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七章离心式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

第十七章离心式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




特点:结构简单,投资少,变转速时容量大。 常用于转速不变的场合,应用范围不广。
17.2.2 可变极限流量防喘振控制

策略:根据防喘振线方程和压缩比计算出极限喘
振流量。
特点: 采用孔板测量入口流量,可不必采用开方器 按计算指标计算设定值的单回路控制系统。 控制回路中不含计算单元,因此,参数整定简单。
第十七章 离心式压缩机的防
喘振控制
17.1 离心压缩机的喘振

1.离心压缩机的喘振
2.喘振线方程 3.振动、喘振和阻塞
17.2 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的设计

Hale Waihona Puke 1.固定极限流量防喘振控制2.可变极限流量防喘振控制
3.测量出口流量的可变极限流量防喘振控制
4.离心压缩机串并联时的防喘振控制
☆ 离心压缩机串联运行时的防喘振控制
☆ 离心压缩机并联运行时的防喘振控制
17.3 实例分析

1.二氧化碳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
2.催化气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
3.空气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
17.1 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
离心压缩机的工作特性:

工作特性指一定转速下,出口压力与流量的关系。


最大出口压力对应的流量是喘振点极限流量。


设置一个旁路阀,从第二级出口到第一级入口间
设置旁路阀。 采用低选器选择两个控制器中的低值信号送旁路 阀。

并联运行时的防喘振控制
当流量不够时,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压缩机并 联运行: 单独设置各自的旁路阀 选用低选器,共用一个旁路阀,可实现单台压缩 机运行。
实施离心压缩机串并联运行时的注意事项
是针对特定的气体介质和入口温度及压力。
不同转速下有不同工作特性。
工作特性分为工作区、喘振区和阻塞区。
离心压缩机的喘振现象

喘振现象:离心压缩机运行中,负荷减小到某一
值时,气体排出流量减小并倒流,造成压缩机剧
烈震动的现象,又称飞动。
喘振的原因

内因:叶轮结构和介质特性造成一定的工作特性。 外因:流量减小或被压缩气体介质的特性变化。


尽量不要采用压缩机的串并联运行
串联运行时,后级的管网容量小,易发生喘振。 并联运行时,两台压缩机应尽量特性一致,防止 因负荷不均匀而引起某一台压缩机喘振。 从安全角度出发,常选用低选器,相应的流量控

制器常选用正作用控制器。

串并联运行增加控制的复杂性和工艺操作的复杂
性。
17.3 防喘振特例分析

为防止喘振发生,设置喘振接近的连锁系统。
当某些条件满足,通过HIC1085,连锁使连锁放
空阀。
例题 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添入题内
的括号中。)
1.下列流体输送设备中,哪一种设备会产生喘振 (C) (A)往复泵 机 (B)离心泵 (C)离心式压缩 (D)往复式压缩机
A处,如Q↓,则P↑。到B点,Q↑,则气体倒流到C 点,Q=0,气体积累,C→D →A,Q↑→Q↓。气 体在叶轮中反复冲击,造成吼叫喘振声。C到D变 化快,故称飞动。
喘振的影响

流量不稳定,出现周期性的脉动流量。
使压缩机设备损坏。如1968年美国以压缩机喘振
损失100万美元。 使相应管网设备损坏
特点:


采用孔板测量出口流量,可允许较大的压力损失。
可用于高压缩比的场合。


需要考虑出口和入口温度(重度变化)的影响。
有些场合,计算式可更简化。
17.2.4 离心压缩机串并联时的防喘振控制
串联运行时的防喘振控制

当一台压缩机的出口压力不够时,采用两台或两 台以上的压缩机串联运行。 各个压缩机单独设置各自的旁路阀:如上述各自 设置。
17.3.1 二氧化碳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 实例一、二氧化碳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
二氧化碳压缩机用于二氧化碳的压缩,用气量用汽 轮机转速控制


吸入总管压力控制:压力高时放空(选气关阀)。
吸入流量FC与汽轮机转速SC的串级控制(工况正
常时)

吸入流量FC与吸入压力PC的选择性控制(压力低
时取代FC)

高压段入口压力控制:保证高压段入口压力恒定。

阻塞:压缩机流量过大时,气体流速接近或达到
音速(315M/S),压缩机叶轮对气体所做功全
部用于克服流动损失,气体压力不再升高的现象。
17.2 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的设计
17.2.1 固定极限流量防喘振控制
离心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系统
固定极限流量防喘振控制

吸入流量Q>QP不开旁路阀。
策略:最大转速和最高温度下的喘振流量作为固 定极限流量QP。 与一般旁路控制的区别:

高压段入口压力PC-4与流量FC-3的选择性控制
(出口压力高时取代FC-3)。

低压段防喘振控制(采用出口流量,a=0)。
高压段防喘振控制(采用入口流量,a=0)。
17.3.2 催化气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 实例二、催化气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
催化气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入口压力控制系统: 通过P1C控制进入蒸汽透平机的蒸汽,保证入口 压力稳定。

入口流量的可变极限流量防喘振控制: 采用上面显示的公式控制旁路阀(这是a≠0时的 应用示例:采用了乘法、除法和加法运算单元)。
17.3.2 空气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
实例三、空气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
空气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系统

采用DCS实施的防喘振控制系统
因对空气压缩,因此,不采用旁路,而直接放空。 入口压力采用入口导向叶片位置表示。 空气压缩机的负荷是调节入口导向叶片位置实现。 空气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是用FIC1051实现的。
有些场合,计算式可简化:
17.2.3 测量出口流量的可变极限流量防喘振控制 测量出口流量的可变极限流量防喘振控制

问题的提出:入口流量无法测量(如无安装位置、 入口压力低不允许大的压损等)采用出口流量的
测量实现可变极限流量防喘振控制。

依据:出口处测得的重量流量和入口处测得的重
量流量是相等的。
设入口和出口板的校正系数K1和K2相等。

喘振线方程 实际喘振线是过原点的一根抛物线。
振动、喘振和阻塞

喘振:在入口流量小于喘振流量QP时,离心压缩
机出现的流量脉动现象。

振动:高速旋转设备固有特性。旋转设备高速运 转达到某一转速时,使转轴强烈振动的现象。 它是因旋转设备具有自由旋转频率(称为自由振 动频率),转速达到该自由振动频率的倍数时, 出现的谐振。 转速继续高升或降低时,这种振动会消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