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杠杆原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_刘瑞红

杠杆原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_刘瑞红

关键词:创业投资 现状 建议
我 国的创业投资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才开始发展 起来的。 在利用和借鉴西方国家创业投资的方法和 经验后,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创业投资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融 资活动,激发了创业者的投资热情,培养了许多成功的企业 家,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催化剂”。 当然,在协作创业企业 快速成长、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发展过程中,创业投资也面 临着许多“考验”。
COMMERCIAL ACCOUNTING
财务管理
我国创业投资现状的分析及建议
□杨 卫(副教授)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太原 030031)
摘要:创业 投 资也 称 “风险 投 资”,是 由 专 业 投 资 者 投 入 到
新兴的、快速成长、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企业中,并与管理相 结合的一种资本形式。它不仅是一种研发阶 段投资职能的独立资本活动,更是一种集资金融通、科技、 思维创新、企业管理等诸多因素于一体的综合性经济活动。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创业投资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并提出 了相应的建议。
创业投资作为一个行业, 除了需要有合适的社会人文 环境(创新意识、信托意识和风险意识)、相对成熟的市场经 济体系和比较发达的金融业,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条
件来保证其持续的兴旺,如:不断有技术的创新、高涨的创 业气氛、有利的法律政策和良好的商业环境。
88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会计类核心期刊
润变动之间的关系。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杠杆效应就越 大,计划期的息税前利润稍有变化,企业的每股收益就会有 较大幅度变动,企业的财务风险就越大。在其他因素不变的 情况下,企业的固定财务费用越高,财务杠杆系数就越高, 企业的财务杠杆效应也越大,财务风险就越大。
COMMERCIAL ACCOUNTING
财务管理
杠杆原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刘瑞红(副教授)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5)
摘要:杠杆 效 应是 企 业财 务 管理 中 的 重要 理 论 ,正 确 运 用
杠杆原理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 经营杠杆、 财务杠杆和总杠杆的影响因素及其在企业中的 应用,为企业筹资、投资管理提供依据,帮助企业正确利用 杠杆效应,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杠杆原理 财务管理 应用
一、杠杆原理概述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着杠杆效应, 表现为由 于特定费用的存在,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 一相关财务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 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 应有三种形式: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又称复合杠 杆)。 企业进行筹资时要考虑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可通过财 务杠杆系数来衡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还要面临经营风险, 而经营风险可通过经营杠杆系数来衡量。 两者综合可了解 企业整体风险的大小。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合理运用杠杆原 理,有助于企业合理规避风险,提高资金营运效率。 财务杠 杆和经营杠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 企业管理 部门可以利用财务管理中的几种杠杆效应,在投资、融资决 策方面做好“度”的把握,并进行相应评估,以使企业在可以 承受的风险范围内获取最大收益。 二、经营杠杆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经营杠杆的含义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经营成本的存在而导致企业资 产的 报 酬(息 税 前 利润 EBIT)变 动率 大 于 产销 业 务 量 变 动 率的杠杆效应。 EBIT=M-a=(p-b)x-a=mx-a=x(m-a/x) 式中 EBIT 为息税前利润,x 为业务量,a 为固定经营成 本,m 为单位产品毛利,当其他条件不 变 时 ,企 业 只 要存 在 固定的经营成本, 当业务量增加时, 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降 低,单位产品利润提高,使息税前利润的增长幅度大于业务 量的增长幅度;反之,业务量的减少会提高单位固定成本, 降低单位产品利润, 使息税前利润的下降幅度大于业务量 的下降幅度。如果不存在固定成本,则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幅 度与业务量的变动幅度一致。 因此固定经营成本的存在是 产生经营杠杆效应的根本原因。 经营杠杆效应的大小通常用经营杠杆系数(DOL)来衡量。 1.经 营 杠 杆 系 数 (DOL)的 定 义 公 式 。
从生产经营活动看,根据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凡 是影响企业息税前利润变化的因素, 都可能会引起企业的 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应通过提高销售量、提高产品售价、降 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等措施,增加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尽可 能降低和避免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
三、财务杠杆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财务杠杆的含义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企业资 产的每股收益 (EPS)变动率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杠杆 效应。 EPS=[(EBIT-I)×(1-T)]/N=[EBIT(1-I/EBIT))×(1-T)]/N 式中 EBIT 为息税前利润,I 为固定财务费用,T 为所得 税率,N 为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企 业只要存在固定的财务费用,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 1 元 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 就能给普通股 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 使息税前利润的增长幅度大于业务 量的增长幅度;反之,息税前利润的减少会使每 1 元盈余所 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相对增加, 普通股股东的盈余就会大 幅下降。 从上式看,如果不存在固定的财务费用,则息税前 利润的变动幅度与每股收益的变动幅度一致。 因此固定财 务费用的存在是产生财务杠杆效应的根本原因。 财务杠杆效应的大小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DFL)来衡量。 1.财 务 杠 杆 系 数 (DFL)的 定 义 公 式 。 财 务 杠 杆 系 数 =每 股 收 益 变 动 率/息 税 前 利 润 变 动 率 = (△EPS/EPS)/(△EBIT/EBIT) 2.简 化 公 式 。 报 告 期 财 务 杠 杆 系 数 =基 期 息 税 前 利 润/( 基 期 息 税 前 利润-固定财务费用) DFL=EBIT0 / (EBIT0-I) 上式中 EBIT0 表示基期息税前利润,I 为固定财务费用。 (二)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筹资原因产生的资本成本负担而导 致的普通股收益波动的风险。 根据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 式可知, 财务杠杆系数反映的是每股收益变动和息税前利
