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西的贸易特点——边境贸易与旅游贸易摘要:广西地处在我国大陆东、中、西三个地带的交汇点,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西南乃至西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联结粤港澳与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
特别是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广西将成为连接中国西南、华南、中南和东盟大市场的枢纽,在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战略作用。
广西对外贸易的另一特色就是其旅游贸易很发达,广西是美丽的八桂之地,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灿烂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广西独具魅力,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关键词:边境贸易旅游贸易喀斯特地貌东盟越南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中国南疆,位于东经104°26'—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称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
广西区位优越,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东邻粤、港、澳,北连华中,背靠大西南。
广西地处在我国大陆东、中、西三个地带的交汇点,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西南乃至西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联结粤港澳与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
特别是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广西将成为连接中国西南、华南、中南和东盟大市场的枢纽,在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战略作用。
根据南宁海关的统计数据,2013年1-7月,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4.7万亿元人民币(合2.4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下同)增长8.5%。
其中,出口7.74万亿元人民币(合1.3万亿美元),增长9.6%;进口6.96万亿元人民币(合1.1万亿美元),增长7.3%。
同期,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1051.98亿元人民币(合168.3亿美元),增长11.8%,增速较1-6月回升7.1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575.06亿元人民币(合92亿美元),增长28.3%,高于同期全国出口总体增速18.7个百分点;进口476.92亿元人民币(合76.3亿美元),下降3.2%,降幅较1-6月收窄7.1个百分点。
进出口总值排名全国第18位,在西部地区居重庆、四川之后排第3;出口总值排全国第19位,在西部地区居重庆、四川、新疆之后排第4;进口总值排全国第17位,在西部地区居四川、重庆之后排第3。
7月当月,广西外贸进出口双双高速增长,进出口188.48亿元人民币(合30.5亿美元),同比增长61.1%,环比增长38.2%。
其中,出口98.58亿元人民币(合16亿美元),同比增长77.4%,环比增长27.4%;进口89.9亿元人民币(折合14.5亿美元),同比增长46.3%,环比增长52.4%。
而今年1到7月份广西进出贸易的主要特点是:边境小额贸易出口占据半壁江山。
广西的边境优势,特别是与越南接壤的优势成为中国与东盟联系的枢纽。
根据南宁海关显示在2013年上半年广西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43.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8%,贸易额仅次于黑龙江省,稳居全国边贸省区第二位。
其中,出口39.1亿美元,增长64.3%;进口4.6亿美元,下降23.1%。
1-7月,广西一般贸易进出口81亿美元,下降1.9%,较1-6月收窄4.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7.3亿美元,下降6.5%,进口53.7亿美元,由1-6月下降5%转为增长0.6%;加工贸易进出口27.8亿美元,下降0.8%,较1-6月收窄10.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5.6亿美元,增长6.2%,进口12.2亿美元,下降8.6%;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53亿美元,增长59.3%,高出同期广西外贸总体增速47.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7.7亿美元,增长80.9%,占同期广西出口总值的51.8%,进口5.3亿美元,下降22.8%。
对东盟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
1-7月,广西对东盟进出口75.1亿美元,增长38.6%,占同期广西进出口总值的44.6%,其中出口58.9亿美元,增长55.6%,进口16.2亿美元,下降0.9%;对美国进出口13.7亿美元,增长5.3%,其中出口6.2亿美元,下降12.7%,进口7.5亿美元,增长26.8%;对澳大利亚进出口11亿美元,增长33.8%,其中出口1.3亿美元,下降6.9%,进口9.7亿美元,增长42.2%;对欧盟进出口10.4亿美元,增长6.8%,其中出口4亿美元,下降12.1%,进口6.4亿美元,增长23.4%。
此外,广西对部分主要市场进出口有增有减,其中对香港出口8.8亿美元,增长10.2%;自巴西进口8.8亿美元,下降43.3%;自加拿大进口5.2亿美元,下降5.6%;对日本出口1.8亿美元,下降7.8%。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深入发展,支持广西边贸发展的优惠政策逐步完善并发挥作用,广西边贸企业和相关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同时,越南纺织品服装行业迅速发展,前5个月该国已累计出口纺织品服装65亿美元,同比增长16.1%,有力拉动其从广西进口服装、衣着附件、纺织织物的迅猛发展。
从上半年的情况看,广西边贸的特点主要有:私营企业是边贸主力军,上半年私营企业进出口35.5亿美元,增长31.2%,占同期广西边贸进出口值的81.2%。
国有企业进出口倍增,上半年国有企业进出口8.2亿美元,劲增2.1倍;出口商品依然以纺织服装和机电产品为主。
