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拈花湾会议酒店及会议中心主体建筑设计原则成果教学内容
拈花湾会议酒店及会议中心主体建筑设计原则成果教学内容
■本工程设计抗浮水位取室外整平标高下0.5m。 由于场地比较复杂、水头高度比较大,所以我院进行了抗浮验算,优
先采用覆土、增加结构自重等手段来解决抗浮问题,但根据计算:车库、会议 区和酒店沿山周边区域,由于上部结构较轻、水浮力较大,采用覆土、增加结 构自重等手段还无法解决抗浮问题,因此布置抗拔桩。
同时我院要求:基坑开挖时对于基岩厚度较薄,基岩较破碎的部位采用风 镐等破碎设备进行破碎后开挖,如果要采用爆破,应采用小剂量多次分层爆破 的原则进行,避免岩层结构面的松动。
2.4m 2.6m
3.7m
2.4m 2.6m
3.5m
2.4m 2.6m
3.5m
四层平面图
剖面图
会议酒店客房区:五层、六层层高3.6米。 五层客房净高约3.3米;六层客房可利用坡顶更为舒适。 并且经过仔细及精确化的设计,在六层走道部分,最大
限度的保留了玻璃采光屋面
五层平面图
2.4m
3m
2.4m 2.2m
B1,B2采用屋桁架:满足建筑净高要求、设备管线可设置在桁架中间。
我院对钢桁架采用空间模型补充分析,以充分考虑大跨度桁架或斜梁对框架柱的影 响。
B3屋面悬挑较大处结构做法
按照建筑的要求,廊道钢柱采用十 字形,由四个角钢拼接而成。
耿湾会议中心及酒店项目专家咨询会议纪要
1.地下室抗浮问题
地下室水浮力比较大,岩石层打桩施工比较困难,建议以旋挖桩和锚索相结合的方 式,局部入岩深度较大的区域用锚索,或者在地下室底板以下做20cm砂石疏水层, 5~8m设40cm砂石疏水层,局部设置深井。 2.酒店区A2区域120m过长问题 建议A2区域再加设一条缝,如不可以再分缝的话,进行楼板应力分析,采取措施减
剖面图 3
会议酒店大堂区:三层层高4.6米,西餐厅优化前净高约3.3米,优化后约3.9米。 四层层高4.6米,中餐厅主要空间净高约3.6米,包房约3.2米。
三层平面图
3.9m
3.2m 3.9m
3.3m 2.2m
2.6m
3.2m 3.6m
2.6m
3.9m 2.6m
6.2m 5.9m
5.9m
四层平面图
心率比较大,再优化结构布置的同时(计算指标和构件截面满足规范要求),在设
计中考虑对扭转敏感和温度敏感部位的框架进行加强,尤其是对远端边柱、角柱进
行加强,以确保结构安全。 根据专家意见,我院对A2、A3均进行了正常使用阶段的温度作用分析,发现其
降温工况下楼板拉应力偏大、对远端底层框架柱弯矩增加较大,因此根据温度作用 分析结果对A2、A3结构单元楼板施加了预应力,防止在使用阶段楼板出现裂缝。
咨询意见结构落实情况 1.地下室抗浮问题 地下室水浮力比较大,对水浮力较大的区域采用钻孔灌注(旋挖)桩的方式,达到
抗浮要求。 2.酒店区A2、A3区域过长、弧形平面问题 对楼板进行应力分析,采取措施减少开裂。计算温度应力的时候,按照不常开空调
时的温差计算。
本工程结构部分一个方向超长,根据有限元软件分析结果,结构长向温度应力较
3.3m
2.4m 2.6m
3.7m
2.4m 2.6m
3.7m
2.4m 2.6m
3.5m
2.4m 2.6m
3.5m
六层平面图
剖面图
会议中心地下室顶板
管沟区域以外部分,用矿渣混 凝土回填,解决由于基地地下 水位过高引起的结构抗浮问题
有效的减少了打桩的数量,使施工更为迅 速
地下室顶板上设暖通管沟, 用于人防区域上部大空间空 调进排风
无锡灵山耿湾会议酒店和 会议中心项目
电气
2014/2/25
已完成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 初步设计 施工图
方案设计:
• 起始时间:8月1号~8月30号 • 方案评审会议:8月27号
方案评审由机电二院组织进行,参加评审会的人员有:曹承属、金大算、缪 兴、於鸿芳、刘剑、李娜、唐中鹰、蒋莹、罗国平、张建峰
会议区同酒店区交接处,高差比较大,结构采用的是放坡的形式而不是通过基坑 围护来解决高差问题,节省了造价。
基础采取的是柱墩和筏板相结合的方式,减小了筏板的厚度,节省了造价。
3.酒店区域
酒店区域,以一层为嵌固 端,结合平面形状及建筑功 能,酒店区分为五个独立结 构单元,各结构单元间设抗 震缝,缝宽150mm。
拈花湾会议酒店及会议中心主体 建筑设计原则成果
室内主要空间高度优化
会议酒店大堂区:一层二层通高7.6米,大堂区域优化前净高约5.4米, 优化后约 5.9米。
一层平面图
3.9m
3.2m 3.9m
3.3m 2.2m
2.6m
3.2m 3.6m
2.6m
3.9m 2.6m
6.2m 5.9m
5.9m
二层平面图
③客房区域走廊上部,主梁梁高控制在600mm,次梁梁高控制在400mm,以保证走 廊净高。
④增加阳台和挑檐,阳台采用的是挑板的形式;屋面挑檐采用钢结构的形式,减轻 重量,已满足原定承载力要求。
