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个案分析与认知行为治疗方案制定
个案分析与认知行为治疗方案制定
问题行为维持的因素是什么?
问题行为消除的条件是什么?
影响问题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3)需要哪些认知行为技术? 放松技术
认知重建
心理教育
行为矫正
逐级暴露
反应预防
具体方案的选择
1.调节身心的方法
呼吸控制 放松训练 惊恐发作、呼吸困难 缓解紧张,压力及全身不适
2.控制心理反应的方法
分散注意力 认知重组 排解担忧和焦虑心理 以持久有效的方法应对
8 指向目标的行为训练及监测
动机的维持 尝试新的行为 正性的反馈 进步的反馈和量化
9
治疗效果的评估 患者自己评估 治疗师的评估 家属评估 心理量表的评估
10 治疗的结束与随访
拉开治疗的频率 帮助将新的行为应用更广的方面 治疗关系的解体 患者成为自己的治疗师
认知因素:
忽视证据,主观推论 选择性的夸大或缩小 非理性的核心信念 普遍化推论 负性赋义 灾难化思维
行为学习因素:
个案反应出何种行为模式? 这种行为模式与个案成长中何种学习经历有关, 发生在何时?持续时间? 与个案的哪些问题行为有关? 对个案的影响是什么?
哪一种行为理论最能解释?
在症状的发展和维持中作用是什么?
案例分析与认知行为治疗方案制定
(一)案例分析: 1 来访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症状特征(自我陈述与客观检查) 躯体层面: 认知层面: 情绪层面: 行为层面:
(2)来访者问题的严重性 症状持续的时间 症状对来访者近期社会功能的影响 (职业、家庭、个人生活、行为活动) 主观感受
(3)心理测验的结果分析: (4)咨询中的观察及印象 外貌的描述 自己的陈述 言语及非言语表情
3.处理问题行为的方法 逐级暴露法 恐怖,强迫
放松练习
渐进式肌肉放松 呼吸控制练习
放松训练记录
放松训练的一般原则
坚持每天练习,以形成一种例行公事。
每天练习2-3次,练习越多越容易放松。
环境要求:安静整洁,光线柔和。 不要在空腹或饱餐后练习,不能太冷或太热。 初练者舒适的躺着,以后可坐着或站着 要以主动的态度练习。
愤怒等。
要求和优先选择 (demands vs. preferences)
应该、必须 人总是存在一些无用的信念,总是要求事情
应该是这样或那样的,否则情绪就会受到干
扰。
灾难化思维
总存在一些信念和想法,认为某些事情是可 怕的,恐怖的。这就是所谓的灾难化。
例如:如果你把牛奶溅出来了,你可能认为
4 商讨治疗目标(需要何种技能) 目标的阶段性: 近期目标 远期目标
目标的定位: 躯体、情绪、认知、行为
5 达到目标的方法、技巧 (1) 问题行为分析: 躯体、认知、情绪、行为 刺激因素 中介因素 行为反应
(2)行为功能分析: 问题行为的意义是什么?(个人、家庭、
人际关系、社会功能)
问题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5)诊断与鉴别诊断: 症状与综合征诊断 病因诊断 直接因素与促发因素 严重程度判断
2 来访者心理问题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个案的概念化) 生物性原因: 遗传因素: 医学疾病:
心理原因:对个案的理论解释
认知因素: 个案反应了何种认知模式? 这些认知模式与哪些问题有关? 这些认知模式与成长过程中的哪些因素有关?
个案缺乏哪些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对来访者的
影响是什么?
家庭因素: 家庭结构理论: 家庭动力学理论:
心理应激理论:
有无近期或远期的心理应激 应激的性质和持续的时间 应激性事件发生的年龄 来访者对应激事件的反应是什么? 应激的后果是什么?
社会因素:
环境因素 职业因素 经济因素 教育及社会文化因素
解释个案的理论整合:
采用正确的呼吸,用鼻子深呼吸,尽量打开肺部肌肉,
呼吸缓慢均匀。 记录练习的过程,评价放松的步骤是否适合自己。
放松训练的难点
训练出现异样感觉(不能过度呼吸,不能起身 或移动过快)。 抽筋(避免用力过猛)
避免打盹,保持清醒
干扰性和担忧的想法
练习后没有感到放松
认知治疗训练
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式
不同的理论解释不同的问题
发展不同阶段解释的理论不同
治疗师对理论的了解和熟悉程度
治疗师的经验因素
(二)治疗方案的制定
1 治疗性关系的建立(需要何种技能)
2 介绍什么是心理治疗及能够提供的帮助和局
限性,明确双方在咨询中的责任和义务
3 确定来访者的主要问题(需要何种技 能) 哪些是需要干预的问题? 患者感到十分痛苦的 适应不良的 对问题的分析和定位 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但事实是这样吗?
评估灾难化的程度
其它治疗技术: 暴露与反应预防 逐级暴露 思维阻断 自我功能训练 技能训练 自我管理训练
6 作业联系、反馈、评估 有效的作业: 可操作性 可量化 可评估 属于心理、行为的范畴 有记录
7 目标的修订和在调整 作业自我评估 治疗师的评估 评估内容: 完成的质量、记录是否完整、容易与困难的方 面、完成的动机、新的感受
常见的认知错误
非此即彼 普遍化
对负面的选择性注意
遍地或忽视积极的方面
放大或缩小 情感性判断 必须和应该 负性的标签 总是责备自己或总是责备他人
有用的和无用的信念
情绪反应是基于思维和信念的。无益的(非 理性的)信念导致夸大的负性情绪,如抑郁, 严重焦虑,负罪感,嫉妒,暴怒,不健康的
A 先行事件
B 认知模式
C 情绪及行为 后果
D 尝试新的认知
E 有效的解决 问题的方法
诱发事件
压力 矛盾 潜在危险因素 生理症状 睡眠障碍
认知监测—使用思维记录单 1.情境 2.自动思维 3.情绪 4.支持自动思维的证据 5.不支持自动思维的证据 6.替代/平衡思维 7.重新评估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