绝危险。

材料二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
(2)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解析】第(1)问,根据两则材料共同反映的问题作答即可。

第(2)问,根据第(1)问的回答,可以从是什么问题、有什么具体表现、要求我们怎样做这几个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1)材料一、材料二共同反映了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总数的激增,环境污染更加严重,生态危机不断升级。

(2)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统称为环境问题。

当今人类社会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环境负载过于沉重,全球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严重威胁着人类家园的安全。

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伦理道德来调节,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10.在辽宁省凤城市有一个叫虎沟的山村。

20世纪60年代的虎沟,群山环抱,一望无际的大森林和丰厚的植被,给这里的村民带来无尽的怡然和富庶。

60年代后期,人们要发展经济,眼睛盯上了伐木生涯。

他们曾自豪地高歌:“我们是虎沟的有志青年,进山作业不畏艰难。

练好过硬的砍伐本领,幸福的生活长万年。

”经过30年的疯狂砍伐,虎沟的深山老林变成了光秃秃的荒山野岭。

1998年一场罕见的暴雨,带着泥沙洗劫了这个村庄,上百人死伤。

虎沟的村民不仅没有实现富裕的梦想,反而沦为重灾民。

外人说,虎沟毁于天灾。

他们心里明白,是自己毁掉了山清水秀的虎沟山村。

(1)虎沟人靠伐木憧憬“幸福的生活长万年”而没有如愿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2)虎沟人的遭遇给我们发展经济什么启示?
【解析】第(1)问,虎沟人靠伐木憧憬“幸福的生活长万年”而没有如愿的主观原因就是破坏环境的错误的思想观念。

第(2)问,虎沟人的遭遇给我们发展经济的启示是要增强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案】(1)在片面的发展观、狭隘的人类主宰论等错误的价值观、伦理观的指导下,违背环境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致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要增强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伦理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科学地认识和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