4.会议区域
结合平面形状及建筑功能,会议区分为五个独立结构单元,各结构单元间设抗震 缝,缝宽100mm,上部结构均以一层(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地上一层,檐口 标高6~9.5米,主体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剖面图
会议酒店大堂区:五层层高3.6米,客房净高约3.3米。 六层层高3.4米,行政酒廊净高约3.6米。
五层平面图
3.9m
3.2m 3.9m
3.3m 2.2m
2.6m
3.2m 3.6m
2.6m
3.9m 2.6m
6.2m 5.9m
5.9m
六层平面图
剖面图
会议酒店客房区:一层、二层层高3.8米,客房净高约3.5米。
少开裂。计算温度应力的时候,按照不常开空调时的温差计算。 3.风荷载问题 考虑到本项目地理位置,建议地面粗糙度类别取为A类。 4.会议区局部大跨度单跨结构问题
建议抗震等级取为三级,轻质屋面刚度比较小,建议屋面钢桁架按照排架计算。轻
质屋面活载适当多考虑一点。 5.酒店区大堂转换结构问题 建议转换层及上一层,抗震等级取为二级,转换层区域楼板加厚,转换梁不要做成 弧线,做成直线。型钢柱按照中震计算。
• 方案评审会议中提出的可优化内容: u优化供配电系统 u柴油发电机容量 u美化屋面防雷设计 u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充分利用
• 最初设计方案:
u供电电源:两路10KV电源+柴油机
u计费方式:高供高量
u变电所设置:酒店区、会议区分别设置一间变电所,酒店区变电所4 台变压器(1600KVAx2, 1250KVAx2),会议区变电所2台变压器 (1250KVAx2)。总容量:8200KVA。
■本工程基坑周边较为开阔可直接放坡开挖,但是在靠山的部位开挖后会形
成很高的陡坡,因此我们配合我院地基所进行做好好边坡支护设计,避免崩塌 和坍塌。
■山体边坡排水专题设计,防止洪水对结构的破坏。
会议区根据水头高度的不同,底板厚度 分别取500mm(白色区域),600mm (红色区域),800mm(绿色区域)。
A2 降温工况变形
A2 二层温度应力
A2 屋面层温度应力
A2
考虑本工程的特点,对各层温度应力取值如下: 1)、二层楼盖,纵向预应力对楼盖的预压应力取2.0Mpa; 2)、三层楼盖,纵向预应力对楼盖的预压应力取1.5Mpa; 3)、四层~六楼盖,纵向预应力对楼盖的预压应力取1.0Mpa; 屋面层楼盖,不超长,采用普通措施抗裂。
A3 二层温度应力
A3 屋面层温度应力
A3
考虑本工程的特点,对各层温度应力取值如下: 1)、二层楼盖,纵向预应力对楼盖的预压应力取2.0Mpa; 2)、三层楼盖,纵向预应力对楼盖的预压应力取1.5Mpa; 3)、四层~六楼盖,纵向预应力对楼盖的预压应力取1.0Mpa; 4)、屋面层楼盖,纵向预应力对楼盖的预压应力取2.0Mpa;
会议区域首层标高比较复杂,红色 区域标高4.800m,天蓝色区域标高 5.750m,绿色区域标高3.800m,洋 红色区域标高4.400m,白色区域标 高4.600m,深蓝色区域标高4.900m (以上标高均为绝对标高)
B1~B5屋面采用钢结构,局部平屋面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大跨度 位置采用钢桁架,屋面采用轻钢屋 面,桁架或钢梁在混凝土柱顶采用 铰接连接,以尽量减小大跨结构对 框架的不利影响。钢结构部分抗震 等级提高为三级,屋面钢桁架另外 按照一品排架的形式复核验算。
8m
大型会议室
1.2m
会议中心大空间净高 大堂方案净高要求6米,现设计满足要求
6.7m 1.2m
大堂
会议中心大空间净高
中型会议室1方案净高要求6~7米,现做到7.9米
7.9m
中型会议室1
1.2m
会议中心大空间净高 小型会议室方案净高要求4~5米,现预留空间高度5.7米
5.7m
小型会议室
1.2m
一层平面图
2.4m
3m
2.4m 2.2m
3.3m
2.4m 2.6m
3.7m
2.4m 2.6m
3.7m
2.4m 2.6m
3.5m
2.4m 2.6m
3.5m
二层平面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剖面图
会议酒店客房区:三层、四层层高4米,客房净高约3.7米。
三层平面图
2.4m
3m
2.4m 2.2m
3.3m
2.4m 2.6m
3.7m
酒店区无上部结构的地下车库部分,底 板厚度取500mm(天蓝色区域),客房 区域底板厚度取为700mm(黄色区 域),局部850mm(深蓝色区域),大 堂区域底板厚度取为900mm(洋红色区 域),下沉庭院底板厚度取为850mm (深蓝色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