上半年,广西以边贸方式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8.7亿美元,增长1.1倍;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2.8亿美元,增长67%;出口机电产品12.1亿美元,增长50.5%,上述3者合计占同期广西边贸出口总值的86%。
此外,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崇左市边贸进出口36.7亿美元,占同期广西边贸总额的84.1%,成为了广西边贸的领头羊;各地市边贸出口大多呈现大幅增长的势头,崇左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百色市出口增长率分别达到64.9%、11.3%、240%、110%。
不管是边境贸易的一路走红,还是对东盟进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都源自于广西的优越的地理环境。
一、广西开展边境贸易的基础条件(一)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本区西北连接云贵高原,南部沿海海岸曲折,港湾和岛屿众多。
境内山地连绵,广西是我国石灰岩分布最广地区,岩溶地貌分布广泛,多石林、岩洞、伏流。
本区河流较多,水量丰富。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充沛,夏季长而炎热,冬季偶有奇寒,干湿季节明显。
全年平均降水量1250~2700毫米。
全区矿产种类繁多,蕴藏量大。
锰和水晶矿储量居全国第一,锡储量在全国也居重要地位。
近年在平果和田阳一带发现铝土矿,储量大,品位高,已进行开采。
北部湾海底石油储量约为3.5~5亿吨。
石灰石分布极广,质量优异,是建村、电石的良好原料。
沿海盛产海盐。
广西木材,以柳杉、银杉为著名。
北部湾为优良热带渔场之一,盛产石斑鱼、红鱼、大虾、鱿鱼等水产。
北海、合浦一带所产“南珠”是世界名珠。
(二)人文条件中越边境贸易历史悠久,从公元968年越南独立后,中越边境贸易发展至今已有1000多年。
今凭祥友谊关早在宋代就成为中越“国贡道”,成为边境贸易的集散地。
两国边民同属壮(岱、依)、汉(华)、京、瑶族,风俗习惯、语言相似,通婚历史久远,跨境而居,力中越边境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
在中国率先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越南为适应新的国际形势的变化,调整国内外政策并实行对外开放,80年代末中越关系的不断改善,为中越边境贸易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本区交通发展迅速,已形成以铁路为骨干的交通运输网。
铁路有湘桂、黔桂、枝柳、黎湛、南防、南昆等于线,沟通了与中南、西南等地区的联系,湘桂铁路可直通越南。
公路运输也较发达。
这些均为中越边境贸易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社会经济条件。
越南经济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日用消费品等商品奇缺,但有较多的农副产品和各种原材料,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工业品和日用消费品丰富而原材料短缺,双方这种经济差异,使中越两国在产业结构、商品结构及消费水平方面形成互补性,为中越发展边境互补贸易,实现经济互补,提供了直接条件。
中越两国为发展边境贸易制定了比较宽松的政策,有利于两国边境贸易迅速发展,并使广西形成沿海、沿边、沿江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二、广西边境贸易的发展虽然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有悠久的历史,但是这种传统的商贸关系于20世纪70年代因中越两国关系紧张而一度中断。
近些年广西边居贸易的发展大体就历两个阶段从1983年9月开始,到1988年9月,为广西边境贸易的恢复阶段。
随着中越边境形势的缓和,边民互市贸易逐渐恢复。
这期间先后在大新县、当时的防城具东兴镇等开设了9个边境贸易点。
民间易货贸易商品品种不断增多,双方成交的商品由一般的生活资料扩大到生产资料。
1989年广西对越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力4.3亿元人民币。
从1989年9月到目前为止,为边境贸易的第二阶段,即迅速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边境民间贸易点发展到数十个,从边民互市贸易发展到集体、国有单位的民间“小额”贸易和地方边境贸易,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并出现现汇贸易和期货贸易。
1990年和1991年广西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分别为7.6亿元和22亿元人民币。
1992年12月广西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22.5亿元人民币,比1991年同期增长37%。
1994年,广西边贸易货贸易成交总额为26.4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6%。
其中易进商品总值13.67亿元,易出商品总值12.77亿元。
边境县(市、区)边贸成交额分别是:防城港市港口区2809万元,防城区7.52亿元,东兴边境经济合作区3.11亿元,宁明县1.8亿元;凭祥市11.38亿元;龙州县9534万元,大新县1600万元;靖西县2077万元;那坡县1958万元。
三、边境贸易优惠政策凭祥市和当时的防城县东兴镇1992年9月被国务院批准为边境开放城镇以后,国家和广西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促进广西边境贸易的发展。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1.易货进口商品减半征收进口关税和产品税(增值税);2.在边境经济区建的以出口为主的生产性内联企业,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有边境贸易进出口经营权;3.内联企业与毗邻国家易货所得,允许自行销售,易地销售;4.内联企业在当地按24%税率征收所得税;5.内地客商可在广西申办《中越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6.建中越合资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等。
四、边境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广西边境贸易出口商品主要以轻工业品、纺织品、食品为主:热水瓶、自行车、手电筒、棉布、电风扇、普通收录机、小型农用机械、钢材、啤酒、饼干、果品等。
进口商品主要是初级产品:铜锭、棉纱、橡胶、矿产品、砧板、天然橡胶、棕油、木材、海产品等。
同时,边境贸易也带动了中越边境旅游、边境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