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的激素调节》教案

《人体的激素调节》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八年级上册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5单元生物圈中的稳定与协调
第15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3节人体的激素调节
一、教案背景:
本节课的内容需要补充大量资料,原本这些工作是教师完成的,课前在网上搜集筛选资料,制作演示文稿等。

我的设想先是让学生来帮我分担一些查找资料的任务。

因为有关激素的知识较系统全面,易从网上查找。

后来又想,干脆教师引导,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让他们自己备课,自己讲课。

因为在调查了初二(10)班学生的电脑水平后,我了解到学生利用自己获得的信息处理制作演示文稿已不是很困难。

但是课要怎么上?上哪些内容?学生毕竟受到年龄、经验、中学教科书本知识框架等方面的限制,而且又是针对这些陌生的知识,不能做到全面地整合系统知识。

所以学生面对互联网上的信息领域宽、范围广、内容杂等现状,如何利用互联网选择有用的信息,这是教师要指导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

经过与同事的研讨后,我决定将本课有关的三种人体重要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这部分内容交给学生。

学生先自己摸索着制定了“教学大纲”,教师补充修订后,借用了学校的微机教室,学生自己尝试用互联网搜集资料,小组合作制作演示文稿。

二、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已学过的“人体的神经调节”的基础上,以青少年在青春期的身体的外形和生理发生的巨大变化与体内各种激素的关系为例,说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离不开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教材首先以同学们亲身经历的身体变化来说明人体激素调节与我们人体的密切关系,然后教材以“观察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两个部分展开讲述。

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组成,教材以图代文,安排了一个观察活动,让学生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了解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关于激素的调节作用,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难以理解,加之内分泌腺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少见,因此教材注意密切联系实际,首先从人们熟知的糖尿病入手,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在了解科学家探究糖尿病发病原因的同时,了解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了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对人体的调节作用。

最后,教材前后呼应,对本章内容进行了小结,即人体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协调统一下来完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和适应外界环境的。

这样的安排,是从人体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上考虑的,是辩证的统一,从而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学生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本节的重点是:内分泌系统的组成,激素的概念和主要种类;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如何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本节的难点是:几种常见的人体激素的主要功能。

课时建议:本节教学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内分泌腺的组成;
(2)说明激素对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重要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能力;
(2)初步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理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工作者率先用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的事例,培养学生的国家荣誉感。

四、课前准备:有关人体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资料,相关视频、图片等
五、教法: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
学法: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对资料筛选,制作课件,小组讨论,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第3节人体的激素调节
内分泌腺
分泌胰岛素
激素生长激素
特点甲状腺激素
含量少,作用大
八、教学反思:
(一)、教师反思
这节内容以知识介绍为主,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通过互联网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从而了解有关激素调节的知识,然后能说出一些与激素分泌异常有关的疾病,并把自己获得的激素调节的知识运用于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理现象。

本节课对初二的学生来说,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完成互联网上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加工,从而认识并运用知识。

与以往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方式相比,本节课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

从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资料开始,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就分工明确。

有的学生专职收集资料,有的学生专职筛选资料,有的学生负责构建课件框架,有的学生负责完善教学大纲……真正做到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争论、互帮互学、协调合作,从而共同完成一份教学课件。

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较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在课堂上当学生发现自己参与制作的课件展示出来并获得其他组学生的好评时,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幸福。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本身也是一种生命教育功能的体现。

在小组代表发言时,其他组的学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即使有意见也得在发言结束后提出,在争论中学生学会如何建立友爱与合作的人际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流畅,师生配合默契,对于重点难点的处理都比较到位。

在课堂上达成了本节的知识目标,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处理较好。

尤其是对学生能力培养,通过本节课,学生的互联网应用水平得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组的合作团队精神得到培养,特别是着重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
团队意识,基本上学生的综合能力都有所提高,自信心也大大增强。

(二)、学生反思
秦寅:我们小组在研究胰岛素时大家很积极,收集了很多很多资料。

后来在整理资料的时候发现有的太难了,有的很深奥,老师告诉我们这些都与我们要学习的课无关。

虽然很心疼但还是放弃了许多资料。

这教训了我们查找资料时要有的放矢,避免浪费时间;还要学会选择资料,有所取舍,不能因为这些资料是辛辛苦苦找来的就舍不得。

王涛松:我平时不怎么敢发言,这次我们小组偏偏选我当发言人。

虽然之前自己悄悄练习了很多遍,但当我站在讲台上时,我还是非常紧张。

后来同学告诉我说我当时说话都有点结结巴巴的。

我负责介绍胰岛素治疗的误区这部分内容,讲得太快了,我只想着快点讲完,没有考虑到听讲得同学,可能有的同学还没来得及记下来。

本来我以为讲完了就没事了,没想到还有同学突然问我胰岛素一天要打几针,我一下子就蒙了,因为毫无心理准备。

后来还是我们组的其他人回答的。

后来我才想起来,这个问题我们找的资料里是有的,我也是知道的,但当时就是太紧张了。

下次如果还有机会站在讲台上,我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能太紧张,语速要放慢一些。

王雨:我们小组商量用漫画的形式展现一位大脖子病患者求医的经历,因为我画画比较好,他们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

我认认真真地画了,想要尽量表现一下,画的人物的线条很多。

可是其他人看了都说画面太杂,反而看不太清楚。

后来我想了很久,正巧看到网上有一部动画片《火柴人格斗》,受到启发,我就
用火柴人来表现,效果出奇好,人物简单,大家就会更注意人物之间的对话。

后来又有同学提建议,他说找的资料图片里有一张是大脖子乌龟的,能不能加上那个。

我们看到图片也觉得很有意思,就又改了一下,在画上加了一只宠物乌龟,也得了大脖子病。

在课堂上我们展示这幅画时,大家全笑翻了,这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颜天雨:我喜欢在PPT上添上美丽的图画作为背景,还加上很多的动画。

一开始我们的课件做出来后,放给其他同学看时,他们说背景太花了,动画也搞得他们眼花缭乱。

老师告诉我们课件的目的是呈现内容,其他的背景啊、音乐啊、动画啊都是起辅助作用的,所以要尽量简单,不能喧宾夺主。

于是我们又修改了几次,最后的课件还是很美丽,但不会让人看花眼了。

陆蕾安:我们小组也是在做课件时有分歧,他们就想把找到的资料全放上去,结果一页PPT上全是文字,字还得特别小,否则就放不下了。

这样第一次做好后在教室试着放映看看,发现如果坐在第三排后,就根本看不清,而且字太多了,也不耐烦看下去。

后来我们改成了以图片展示为主,最多加一句话说明,这样PPT显得很清爽。

蒋静怡:我觉得这次学习主要锻炼了我的合作学习能力。

因为是我和陆蕾安主要负责制作PPT,也只有利用周末的时间,我们就在网上联系,两个人先单独做,再把文件传给对方,互相提意见后再修改,最后整合起来。

之间我们有许多意见不合的地方,后来慢慢地磨合,终于完成了课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