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剖面图中,投射方向线应()于剖切位置线。
A、平行B、垂直C、倾斜D、平行或垂直B2 需要转折的剖切位置线,应在转角的()加注与该符号相同的编号。
A、外侧B、内侧C、上侧D、下侧A3 断面图的剖切符号,用剖切位置线表示,并应以()绘制,长度宜为6-10mm。
A、实线B、虚线C、粗实线D、细实线C4 断面图剖切符号的编号,宜采用(),按顺序编排。
A、大写字母B、小写字母C、希腊字母D、阿拉伯数字D5 在投影的基本概念中,线形可分为实线、虚线、点划线、折断线及()。
A、特粗线B、粗线C、波浪线D、中线C6 在投影的基本概念中,线形可分为()、虚线、点划线、折断线、波浪线。
A、粗实线B、细实线C、实线D、中线C7 在投影的基本概念中,线条可分为()粗线、中线、细线。
A、特粗线B、实线C、虚线D、点划线A8 在投影的基本概念中,线条可分为特粗线、粗线、()、细线。
A、虚线B、中线C、实线D、波浪线B9 工程图纸可分为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及()。
A、设备施工图B、隧道施工图C、桥梁施工图AD、路基施工图10 设备施工图(设施)包括给排水、采暖通风、()三个专业。
A、机械B、电气C、安装D、建筑B11 建筑图的形成包含方案设计、扩大初步设计及()。
A、施工图设计B、建筑施工图设计C、结构施工图设计D、设备施工图设计A12 一般小体量简单的建筑采用()设计。
A、方案设计B、扩大初步设计C、三段式设计D、两段式设计D13 大体量且复杂的建筑采用()设计。
A、施工图设计B、扩大初步设计C、三段式设计D、两段式设计C14 图纸分横式和竖式两种,图纸以长边作为水平边称为()。
A、横式B、竖式C、纵式D、立式A15 图纸分横式和竖式两种,图纸以短边作为水平边称为()。
A、横式B、斜式C、纵式D、立式D16 —项工程设计当中,每个专业所使用的图纸,—般不宜多于()幅面。
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B17绝对标高是指以青岛(验潮站)黄海的()定为绝对标高的零点,全国各地标高以此作为基准。
A、地平面B、海平面C、平均海平面D、水平面C18 ()是指以青岛(验潮站)黄海的平均海平面定为绝对标高的零点,全国各地标高以此作为基准。
A、绝对标高B、相对标高C、高程D、标高A19 ()表示建筑物各部分的高度。
A、绝对标高B、相对标高C、标高D、高程B20 标高分相对标高和()。
A、建筑标高B、绝对标高C、结构标高D、高程B21 标高分绝对标高和()。
A、建筑标高B、相对标高C、结构标高D、高程B22 ()是把室内地坪面定为相对标高的零点,用于建筑物施工图的标高标注。
A、相对标高B、绝对标高C、标高D、高程A23 根据标注位置不同分建筑标高和()。
A、绝对标高B、相对标高C、结构标高D、高程C24 绝对标高在图中以涂黑等腰直角三角形表示,三角形高度为3mm,标注单位为“()”。
A、千米B、分米C、厘米D、米D25 定位轴线的编号应注写在轴线端部的圆内。
圆应用()绘制。
A、细实线B、粗实线C、虚线D、波浪线A26 定位轴线的编号应注写在轴线端部的圆内。
圆应用细实线绘制,直径为()。
A、小于8mmB、大于10mmC、6~8mmD、8~10mmD27 平面图上定位轴线的编号,宜标注在图样的下方与()。
A、上方B、右侧C、左侧D、居中C28 平面图上定位轴线的横向编号应用(),从左至右顺序编写。
A、阿拉伯数字B、大写拉丁字母C、小写拉丁字母D、大写字母A29 平面图上定位轴线的竖向编号应用(),从下至上顺序编写。
A、阿拉伯数字B、大写拉丁字母C、小写拉丁字母D、大写字母B30 平面图上定位轴线的横向编号应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编写。
A、从下至上B、从上至下C、从左至右D、从右至左C31 平面图上定位轴线的竖向编号应用大写拉丁字母,()顺序编写。
A、从下至上B、从上至下C、从左至右D、从右至左A32 附加定位轴线的编号,应以()形式表示。
A、大写拉丁字母B、小写拉丁字母C、小数D、分数D33 图样中的某一局部或构件,如需另见详图,应以()索引。
A、索引符号B、详图符号C、批注D、标注A34 索引符号是由直径为()和水平直径组成。
A、12mm的圆B、10mm的圆C、8mm的圆D、任意大小的圆B35 索引符号是由直径为10mm的圆和()组成。
A、任意方向直径B、垂直直径C、水平直径D、以上都不正确C36 索引符号的圆及水平直径均应以()绘制。
A、虚线B、波浪线C、粗实线D、细实线D37 索引出的详图,如被索引的详图同在一张图纸内,应在索引符号的上半圆中用()注明该详图的编号。
A、大写拉丁字母B、阿拉伯数字C、小写拉丁字母D、大写字母B38 索引出的详图,如被索引的详图同在一张图纸内,应在索引符号的下半圆中间画一段()。
A、水平实线B、垂直实线C、水平虚线D、垂直虚线A39 详图的位置和编号,应以详图符号表示。
详图符号的圆应以直径为()粗实线绘制。
A、任意大小B、16mmC、10mmD、14mmD40 详图的位置和编号,应以详图符号表示。
详图符号的圆应以直径为14mm()绘制。
A、细虚线B、粗虚线C、粗实线D、细实线C41 总平面图上的()或风向频率玫瑰图,是表明建筑物和建筑群的朝向和与风向的关系。
A、指北针B、指南针C、建筑红线D、标高A42 总平面图上的指北针或(),是表明建筑物和建筑群的朝向和与风向的关系。
A、建筑红线B、指南针C、风向频率玫瑰图D、标高C43 总平面图上的指北针或风向频率玫瑰图,是表明建筑物和建筑群的朝向和与()的关系。
A、走向B、方向C、轴向D、标高B44 总平面图上的指北针的圆直径宜为(),用细实线绘制。
A、24mmB、20mmC、26mmD、任意大小A45 指针尾部的宽度宜为3mm,指针头部应注“北”或“()”字。
