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工作执行力
执行力是指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包括执行上级决策的能力、具体办事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执行力对于基层公安机关而言,就是指贯彻落实上级战略意图、执行和完成预定工作目标的具体操作能力,是把工作部署转化为维护稳定、打击犯罪、保障和谐的落实能力。
当前,公安机关面临压力之大前所未有,承担责任之大前所未有,肩负任务之重前所未有。
如何切实提高公安机关的执行力,确保各项公安保卫任务的圆满完成,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通过深入的开展“知责任、转作风、提高执行力”大讨论活动提高了我的认知。
在活动开展之前,我和一些民警一样,都有着这样的想法,认为这些活动基本上年年搞,内容、形式上大同小异,换汤不换药。
但是通过“知责任、转作风、提高执行力”大讨论活动的学习,彻底转变了我的思想,对开展大讨论活动的意义有了清醒、深刻的认识。
此次大讨论活动与以前开展过的类似活动相比,目的更加明确、要求更具体。
我认为,提高执行力的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干部,要提高公安机关的执行力就必须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执行力。
公安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是公安机关最基层、最前沿的阵地,它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派出所的工作直接影响着整个公安工作。
“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派出所所长作为公安机关的“兵头将尾”,就是穿针引线的人,面对繁琐的工作,既是指挥员,又是冲锋在前的战斗员,如果指挥失误,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作为基层领导干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努力提高自身执行能力。
第一、要强化综合素质。
作为基层领导干部,首先必须要具备政治、业务、法律政策和文化身体四个方面的的素质;其次必须要发挥领导、组织、指挥作用,带头作用,参谋作用,督导作用;再次必须要有争先进创一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实事求是、敢于负责、吃苦耐劳、批评与自我批评、廉政勤政的七种精神。
第二、要领会意图,灵活运用。
上级领导的决策思想往往是战略性、全局性的,而具体怎么做,要达到怎样的效果,需要自己去体会。
作为基层单位领导干部而言,必须要有善于将上级各项指令、要求转化为具体措施、具体行动、具体效果的本事。
在执行上级决策时,必须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坚持原则性,就是通过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确保政令警令的畅通。
坚持灵活性,就是要结合管内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不是照葫芦画瓢,按部就班,脱离实际。
第三,要不讲条件,不折不扣。
提高执行力首先要有完成任务的愿望。
如果上级有了明确要求还等待观望,工作部署了还无动于衷,或者找一些客观理由打折扣地执行,那么势必影响执行的效率。
一定要树立接受任务不找借口,执行任务不讲困难,完成任务力求圆满的观念。
简而言之,就是要在理解中执行,在执行中完成。
对一时不能理解的,必须先执行,然后在执行中理解。
特别是对待上级规范要求和推广的经验,既使有不理解或不完全符合本单位实际的,也要先“僵化”,就是先不争论,全盘接受;再“优化”,就是结合实际进行修正和完善,提高执行效能;最后再“固化”,就是将经过完善的做法上升为工作规范。
否则,只会把时间和精力消耗在无谓的争论上,最终将一事无成。
第四,要勇于负责,雷厉风行。
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决不能推卸责任、逃避责任,敢于负责、勇于负责才是一名成熟干部的标志。
执行力体现在一名干部身上就是对工作的完成程度。
每名干部都要抱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在每天工作结束后,坚持做好“三查”:一查今天还有哪些工作应该干但还没有干完;二查今天的工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怎么去解决;三查明天需要干些什么,怎么去干。
要有干不好工作就食不甘味、夜不能寝的使命感,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坐针毡的危机感,要有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养成雷厉风行、果断利落的良好习惯。
第五,要把握重点,抓住细节。
首先,要清晰重点环节和轻重缓急,才能有的放矢,执行效率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才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
其次,要增强“细节决定成败”意识。
充分理解一招失误,全盘皆输,找教训为时已晚的道理,在执行中确保每个细节均不发生问题。
要坚持从具体工作抓起,从工作的具体环节抓起,以具体求深入,以具体促落实,以具体求实效。
第六,要充分运用绩效考核这一必要手段。
绩效考核是执行力的动力之源,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