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语语言文学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050202)

Master of Russi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一、学科简介

俄语语言文学专业为河南省重点建设学科。始建于1956年,是河南大学较早设立的专业。1990年该专业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主要研究方向有:俄语语言学、俄罗斯文学、翻译学和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等,其中诗学语言学、语言文化学、俄罗斯生态文学等领域的研究在学界处于领先地位。指导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专业水平较高,治学严谨,教学认真,对学生要求严格,科研能力强,具有丰富的教学和指导研究生的经验。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和教育部规划项目4项,出版和发表了一系列的专著和论文,开设的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前沿性,可以为研究生今后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方向

(1)俄语语言学

(2)俄罗斯文学研究

(3)翻译学

(4)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三、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具有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科学态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业务上具有比较系统、扎实的俄语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本专业较高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能熟练运用俄语进行交际和科学研究工作;掌握现代语言学主要学科的基本理论,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发展趋势及最新成果;深入理解俄罗斯文学各时期主要作家的创作思想及其重要作品内涵,掌握俄罗斯文学批评理论、方法及前沿动态,具备分析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了解国内外翻译理论,能够运用翻译理论进行俄汉翻译研究,具备较强的俄汉互译实践能力;了解俄罗斯社会与文化,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科研工作;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并具有一定的口、笔译能力,能用其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书刊资料;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学位论文有自己的新见解、新观点。

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目标如下:

四、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专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五、学习形式与年限

学习形式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学习年限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一年半时间进行硕士学位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全部通过考试,并完成教学与科研实践。一年半时间撰写学位论文。

六、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课 程 考试

方式 学时 开课

学期 学分 任课

老师

必修课 公共

必修课 政治 考试 统一

安排 1 2 统一

安排

英语 考试 统一

安排 1-2 4 统一

安排

公共

基础课 俄语语言文学理论基础与动态前沿

Theoretical Bases and Frontier of Russi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考试 54 1 3 张红

王志坚

周瑞敏

闫吉青

杨素梅

俄语语言文学专题研究

Research on the Issues in

Russi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考试 54 2 3 张红

王志坚

周瑞敏

闫吉青

杨素梅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规范

Research Methods and Academic Standard

in Russi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考试 54 3 3 张红

王志坚

周瑞敏

闫吉青

杨素梅

专业

基础课 俄语语言文化学

Russian Language and Culture 考试 54 2 3 张红

俄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ussian-Chinese

Translation 考试 54 1 3 王志坚

俄语修辞学

Russian Rhetoric 考试 54 1 3 周瑞敏

王志坚

专业

必修课 俄语语法学

Russian Grammar 考试 54 1 3 周瑞敏

王志坚

俄语语义学

Russian Semiotics 考试 54 2 3 张红

周瑞敏

普通语言学

General Linguistics 考试 54 1 3 王志坚

周瑞敏

俄罗斯文学流派

Russian Literary Schools 考试 54 1 3 闫吉青

俄罗斯文学批评

Russian Literary Criticism 考试 54 3 3 闫吉青

西方文论

Literary Theory in the West 考试 54 2 3 闫吉青

俄苏翻译理论

Russian Translation Theory 考试 54 2 3 王志坚

翻译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Theory 考试 54 1 3 王志坚

俄罗斯文化史

The History of Russian Culture 考试 54 1 3 杨素梅

俄罗斯文化理论

The Theory of Russian Culture 考试 54 3 3 杨素梅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Russian Society and Culture 考试 54 1 3 杨素梅

张红

学术

活动 参加研究生学术论坛、

听取学术会议报告 1分

实践

环节 进行实践能力训练 1分

选修课 专业

选修课 诗学语言学

Poetic linguistics 考试 54 3 2 周瑞敏

俄汉语言对比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Russian and

Chinese 考试 54 1 2 周瑞敏

王志坚

俄语词汇学

Russian Lexicology 考试 54 2 2 张红

俄罗斯经典作家研究

The Study of Russian Classic Writers 考试 54 2 2 闫吉青

杨素梅

俄罗斯小说欣赏

The Appreciation of Russian Novels 考试 54 2 2 闫吉青

俄罗斯文学专题研究

Research on the Issues in

Russian Literature 考试 54 3 2 闫吉青

杨素梅

文化翻译学

The Theory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考试 54 3 2 王志坚

杨素梅

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考试 54 2 2 王志坚

名著翻译赏析

The Translation of Classic Literature 考试 54 3 2 王志坚

文化语言学

Cultural Linguistics 考试 54 2 2 张红

俄罗斯宗教文化

Russian Religion and Culture 考试 54 3 2 杨素梅

张红

中俄文化对比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Russian Cultures 考试 54 1 2 杨素梅

高级写作

Advanced Writing 考试 54 2 2 闫吉青

高级听力

Advanced Listening 考试 54 1 2 张红

补修

课程 俄苏文学史

The History of Russian Literature 考试 54 1 1 随本科

俄苏文学选读

Selected Reading of Russian Literature 考试 54 1 1 随本科

公共

选修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分(统一安排)

全校性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类的课程,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统一安排)

(注:各类课程开设门数、学时、学分允许在规定的基础上调整,但不能超过)

七、攻读学位的学分要求

研究生学分分为课程学分和论文学分两部分,课程学分为研究生根据学科专业课程设置、通过课堂学习和课程考核而获得的学分,包括全校公共必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补修课等课程学分及学术活动、实践环节学分;论文学分为研究生培养过程各环节所获得的学分,包括开题报告、中期考核、预答辩、学位论文。研究生必须根据培养计划通过课程考试或考查。学位课程考试成绩大于或等于70分 (百分制)方可取得学分,其他课程大于或等于60分可取得学分。

各专业总学分不低于 32 学分,其中必修课不低于 24 学分,选修课不低于 8 学分。

八、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硕士论文要求对所涉及的问题,体现作者具有坚实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就该问题的学术史进行较全面而客观的述评;行文体现出作者能较好地掌握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能;论文的理论、资料是科学、准确和可靠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对本学科的发展有独特的贡献;论文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学位论文要用所学语言(俄语)撰写,论文一般不少于2万字,学生要在第三学期末写出开题报告,经导师组同意后方可开始写作。论文应附有两千字左右的中、俄文摘要。论文评审和答辩,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进行。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和参加学术讨论及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了解本学科的有关研究情况和目前发展的动态,进行选题,写出选题报告,按照要求最迟在第四学期末完成论文开题报告,并提交研究生指导组批准,然后按照计划进行论文写作。第六学期安排论文答辩。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之前,应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篇内容与本人研究方向有关的论文,且署名为河南大学,方可申请答辩。

研究生要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要注意选择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课题;论文要用所学语言(俄语)撰写,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