经 营 杠 杆 系 数=息 税 前 利 润 变 动 率/产 销 量 变 动 率 = (△EBIT/EBIT)/(△X/X)
2.简 化 公 式 。 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DOL=M0/EBIT0=M0/(M0-a) 上式中 M0 表示基期边际贡献,边际贡献=销售量×(单 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位毛利。 EBIT0 表示基 期息税前利润。 (二)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的关系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 风险就是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 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际 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经 营风险是由于经营上的原因导致收益(息税前收益)的不确 定性。 根据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可知, 经营杠杆系数反 映的是息税前利润变动和销售量变动之间的关系。 经营杠 杆系数越大,经营杠杆效应就越大,计划期的销售量稍有变 化,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就会有较大幅度变动,企业的经营风 险就越大。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固定经营成本 越高,说明企业对经营杠杆的利用程度越高,经营杠杆系数 就越高,企业的经营杠杆效应也越大,经营风险就越大。 当然,固定经营成本的存在,并不是企业产生经营风险 的原因,企业产生经营风险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产品销售量、 产品售价、 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经营成本的数量变动引起 的息税前利润不确定性, 但固定经营成本的存在放大了这 一风险。 (三)影响经营杠杆效应的因素 从简化公式看,凡是 影 响 M0 和 a 的 因 素,均 会 影响 财 务杠杆效应的大小。 而 M0=(p-b)x,因此 ,凡是影响销售价 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和固定成本的因素,均会影响经 营杠杆效应。 因此,企业的销售量是否稳定、售价是否经常 波 动 特 别 是 不 利 波 动 (下 降 )、单 位 变 动 成 本 是 否 能 有 效 控 制、固定成本是否在全部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对企业经营 风险都有较大影响。企业应从这些方面,对经营风险进行有 效控制和防范。 (四)经营杠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经营杠杆效应实质表明的是企业对固定经营成本的利 用程度。当企业的销售收入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会通过支 点 (固定成本) 最终引起企业经营活动成果 (息税前利润
当然,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并不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 的原因 ,引起每股收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资产报 酬 (EBIT) 的不利变化,但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放大了这一风险。
(三)影响财务杠杆效应的因素 从简化公式看 ,凡是影响 EBIT0 和 I 的,均会影响财务 杠杆效应的大小。 而 EBIT=(p-b)x-a,因此,凡是影响销售 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和固定成本以及固定财务费 用的因素,均会影响财务杠杆效应。 因此,企业的销售量是 否稳定、售价是否经常波动特别是不利波动、单位变动成 本是否能有效控制、固定成本是否在全部成本中占有较大 比重、固定财务费用是否较高,对企业的财务风险都有较 大影响。 企业应从这些方面,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 防范。 (四)财务杠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财务杠杆表明了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对固定财务费用的 利用程度。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通过 支点(固定财务费用)最终会引起股东收益(每股收益 EPS) 的变化。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当息税前利润下降时每股 收益会下降得更多,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当企业息税前 利润上升时每股收益会增加得更多, 这时企业可以获得财 务杠杆收益。因此,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应当确定适度负债规 模。可根据企业经营活动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资本结构。 在企业创业初期,市场份额不高,资本利润率相对较低,为 避免由于息税前利润的大幅度下降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 风险,此时应适当减少负债筹资的规模,在资本结构中应保 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在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较好时, 资本获利能力较强,资本利润率大于负债的利息率,这时应 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正效应,可适当加大负债筹资的比重, 从而获得财务杠杆收益。 因此, 企业在进行筹资活动时, 应考虑企业的发展阶 段、生产经营状况、资本的获利能力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资 本结构,合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 四、复合杠杆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复合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 的共同存在而导致的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 杠杆效应。复合杠杆反映企业的总风险,它是企业经营风险 和财务风险的叠加,因此,企业总风险的大小取决于经营杠 杆和财务杠杆的共同作用。 在企业所能承受的总风险一定 的情况下,企业应结合其行业特点及其发展所处的阶段,选 择合适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筹资规模和筹资方式。 在企 业销售稳定、资本利润率较高,经营风险较小时,企业可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