A、SB、WC、ED、ND46 需用较大直径绘制指北针时,指针尾部宽度宜为直径的()。
A、1/10B、1/7C、1/8D、1/2C47 风向频率玫瑰图,简称“()”。
A、风玫瑰图B、总平面图C、平面图D、剖面图A48 风玫瑰图指示()方向。
A、正南B、正西C、正北D、正东C49 ()是表示与该项目有直接关系的能全面表达其地理位置,与其他建筑、道路及绿地等物体的总体关系,表明其方向,占地形状以及拆除、扩建、拟建工程的具体位置等一张综合的平面图。
A、建筑总平面图B、平面图C、立面图D、剖面图A50 建筑物的各个立面(即外墙面)向平行于它的投影面上投影所得的正投影图,即为建筑物的各()。
A、建筑总平面图B、平面图C、立面图D、剖面图C51 建筑剖面图是用一假想的垂直剖切平面把房屋剖开,移去剖切平面与观察者之间的部分,作出剩余部分的正投影图.即为()。
A、建筑总平面图B、平面图C、立面图D、剖面图D52 A、层高B、建筑红线C、边界线D、标高B53 在总平面图中,需要注明拟建房屋底层室内地面和室外已经平整的地面的()和层数。
A、结构标高B、建筑标高C、绝对标高D、相对标高C54 建筑红线指国家拨地给建设单位而使用的限定边界线,具有法律效力。
一般都以()表示。
A、绿色线条B、蓝色线条C、白色线条D、红色线条D55 对于楼房,一般应该每一层都画一个平面图。
但是,如果中间各层的房间数量、大小、和布置等都一样时,则可只画()平面图,称为标准层平面图。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A56 平面图上外部尺寸一般标注三道,中间一道尺寸表示开间和进深尺寸,称()。
A、外包尺寸B、轴线尺寸C、细部尺寸D、以上都不正确B57 ()主要承受拉应力,在受弯与偏心受压构件中,有时亦用它来协助混凝土承受压应力或收缩温度应力。
A、受力筋B、架立筋C、箍筋D、分布筋A58 ()用以固定梁内箍筋的位置,形成梁内骨架。
A、受力筋B、架立筋C、箍筋D、分布筋B59 ()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并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应用在梁和柱内。
A、受力筋B、架立筋C、箍筋D、分布筋C60 ()固定板内受力筋的位置,并承担垂直于板跨方向的收缩及温度应力。
一般与受力筋垂直放置。
A、受力筋B、架立筋C、箍筋D、分布筋D61 为了增加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着力,绑扎骨架中的钢筋,尤其是I级受力筋,应在末端做成()。
A、弯钩B、斜钩C、箍筋D、分布筋A62 为了防止钢筋在空气中锈蚀,并使钢筋有足够的握裹力以及防火的需要,钢筋外边缘到混凝土构件外表面要有一定的厚度,叫做()。
A、箍筋保护层B、箍筋厚度C、钢筋厚度D、钢筋保护层D63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标准值确定。
A、抗压强度B、抗拉强度C、抗剪强度D、抗渗强度A64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
A、7DB、14DC、28DD、21DC65 下列关于板的建筑结构构件代号正确的为()。
A、BB、WBC、KBD、CBA66 下列关于屋面板的建筑结构构件代号正确的为()。
A、BB、WBC、KBD、WLB67 下列关于空心板的建筑结构构件代号正确的为()。
A、ZBB、WBC、KBD、WLC68 下列关于梁的建筑结构构件代号正确的为()。
A、DDLB、DLC、WLD、LD69 下列关于圈梁的建筑结构构件代号正确的为()。
A、DDLB、QLC、DLD、LB70 下列关于连续梁的建筑结构构件代号正确的为()。
A、GLB、QLC、LLD、JLC71 下列关于柱的建筑结构构件代号正确的为()。
A、ZB、KZC、GZAD、ZJ72 下列关于桩的建筑结构构件代号正确的为()。
A、ZB、ZHC、SJD、CTB73 我国在()年颁布了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的国家标准图案,是对以往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方法的重大改革。
A、1996B、1998C、1990D、2008A74 平法的表达形式,概括来说就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配筋等按相应的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结合,即成一套完整的()。
A、建筑施工图B、结构施工图C、剖面图D、立面图B75 平法的表达形式,概括来说就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配筋等按相应的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相结合,即成一套完整的结构施工图。
A、建筑施工图B、剖面图C、标准构造详图D、立面图C76 平法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上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施工图的图纸量和CAD设计成本约为传统方法的()。
A、1/10B、1/2C、1/5D、1/3D77 ()是将厂房承重柱的柱顶与屋架或屋面梁作铰接连接,而柱下端则嵌固于基础中,构成平面排架,各平面排架再经纵向结构构件连接组成为一个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