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花藝之美-再論盤花基本型之六大花型中華花藝之美-再論盤花基本型之六大花型
中華花藝之美-
再論盤花基本型之六大花型
一、盤花之特性
盤花是中華插花藝術初學者最先接觸的花器,盤器器面寬廣,容易了解立足點與方位的概念,進而找到插花的九個基本立足點。
由盤花插作的立足點與方位,更容易明白花相的意義。
中華插花藝術從理學、哲學之間相互關係,所著重的倫理顯現的意義,以「盤插」時表現的最為清楚。
方位藝術是中華插花藝術最講究的三度或五度空間的美學原理。
九個點在盤的起源點是:在器具上畫「丼」字附號,每個重疊的點即是中華插花的立足點所在的位置。
九個點通常可稱為「正點」、「隅點」、「極點」。
除母點中心點為「極點」外,發展到「東、西、南、北」點,屬正點。
隅點屬稱為「宦點、窔點、奧點、屋漏點」邊陲的點。
圖1-盤花方位圖示
圖2-盤花-比例量法
二、六大花型-基本型
中華插花對立足點,方向須尋得適當,形成立體的空間,亦附合基本形如「直立、傾斜、平出、平舖、倒掛、綜合形」等的基本花型,插花藝術最講究的是立體空間之美。
但是,中華花藝的花型雖有一定的規範,但並非絕對的,同一個花型,除了三主枝的位置(立足點)與走向一定外,常會因花材、花器和作者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風貌,因為花材的表情不一及作者對花材的感情與體會也不同,尤其從枝的變化更是因人而異。
每一種花型之外型構成皆有其骨架,骨架的構成有其意義與象徵,代表著不同類型的內涵、理想、形式、意義與淵源,更代表著形態構成的種種機能。
這些機能架構即是由一件作品的主要三主枝:主花、客枝、使枝所構成。
除此之外,尚有從枝來陪襯或彌補主枝之不足。
花型是以花相為基礎,三主枝中以使枝動態最大,意象最明顯,故花型的分類以使枝動態離子午線的角度來分。
如直立型為0度至30度;傾斜型為30度至60度;平出型為
60度至90度;倒掛型為大於90度;以及平鋪型。
除此之外的綜合型乃為運用基本型互相搭配的雙株型態。
花器常被視為大地的象徵或花木的金屋精舍,各類花器各有其獨特之造形,盤花深廣是盤器所具有的特色。
所以欣賞花藝也同時欣賞花器,把盤花視為一廣闊深遠的水塘。
基礎入門的基本型著重在立足點與花型的認知與鍛練,各種花型在東點與西點的互換,讓同一花型在不同方向位置來練習三主枝的安排,主要在熟悉立足點的位置和名稱,第一型與第二型的區別,以及花型的名稱與傾斜角度,主花、客枝、使枝的位置走向等,因為盤面較廣,立足點比較清楚,因此花型皆以盤花為主。
再佐以極點插作的蓮蓬巢插作。
1、直立型
圖一直立第一型西點插
花型:直立第一型西點插(△枝0°)
花材:青龍葉、海芋、火龍果、茉莉、黛粉葉
花器:圓盤
直立第一型西點插(圖一):以青龍葉為使枝,茉莉花為客枝向西南傾斜佔隅,當使枝接近0度時,作品穩健端莊,靜謐而和諧;當使枝青龍葉稍微傾斜約30度(圖二),則客枝也應相對呼應,整體便有清風吹拂之感,不安分搖動的韻律感就顯現出來,所以同樣的花材,您可以透過技巧改變他的風貌。
圖二的客枝星點木枝傾斜角度是比茉莉大的,因攝影的關係將前後的距離壓縮後,視覺上感受不出來,但應知道主、客、使、三枝的相互關係,也就是主與客會因為使枝的動態而有所改變
圖二直立第一型西點插
花材:青龍葉、海芋、菊花、火燭葉、星點木
花器:方盤
花型:直立第一型西點插(△枝30°)
2、傾斜型
圖三:傾斜第一型東點插
花材:杜鵑、大理花、洋桔梗、木瓜葉、電信蘭、麒麟
草、木谷
花器:盤
花型:傾斜第一型東點插
傾斜型第一型東點插(圖三):傾斜型由使枝佔隅,角度為30~60度,客枝隨使枝的傾斜角度而變化,由於主花插在後面,需考慮其南面而王的個性,所以主花大多直插,花相表情的掌握較難,故需補從枝以增加後景,選擇適當的花材很重要;作品易生凹陷,補以從枝亦使花型的輪廓更佳。
本件作品客枝木谷可有一枝稍微降低或減弱一點會更好。
圖四:傾斜第三型東西二點插
花材:槴子花、杜鵑、火龍果、菊花、電信蘭、木瓜葉、金柳、木谷、洋桔梗
花器:陶盤
花型:傾斜第三型東西二點插
3、平出型
傾斜東西兩點插(圖四):為以第二型為基礎的雙株型表現的插法,主株在東點,主、客、使比例為3:5:7,副株在西點,比例2:3:4,按逆時鐘排列。
因為是相同花
型的雙株,所以動態方向類似,應避免主株使枝與副株使枝造成平行,東西兩點插,作品深度的表現較弱。
若將劍山移動如圖5-1將副株移至屋漏點,主株移至窔點,則有窺視幽邃的感覺。
