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缺陷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差异研究
零缺陷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差异研究
摘要:当前社会质量竞争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性要素,如何加强质量管理提升产品服务质量成为现代企业关注的头等问题。
文章在阐述零缺陷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内涵、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案例,探讨了二者的差异,旨在为企业选择适合的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提供帮忙。
关键词:零缺陷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对比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每个企业的决策者都在千方百计地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策略,力求让企业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这些企业管理者,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一系列经营管理理念。
而“零缺陷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就是这众多经营理念中影响比较深远的。
两者都以提高企业的产品服务质量,提升企业形象为目的,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分别阐述零缺陷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列举它们在现实中的应用,进而分析得出两者间的差异。
一、零缺陷管理理论内涵与基本内容
零缺陷管理,又称“缺点预防”,是一种强调预防和过程控制的企业理念,主张不要依靠事后检验来纠正错误。
它是把“无缺点”的哲学观念作为思想指导,把高质量标准作为奋斗目标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强调: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第一次做正确,它要求企业的所有工作人员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合理安排企业在生产中的成本、损耗,保证产品质量,并且保证准时交货。
,真正达到“零缺点”的最终目标。
零缺点缺陷管理主张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员工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责任感。
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让产品符合顾客的要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
零缺陷管理要求企业从决策者到普通员工不可以向市场和消费
者提供有缺陷的产品。
要发现并解决生产环节中的每一个漏洞,将责
任落实到每一名员工。
零缺陷管理还要求要防患于未然,在问题出现前事先防范,而不是等问题出现才来解决、零缺陷管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激励作用使每一名员工积极参与到生产中来。
二、全面质量管理内涵与基本内容
质量是否合格,是一个产品能否进入市场的先决条件。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里,市场竞争尤为激烈,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究底是产品质量与技术的竞争。
由此可见产品质量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势在必行的。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把管理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环节,落实到每一个产品生产者的头上。
它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了解消费者顾客想要什么,生产会令顾客消费者满意的产品。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实现顾客要求为出发点,以实现经济利益为根本目的,要求全员参与到提高生产质量中来的经济管理理念。
全面质量管理的优点在于足够全面,能够涉及到生产的方方面面,能够把所有参与生产的成员都纳入其中,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提高产品质量。
其缺点在于宣传、培训以及管理的成本比较高。
三、零缺陷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
1零缺陷管理的应用
零缺陷管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预防理念,把精力放在预防上,要求事先的全面策划、合理的资源配置、正确的方法应用,保证工作正确完成,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查找问题、补救错误上。
在我国,有一个古代故事很好地体现了“零缺陷管理”的优势:名医扁鹊家里三兄弟都精通医术,有一天他去见魏文王,魏文王问他三兄弟谁的艺术最高,变却告诉魏文帝,家中长兄艺术最高,因为长兄能够治病于发病前。
可见,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将零缺陷管应用于实践中。
防患于未然,要比病来才医有效得多,省力得多。
如今,随着零缺陷管理理论的逐渐传播,越来越多的现代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应用这条理论。
以汽车厂的零件生产为例,企业实行责任
制,从经理到车间主任,再到每一名普通的职工对产品质量负有责任,生产的每一个零件都有自己的编号,也就是说,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它的生产者。
这就要求生产者摒除“人谁无过”的观点,因为一旦他们出现错误,他们将面临被罚款。
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从业人员在生产中的质量意识,让每个环节准确无误,以最低的消耗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商品。
而事实证明,这种管理方式确实也起到了它的效果,实施这种零缺陷管理方式后,企业的产品质量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废品率也大大的降低了。
2. 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
全面质量管理,是对整个生产过程实施管理,对每一位生产者进行管理。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需求,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
全面质量管理顾名思义,要做到全面。
首先要有一个严格的质量标准,而这个标准就是 ISO9000系列标准。
有了这个标准就有了进行管理的方向。
目前许多企业都在企业都在全面质量管理方面做足了功课。
当今社会,员工进入企业要做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接受培训,各大企业致力于培训员工形成“质量第一”和“顾客为先”的思想,这样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改变企业文化,优化企业管理形态。
例如,某电器企业招收员工会对其进行大量的培训工作,帮助其形成顾客为先的观念,增强其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且企业会制定奖罚制度,激励员工积极提高自身职业能力。
当然,该企业在提高员工能力的同时,尝试着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产品质量和性能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不仅如此,该企业还特别重视产品的售后服务、产品质量信息反馈。
四、零缺陷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差异分析
零缺陷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都是为了提高企业服务质量,是现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企业管理理念,但是两者还是存在着许多差异,下面分析一下两者间的差异。
零缺陷管理强调的是把事情一次性做对,而不要纠结与改正错误,而全面质量管理恰恰相反,它所强调的正是在不断检查中发现问
题,把错误的事情改正。
一个强调的是做事的过程中做到不出错以节省后续纠错的时间,而另一个强调的则是,在后续工作中认真纠错,在检查和检验中不断完善产品。
零缺陷管理更加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着严格的生产标准和流程,有利于避免生产过程中那些不必要的成本的浪费。
而全面质量管理则在以售后方面有着更好的作用,改进产品的售后服务水平也不失为一种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好方法。
相对于全面质量管理零缺陷管理有更强的灵活性,更能激发生产者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全面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
零缺陷管理往往能够跟财务结成某种关系,更能用利益来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引起他们对产品质量的重视。
企业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是否能够顺利进入市场。
零缺陷管理,要求企业员工在生产中更加自发地去做到零缺陷,更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和企业文化。
当然全面质量管理也有其自身的优势,例如更加有利于产品设计、生产流程的改进,在产品售后服务质量提高方面更是有着很大的好处。
五、结论
在对零缺陷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两者各有其独特的优势,我们不应该单凭某一方面就断定哪种理念更优。
我们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不是为了让两种理念一较长短,而是为了将它们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以先进的、实用的理念指导实践,促进我们的生产、生活才是我们进行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贾志涛. “零缺陷”、“零缺陷”管理与系统工程[J]. 质量与可靠性. 2009(03)
[2] 卢显林. 从“满足顾客要求”角度谈零缺陷管理[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08)
[3] 刘石兰,任浩. 探析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J]. 价值工程. 2005(08)
[4] 于建卫. 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战略[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03)
[5] 罗国英. 全面质量管理仍是企业质量管理的主旋律——谈新时期如何深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J]. 中国质量. 2009(03)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