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在新课标当中,对于数据分析观念,有这样的描述: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另一方面说明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如何发展中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体现:
(一)、通过统计教学,激发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统计学的一个核心就是数据收集分析。

不论是统计还是概率,都要基于数据,基于对数据的分析;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数据分析的现实意义。

我们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这些联系,还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从统计的角度思考有关问题,也就是遇到实际问题时能想到用统计的知识分析数据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数据,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2.运用统计量来分析数据。

目前中学阶段要求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它们都是刻画一组数据集中情况的统计量。

只有在数据分布偏态(不对称)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的区别,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进行数据分析时经常使用平均数的理由。

而利用中位数代表数据,是使一次损失最小。

但是现在平均数教学中也存在着问题,其中之一是学生学习了平均数,会进行计算,但是当遇到真正的数据需要分析时,却很少想到用平均数。

所以说,义务教育阶段统计教学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使他们想到用数据。

愿意用数据,能从数据中提取一些信息。


(三)、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观念
【案例】:我在教学可能性时,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课堂气氛很好,却忽略了对数据的分析。

课后却发现学生的作业:“箱子里有5个红球,1个白球。

摸到()球的可能性大”,还有一大部分学生填白球这是为什么?我认为应先让学生操作实验,用实验获得数据,再对数据进行分析获取频率,用频率来推断概率。

这种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让学生既体会了随机性,又感受了数据中蕴含着规律性:摸到红球、白球都有可能,但红球的个数多,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

数据分析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

数据分析的过程不应只是计算和画图,应该把重点放在怎样分析数据上。

因此,我们要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让学生感悟到我们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来做统计的。

通过数据分析,学生从中提取相关信息,根据不同的背景,选择不同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且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