相反的將主株移至宧點,副株移至奧點,則水面空間變大,便有明朗清涼之意。
圖五:平出第一型
花材:金柳、香水百合、葉蘭、松蟲草、寶石葉
花器:陶盤
花型:平出第一型
平出型第一型東點插(圖五):平出型主要表現廣度(闊遠),使枝立出水面再遊盪而出,與子午線之角度為
60~90度,故使枝以屈曲為佳,可比七稍短。
以客枝佔隅,表情需與使枝互盼,主花雖然在後,但使枝平出往西南偏西,不會檔到主花但需注意基盤的層次,避免空洞。
圖六:平出第二型(東點)
花材:紫陽芽、香水百合、洋桔梗、
小蒼蘭、麒麟草、電信蘭
花器:陶盤
花型:平出第二型(東點)
平出型第二型東點插(圖六):第二型主花在器緣,客枝佔西北隅,使枝紫陽芽有春天的色彩,線條與小面塊葉子成節奏組合,主花紅百合雖只一朵,但分量上已足以平衡。
所以在花材的應用上,顏色、花型、大小均會影響一件作品的結果,也就是說插花除形色之美外,尚需考量花的香味、光彩、質量、神氣、性格等。
有時候還需預留花朵展開的空間,如百合、玫瑰---等花苞跟開花時的大小是差很多的。
4-倒掛型
圖七:盤花倒掛東點(一)型
花材:獼猴藤、向日葵、菊花、電信蘭
花器:盤
花型:盤花倒掛東點(一)型
倒掛第一型東點插(圖七):倒掛的花型使枝是往下
探的姿態,必須低於器口而尾端上揚,才具有生命力。
本圖使枝及客枝獼猴藤頗具生命力,雖然優柔細緻但稍嫌單薄,若枝幹粗些將更完美。
如果獼猴藤之分量保留,主花向日葵減輕,也能達到調合的效果。
圖八:倒掛西點第二型
花材:獼猴藤、大理花、陸蓮、黛粉葉、茉莉
花器:陶盤
花型:倒掛西點第二型
倒掛第二型西點插(圖八):同為獼猴藤作為倒掛的使枝,出枝旋轉再下探,枝幹屈曲有力,尾端新芽初發,充滿生命氣息;客枝往東北,主花橘色大理花靠近器緣,但因角度不夠偏西,為使三主枝能佔三疇,所以另補一枝從枝獼猴藤來佔有西南疇,讓作品空間能具有深度與寬度。
直立平出兩點插:兩點插有雙株的綜合型,直立平出為主株直立,副株平出的綜合花型,主要在表現直立與橫出的對比之美(高聳與矮闊),兩者需互映有致與調合。
主株立於東點,使枝直立,表情微向左盼,由客枝佔東南
隅,副株插西點,使枝平出,向西伸展,主副株的主花均往器心,故應有前後呼應。
立足點可前後移動,表現不一樣的水面空間。
5-平鋪型
圖九:平鋪-傾斜
花材:海芋、寶石葉、銀河葉、深山櫻、小手毬、菊花、小林投
花器:圓盤
花型:平鋪-傾斜
平舖傾斜(圖九):平舖型主要在賞水與賞花,以花器為表現之舞台,除了欣賞花器的顏色、造形,也欣賞花與花器間的水面空間。
表現由上俯瞰的風景,故景物之層次與水面空間之比例是美的焦點之一。
插作分浮花與非浮花,浮花以花器半徑為5,使枝為7佔隅(枝梗宜曲),客枝為5。
非浮花的使枝為8,客枝一樣為5。
本作品主株平舖為浮花,由使之寶石葉佔隅,海芋為主花。
副株以小杜鵑為使枝傾斜向西北而出,綠心小白菊為副主花,點綴幾根
斑紋小露兜草,就像池畔野花野草般。
如果家裡有小石子,灑在劍山周圍,整件作品就更富興味了。
圖十:平鋪第三型
花材:獼猴藤、深山櫻、斑紋草蘭、陸蓮、麒麟草、茉莉
花器:圓盤
花型:平鋪第三型
同樣為平舖傾斜(圖十),本件作品以非浮花來表現,立足點在奧點與宧點成對角安置,描寫由高處俯瞰之景,故花材選擇沒有選用水物,而以陸上花材插作,表現由上往下俯瞰的山景或平原。
如果加上小小的枯木或石頭,也應該有不錯的效果。
圖十三:蓮蓬巢傾斜主使插
花材:木谷、黃椰子、小蒼蘭、海神、菊花、木瓜葉
花器:圓盤
花型:蓮蓬巢傾斜主使插
蓮蓬巢主使插:蓮蓬巢概念源自宋代十九孔插,蓮蓬巢可以象徵陸地、島嶼,更可掩飾劍山,使水面空間更好看。
島嶼可位於湖之中央(極點)或湖之每個角落(四正點或四隅點),以表現不同的插花型態,一般而言,插於湖心極點多為理念花,插於四正點或四隅點多為寫景花或心象花,可依表現手法而有差別。
主使插以極點插為正宗,木本為使枝或草本為使枝皆可。
木本為使需注意三段或S型效果,長度比例為七、八、十皆可,以直立(真型)為主,枝葉不必太多,尾端宜回心,因為不插客枝及心,所以需有從枝來象徵其位置,所謂從枝就是分量需比主枝輕。
圖十一:蓮蓬巢主使插
花材:南天竹、大理花、寶石葉、小蒼蘭、星點木
花器:盤
花型:蓮蓬巢主使插(木本)
如圖十一,心的位置以大理花升高來替代心,星點木替代客。
主花下面的基盤要挺才會有力,所謂「挺露一幹中出,上簇下蕃」是本花型的主要表現,枝腳宜圓、宜清、高約一把手。
如果使枝再加強三段效果,或選用其他屈曲呈S型之木本插作,會有更佳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