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园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

公园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

公园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探讨
摘要:养护管理作为公园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实践经验,阐述了公园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旨在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以供同行借阅。

关键词:园林绿化;管理情况;养护管理;具体措施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品质得到不断的提高,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

公园园林绿化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在净化城市空气环境、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公园园林绿化建设也成为了许多事业单位和社区重点关注的焦点。

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养护管理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我国园林绿化发展仍处于探索的阶段,养护管理过程中时常存在管理不力、专业人才缺乏和经费不足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公园园林绿化建设的步伐,并影响到园林景观效果的发挥。

因此,园林管理人员需要清晰认识到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的不足之处,采取必须的措施,以期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

1 基本情况
公园的建设极大地提升了我市城市园林绿化档次,改善了生态功能,梅州市作为广东地区第一个“国家园林城市群”和“全国文明模范城市”,其园林景观一直倍受国内外瞩目,园林绿化是梅州市
人引以自豪的城市名片之一,梅州市以“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美名远扬,声传海内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带动了梅州市旅游事业的发展。

2 公园养护管理情况
2.1 公园养护管理体制
市区公园的养护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由政府投资建设由园林专业队伍管理;二是由单位投资建设并自行养护管理。

其中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园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分别由高区、经区、市区园林部门进行养护管理,养护费用由财政拨付。

2.2 公园养护管理内容
公园养护管理主要包括绿化养护、卫生保洁、设施设备管理、安全保卫、公园服务五大项。

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绿化养护。

对园区内乔木、花灌木、地被、草花等植物进行日常的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中耕除草、树木冬季防寒等养护管理,使植物生长健康,达到绿地一级养护管理标准。

二是卫生保洁。

对园区内湖面及水系、绿地及道路广场、公共设施设备进行整日保洁。

公园内应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卫生清洁人员,明确职责范围,清理工作及时到位,每天上午7︰30前整体清洁完毕。

三是设施设备管理。

对园区内的雕塑、小品、座凳、园灯、健身器材、厕所、管理房、消防设备、监控设备等公共设施,做好日常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及时上报。

保持设施的整洁、清
新、美观、完好,发挥其良好的景观功能和使用功能。

四是安全保卫。

有专职保安队伍,做好防损、防盗、防火工作,保证园区内游人的人身安全及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

五是公园服务。

包括电瓶车、商业与咨询、救助、停车场服务等。

公园工作人员统一服装,佩戴胸牌,文明用语,做到文明、热情、周到、优质,让游客满意,让社会满意,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

3 公园养护管理存在问题
3.1 园林体制改革人员锐减,财政经费投入不足,管理弊端逐步显现
(1)园林体制改革致使编制急剧减缩,人员严重不足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人员编制相对减少,由原来的独立机构(各部门健全、各公园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等)划分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原园林处所属政府职能、管理范围不变,划归市区公园管理所以及公园管理所进行具体管理。

经过几年的实践,由于机构薄弱、人员不足,在管理过程中已明显力不从心,再加上又增加了其他公园,管理面积逐年增大,管理项目不断增多,公园总体管理水平很难进一步提高。

(2)养护经费偏低,市场化运作不良
随着我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物价水平不断提高,公园管理费用急剧攀升。

园林绿化养护直接成本大体分为四项,一是劳动力成本(人工费),二是机械设备费用,例如修剪机械、车辆设备及其修缮、油耗等,三是材料费,如农资、工具等,四是水费、电费。


几年来梅州市逐步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同时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设备及车辆用油价格持续走高,使园林作业机械如大型水车、货车、剪草机等的作业费用大幅度提高,造成公园管理费用急剧增加。

在此情况下,财政部门对梅州市区公园养护管理经费的拨付一直延续几年前的水平不变甚至有所下调,导致公园养护管理经费不足,公园劳动力薪酬相对较低招工困难,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困难;先进设施设备引进少,使用频率降低;绿化养护管理缩水,养护管理措施不到位,影响植物生态景观的持续发展。

经费不足导致园林企业积极性下降,养护管理投入少,难以进一步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3.2 开放性公园人员较多,流动性较大,公园管理难度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开放性公园已成为公园发展的必然趋势。

开放性公园人员进出方便,自由活动的空间大,随意性也很大,公园为游人带来了便利,也给公园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游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意践踏花草、破坏设施设备、带宠物逛园的现象时有发生,公园管理者对破坏公园环境的人员只能劝阻,不能进行处罚,加大了公园的管理难度。

3 加强公园养护管理的建议
3.1 完善园林绿化管理体制
应根据园林绿化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完善园林管理机构,合理增加人员编制,确保公园养护管理及时到位,达到国家园林城市要求的机构健全,职能明确,行业管理到位。

3.2 加大园林绿化投入力度
财政部门要按照园林养护定额等相关标准核定养护经费并及时拨付,园林部门和投资建设单位要多渠道、多方位筹措资金,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加大人员及相应养护物资的投入,以保证市区公园达到标准管理水平。

3.3 实行公园管理市场化运作
为进一步加强公园的养护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市区公园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调动公园养护管理单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应逐步将公园管理推向市场。

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择优选择养护队伍进行管理。

养护管理队伍的选择具体要求:
一是具有二级以上园林绿化施工资质的园林企业,具有五年以上养护管理经验的企业优先;
二是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机械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
三是有固定的工作场所,能够满足办公、仓储等要求;
四是有完善的公园养护管理实施方案;五是具有健全的管理体系,包括人员保障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工作标准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应急保障体系五大管理体系,保证专业人员配备到位,内部分工明确、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有章可依、管理细化量化,内部考核标准化形成激励机制,能积极应对风暴潮、火灾等突发事件,把自然灾害降到最低;六是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七是其他相应需具备的要求。

4 具体措施
4.1 严格执行绿地养护管理标准,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提高公园
管理水平。

养护单位需根据养护管理标准制定详细的年度养护计划,严格按照公园养护管理标准进行养护管理,每月对完成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并对下月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水平,确保养护管理及时到位。

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养护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一是养护公司内部考核。

建立各项管理检查制度、考核评分标准,实行内部三级检查制度,实行每日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月将公司内部考核情况上报管理部门。

二是管理部门考核。

由市政园林部门负责,严格按照《梅州市区城市绿化养护管理条例》,对公园养护管理工作进行每月定期和不定期考核。

三是管理部门根据评分标准打分,按季度汇总,根据养护管理办法拨付养护资金。

通过检查考核促进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

4.2 加大科研工作力度,提高公园管理总体水平
加强城市绿化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科研机构,加大科研投入,培育适应当地条件的具有特性、抗性的优良品种。

注重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植物新品种的开发,开展园林植物育种及新品种引进培育的试验,加强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研究。

加大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大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努力建设节约型园林城市,提高公园总体水平。

4.3 加大爱绿护绿宣传力度
针对开放性公园游人较多的特点,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大爱绿护绿宣传力度,强化广大市民的爱绿护绿意识,增强全社会的文明意识,提高人们爱绿护绿的自觉性,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在全市形成爱绿护绿的浓厚氛围,主动制止和纠正各种破坏绿化的行为。

公园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我们要提高认识,加强公园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公园内园林植物和各类设施的养护管理,保持公园内环境优美。

同时要大力开展文明公园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科学普及和文化、体育活动,增强公民爱绿护绿的意识,全面提升公园管理水平,推动城市绿化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公园园林绿化建设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因此,作为园林建设者,必须做好园林绿化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这几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养护管理。

通过分析园林绿化建设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采取积极的措施,以提高养护管理的水平,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优美的公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蔡景.浅析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环节与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第02期
[2] 曲哲.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
息.2012年第13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