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论建模

图论建模


Reference: Bearman, Moody and Stovel, 2004 image by Mark Newman
Reference: Adamic and Adar, 2004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
Reference: Jeong et al, Nature Review | Genetics
5. 链与圈
给定一个图G=(V,E),G中的一个点、边交错
序列(vi1,ei1,vi2,ei2,…,vik-1,eik-1,vik),如果
满足eit=[vit,vit+1](t=1,2,…,k-1),则称为一条联
接vi1和vik的链,记为=(vi1,vi2,…,vik)。
链(vi1,vi2,…,vik)中,若vi1=vik ,称之为一 个圈,记为C= (vi1,vi2,…,vik-1, vi1 ) 。
Power transmission grid of Western US
The Internet
The Internet as mapped by The Opte Project
More Applications

Hypertexts

网页包含到其他网页的超链接。整个Web是一个图. 搜 索引擎需要图处理算法。 职位招聘,如何有效将职位与应聘者匹配? 工程项目的任务安排,如何满足限制条件,并在最短时 间内完成? 大型软件系统,函数(模块)之间调用关系。编译器分 析调用关系图确定如何最好分配资源才能使程序更有效 率。
例:有甲、乙、丙、丁、戊五个球队,各队之间比赛
情况如表:
甲 甲 乙 丙 丁 戊 × 负 胜 负 负 乙 胜 × 负 丙 负 胜 × 负 胜 × 胜 负 × 丁 胜 戊 胜
点:球队; 连线:两个球队之间比赛过,如甲胜乙,用 v1 v2表示。
v5 v1 v2
v3
v4
图的定义
定义1:一个图,是由非空集合V(G)={vi} 和V(G)中 元素的有序对(或无序对)的集合E(G)={ek}
i
vVe
vV0
必为偶数。即在一个图中奇点的个数必为偶数。
4. 节点度与悬挂点、孤立点
图G中以点v为端点的边的数目,称为v在G中的度, 记为d(v)。
v1
e1 v2 e2 e3 v3
v4
e4 e5
d(v1)=2 d(v2)=3 d(v3)=4 d(v4)=1
度为1 的点为悬挂点,悬挂点的关联边称为悬挂边, 度为零的点称为孤立点。
初等链:链中点都不同。(边能否相同?)
简单链:链中边都不同。(点能否相同?)
v1 e3
e1 v3 e4
e2 v5
v7 e6 e7
e5
v2
e8
v4 e9
v6
v8
简单链:1=(v2,v1,v3,v6,v4,v3,v5) 初等链:2=(v2,v1,v3,v5) 简单圈:C1=(v1,v2,v4,v3,v5,v6,v3 ,v1 ) 初等圈:C2=(v1,v2,v4,v6,v5,v3 ,v1 ) 有向图中,不考虑弧的方向,有类似链(圈)的定义。 当链(圈)上弧的方向一致时,称为路(回路)。
的两倍, 即
vV
3. 奇点与偶点
d(v) 2m
次为奇数的点称为奇点,否则称为偶点。
定理2 任一图中奇点的个数为偶数。
证明:设v0和v e分别是G中的奇点和偶点的集合, 由定理1,有
vV0
d(v ) d(v) d(v) 2m
i vVe vV

vV
d(v) 是偶数, d(v) 也是偶数,故 d(v )

Matching


Schedules


Program structure

Graph Applications
Graph Problems and Algorithms
哈密頓(Hamilton) 周遊世界问題
正十二面体有二十个顶点 表示世界上20个城市 各经每个城市一次 最后返回原地
投影至平面
tree A connected graph G Spanning trees of G
图术语回顾
点:研究对象(陆地、路口、国家、球队);
点间连线:对象之间的特定关系(陆地间有桥、路口 之间道路、两国边界、两球队比赛及结果)。
对称关系:桥、道路、边界; 用不带箭头的连线表示,称为边。 非对称关系:甲队胜乙队,用带箭头的连线表示, 称为弧。 图:点及边(或弧)组成。
二分图(偶图) Bipartite graphs

