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色彩基本原理PPT课件

色彩基本原理PPT课件


.
14
光源
人眼+大脑
物体
.
15
光的分类

阳光、火光、雷电的闪光
灯光、激光
.
16
光对颜色影响
同一物象在不同光色照射下会产生 不同色彩
.
17
光源色主要对物体的亮部产生影响
太阳光
荧光灯
.
白炽灯
18
物体的固有色
.
19
物体的固有色
物体 固有色
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
20
物体对光的吸收与反射
可见光谱中的各种单色光为极限纯度,是最 纯的颜色。
当一种色彩加入黑、灰、白或者其他色彩, 纯度自然会降低。
.
49
高纯度
中纯度
低纯度
六色相与各自同明度灰作渐变互混
.
50
.
51
.
52
邻近色
在色相环上是与基色相接之色。从色相环上可以看出,邻近色之间在色相上差别很小,是最 微弱的色相对比。如以邻近色作配合就会感觉单调,必须借助明度、纯度对比的变化来弥补 色相感之不足。
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引起人眼的颜色感觉是不同的
可见光
.
12
形成物体色彩的原因?
• 不同的物体,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颜色?

我们知道颜色是光的一种特征的原
理以后,这问题就比较容易得到解答。发
光体发出的光,是直接或通过物体的反射
后间接进入人们视觉感官的,光的波长有
长有短。红色类的光波长,蓝、紫色类的
光波短。各种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应
是有选择的,同时具有吸收和反射的功能
.
13
有的物体受光后,会将不同波长的光全部 反射出来,这个物体在视觉上呈现为白色 ,相反就成黑色;有的物体如只反射红色 波长的光,而吸收了其他波长的光,那这 物体就是红色的。依此类推,各种物体的 色彩现象就是这样显现出来的。由此可见 ,物体本身并不具有色彩,而是光投射到 物体后,通过吸收和反射才产生色彩的。
暗部略显橘红色
暗部略显草绿色
.
暗部略显群青色
28
影响物体色彩的因素
.
29
物体有它的固有色,但是它的颜色是难以确定的。 因为任何一个物体都置于一个光的空间里,它不但要 受投射光的影响,还会受周围环境中其他光线的影响。
.
30
第二章
色彩的属性
.
31
三原色
.
32
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称为原色,原色能合成出 其他颜色。原色只有三种,所以我们称之为三原色。
绿+橙=黄灰
紫+橙=红灰
紫+绿=蓝灰
.
37
色彩的三要素
.
38
.
39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
.
40
色相:
每种色彩的相貌与名称。可分为彩色与无彩色:
彩色:
红色
黄色
橙色
绿色
蓝色
紫色
无彩色:
黑色
白色
灰色
.
41
色相环:
.
42
不同的颜色互相混合,可以调 出数以万计的颜色。
.
43
明度:
明度指色彩间深浅层次程度,也叫色彩的亮度。 • 1.同一种色之间的明度差 • 1.不同色彩之间的明度差,所以明度对比也包 含了相当丰富的内容。
• 原因:是由于光的波长不同,因此通过三棱镜后, 便产生不同程度的光的折射,一种光波就产生一种 颜色。在没有光照的夜晚,各种色彩现象就随之消 失,只有光的来临,万物才重现色彩。所以颜色是 光赐予的,是光的一种特征,是眼睛看得见的各种 不同波长的光。
.
9
牛顿实验
.
10
光源
人眼+大脑
物体
.
11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光是一种电磁波
• 色光三原色混加调和出白色{加色原理},而颜料三原色混加调
和出黑色{减色原理};
.
34
三原色
三原色不能由其它颜色混合而成。 又称一次色。
.
35
三间色
将三原色中任意二种原色相混合,就得 到一种间色又称二次色。通过三原色表,我 们可以看到,
黄+红=橙
蓝+红=紫
蓝+黄=绿
.
36
复色
一种间色与另一种间色相混合,就得到 了复色称为三次色。
以黄色为基色,与左右两色的对比为类似色
.
55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6
中差色
在24色相环上指间隔60°—120°,相差4—7色之色。如红与黄、红与蓝、蓝与绿。它的对比 效果间于类似色与对比色之间,因色相间差异比较明确,色彩的对比效果比较明快。
以黄色为基色与左右相邻的两色为邻近色对比 借助明度、纯度对比的变化来弥补色相感之不足
.
53
.
54
类似色
在24色相环上指间隔15°~16º,相差2~3色之色。如红与橙、橙与黄等。类似色比邻近色的 对比效果要明显些,类似色相之间含有共同的色素,它既保持了邻近色的单纯、统一、柔和, 又具有耐看、明确的优点。但要在明度或纯度上求变化,不然亦会流于单调,还可以用小块 对比色或灰色作点缀以增加变化与生气。
三原色又分为:
红 绿蓝
湖蓝 黄 品红
色光三原色
颜料的三原色
.
33
色光三原色与颜料三原色的区别:
• 三原色不同;
• 色光三原色是表明色彩产生的原理,颜料三原色是表现颜料
不同调配的原理;
• 色光给自然物象带来色彩,颜料是对色光色彩的翻译;
• 色光三原色用于舞台灯光、彩色摄影、彩色电视等等,颜料
mcy三原色用于彩色印刷、颜料调和、点彩运用等;
色彩基本原理
.
1
色彩是绘画的形式因素,是艺术 表现的语言之一,且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怎样去认识和掌握色彩,怎样使色彩在 绘画中发挥更好的作用,这就需要在色彩 写生中,训练直观的视觉能力和表现能力 。同时,还要懂得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色彩的使用方法和规律。理论和实践 相结合,两者才能相得益彰。
.
21
物体对光的吸收与反射
.
22
物体对光 谱成分选择性 吸收和反射是 它产生不同颜 色的主要原因。
.
23
物体的环境色
.
24
什么是环境色?
环境色是指一个物象与另一个物象 的互相反照,即光照射在物象所呈现出 的固有色反射到临近物象上所呈现出的 第二次呈色现象。
.
25
环境色
.
26
环境色
.
27
环境色主要对物体的暗部产生影响
.
44
同种色明度(变化
高明调:具有优雅明亮的感觉明调:具有柔和稳定感低明调:具有沉静,厚重感
.
45
单纯混合黑和白来表示,若 以12色环的纯色制作之,称 为12色明度演色表。
.
46
不同色彩之间的明度差
高明度
低明度
.
47
.
48
纯度
指色彩的鲜艳度或纯净饱和的程度,也称彩 度。取决于色彩波长的单一程度。
.
2
.
3
.
4
.
5
.
6
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色彩?
.
7
光源
人眼+大脑
物体
.
8
色彩是什么 ?
• 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通过科学实验,揭开了 色彩来源于光的奥秘,确立了光是色彩之母的理论 。
• 实验方法:在一暗室中,让太阳光束进入室内,透 过三棱镜,分解出一条按红、橙、黄、绿、青、蓝 、紫循序排列的彩色光带,好似雨后彩虹。这在光 学上称为光的色散,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太阳 光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