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各单元教学目标:目次课题一1、观潮2、雅鲁藏布大峡谷3、鸟的天堂4、火烧云习作 1 练习 1二5、古诗两首6、爬山虎的脚7、蟋蟀的住宅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习作 2练习 2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大纲各单元目标1、认识“罩”、“屹”等 27 个生字,会写“潮” 、“称”等 27 个生字。
积累词语,要求会认27 个词语,会写会运用22 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描写自然景观的四副趣联以及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
5、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美丽与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6、认识语文在生活中的价值,热爱语文,享受语文实践的乐趣。
7、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用一篇课文学会的方法自己学习相关的课文,及一反三,学习更灵活。
8、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
重视学生学生语言的积累,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熟读背诵。
9、强化口语表达和写作实践。
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
让学生在听说写的时间中切实感受语言,学习爱语言,发展语言。
10、培养学生整体学习单元内容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各篇课文联系更紧密。
11、习作:了解自然景观,写一篇与景物有关的习作。
1、认识“腊”、“浑”、“宅”等 22 个生字,会认并会写“蔽”、“泽”、“穴等 29 个生字。
积累词语,要求会读写认26 个词语,会写会运用24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古诗两首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4、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别,三9、巨人的花园10* 幸福是什么11、去年的树12* 小木偶的故事习作 3练习 3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并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5、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6、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7、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文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8、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们交流。
9、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10、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
11、学生在交流各自的发现的同时,进一步体会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12、积累花名的歌谣。
了解几种花的特点,并作适当拓展,让学生仿照短文试写歌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3、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倡导积极肯定的评价方式,激励交际信心,加强实践、突出互动,发展学生交际语言。
1、认识本组生字21 个,会写本组生字16 个。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2、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3、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意的事情。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
6、能较合理地续编故事。
7、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8、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语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9、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四13、白鹅14* 白公鹅15、猫16* 母鸡习作4 练习 4五17、长城18、颐和园19* 秦兵马俑习作 5练习 5话的认识。
10、习作:发挥你的创意,编写童话。
1、认识 15 个生字,会写25 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
2、以 4 篇课文为研究材料,寻找描写动物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3、通过词语、句子的积累,增加语言储存,为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5、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信息分类整理概括的能力。
6、培养学生描写动物的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喜爱的动物。
7、学会比较分析,提高学生发现语言特点的能力。
8、通过阅读 4 篇课文,理解课文所描述动物形象的特点。
9、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6、口语交际:选择一个自己最熟悉的动物进行口语交际。
7、习作: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篇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文章。
8、积累词语,练习背诵。
1.认识“崇、旋、殿、廊、誉、瞰”等 32 个生字,会写“隔、屯、柱栽”等 32 个生字。
积累词语,要求会读写认 26 个词语,会写会运用 2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5.《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描写名胜古迹的四副趣联及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
6.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结合对重点词句的加深理解,提高自身的语言理解的水平和能力。
7.培养学生根据课文的主题进行搜集相关的资料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提高自身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8、习作:练习写一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六20、古诗两首21、搭石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3* 卡罗纳24* 给予是快乐的习作 6练习 6七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7* 乌塔2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习作 7练习 7八29、呼风唤雨的世纪9、将口语表达的训练与写作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
能将自己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用恰当的书面文字写出来。
注意语言的交际与写作的转换,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及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的综合水平。
1、认识 25 个生字,会写30 个生字,正确读写39 个词语。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5、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6、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7、看图作文:要求学生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画,并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习作。
8、积累四字词,练习背诵。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5、能对课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6、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7、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8、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回忆成长中体验到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9、了解、掌握“日积月累”中的歇后语,并进行课外积累。
1、能认识 25 个生字,会写 25 个生字。
正确读写文中相关词语。
30、电脑住宅2、了解 20 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31、飞向蓝天的恐龙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3、默读课文,能想象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景物。
习作 8练习 84、和同学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5、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6、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7、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8、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背诵和默写《日积月累》。
四年级下册各单元教学目标:目次课题各单元目标一1、古诗词三首1、会读会写文中生字词。
2、桂林山水2、掌握多音字:磨、倒、卷、闷、扎、禁3、记金华的双龙洞4、七月的天山3、会读会写本单元词语盘点里的词。
习作 14、正确理解比喻句、拟人句等句子的意思,体会比喻、拟人、排比、练习 1设问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了解课文游览的顺序。
6、背诵古诗三首,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7、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8、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9、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10、在小组里倾听并作出回应,通过提问获得信息,根据个人需求使用语言,把自己的设计划讲解出来。
能够整理好外出春游的计划、方案。
11、写作:写观察景物。
要有顺序的观察,有顺序的描写。
要抓重点描二5、中彩那天6* 万年牢7、尊严8* 将心比心习作 2练习 2三9、自然之道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11、蝙蝠和雷达12* 大自然的启示习作 3练习 3写。
12、背诵和默写《日积月累》。
1、会读会写文中生字词。
2、掌握多音字:据、把、削、难、扎。
3、会读会写本单元词语盘点里的词。
4、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呼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并能练习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课文的体会。
5、学习《万年牢》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6、体会《尊严》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能复述课文。
7、理解课文,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8、口语交际:怎样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9、习作:说说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心里话。
表达真情实感,在表达方式和内容上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如不限人称和体裁。
10、背诵和默写《日积月累》。
1、会读会写文中生字词。
2、掌握多音字:折、扫。
3、会读会写本单元词语盘点里的词。
4、理解《自然之道》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5、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6、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特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7、口语交际:结合课文P38 的综合性学习,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和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