A graph that can be decomposed into two partite sets but not fewer is bipartite It is a complete bipartite if its vertic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non-empty groups, A and B. Each vertex in A is connected to B, and viceversa
Planar:
=
NOT Planar:
平面图实例

8个顶点(V=8) 12条边 (E=12) 6个面 (F=6) 8-12+6=2
更多平面图实例
树 Trees

树(tree):连通无简单回路无向图


若有n个顶点,則有n-1条边 任两点之间仅有一条路径

生成树 (spanning tree):包括图中所有的顶点,并 且是一棵树
所组成的二元组(V(G),E(G))所构成。
记为 简记 其中 G= ( V(G), E(G) ) G= (V,E) V= {vi} 称为点集,vi为点 。
E={ek}称为边集, ek为边(或弧)。
当V,E为有限集时,称G为有限图。 否则,称G为无限图。
无向图:由点及边构成 ,边[vi,vj]
有向图:由点及弧构成,弧( vi,vj)
一些特殊图类
1. 平凡图 3. 连通图 给定图G=(V,E),任何两点间至少有一条链,则 称G是连通图,否则为不连通图。 若G是不连通的,它的每个连通部分称为G的连通分 图。 节点数n=1,边数m=0的图。
2. 零图 边数m=0的图。
4.树
无圈连通图。
5. 完备图 无向图的完备图:任何两点之间有一条边; 有向图的完备图:任何两点u与v之间有两条有向边 (u,v)及(v,u)。 基本图:把有向图的每条边除去方向得到的无向图。 6.二分图
v3
e5
2. 相邻与关联 若边e=[u,v]∈E,称u,v是e的端点,也称u,v是 相邻的。称e是点u(及点v)的关联边。
若两条边有一个公共的端点,则称这两条边相邻接。
vi
e
vj
点与点 相邻
边与边相邻接
vi,vj相邻 e 与vi,vj关联
vi
e1
vk e2
vj
点与边关联
定理1 图G=(V,E)中,所有点的次之和为边数
一直往前走 碰壁就回头換条路找 沿途要记录下走过的路线
老鼠走迷宮深度优先搜索
Some graph-processing problems
Path. Is there a path between s to t? Shortest path. What is the shortest path between s and t? Longest path. What is the longest simple path between s and t? Cycle. Is there a cycle in the graph? Euler tour. Is there a cycle that uses each edge exactly once? Hamilton tour. Is there a cycle that uses each vertex exactly once? Connectivity. Is there a way to connect all of the vertices? MST.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connec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ll of the vertices? Biconnectivity. Is there a vertex whose removal disconnects the graph? Planarity. Can you draw the graph in the plane with no crossing edges? First challenge: Which of these problems is easy? difficult? intractable?
若V(G)=X ∪ Y,X ∩ Y= Ф,X 、Y中的任两顶点不 相邻,则G称为二分图,记为(S,X,Y)。
7.完全二分图 若V(G)=(S,X,Y),如果任意μ∈X、ν∈Y,都有[μ, ν]∈E,则称G是完全的二分图。 8.正则图 如果G中每个点的次数都相同,则G叫做正则图。 9.网络 若对图G=(V,E)中每条边[vi,vj]赋予一个数 wij,则称wij为边[vi,vj]的权,并称图G为网络(或赋 权图)。 网络:无向网络、有向网络。
图G中点集V的顶点个数,记为p (G) ; 边数记为q(G), 简记 p,q。
二、图论中常用术语
1. 简单图与多重图 某条边两个端点相同,称这条边为环。 若两点之间有多于一条的边,称这些边为多重边。
v1 e1 e2
v4 e4
无环、无多重边的 图称为简单图。 多重图:无环、但 允许有多重边。
v2
e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