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釉色配方

釉色配方

(1)钧红釉配方釉果 30.6%窑渣 20.4%铅晶料 12.7%铜花 0.5%白玻璃 11.75%绿玻璃 11.7%锡晶料5.1%食盐 2.07%二灰 7.7%钧红釉是景德镇传统名釉之一,渊源于北宋钧窑,衰落于元代,到明代宣德年间,出现仿钧红产品,非常精美。

工艺操作上要注意按配方称量,湿法球磨,细度为万孔筛余1.8%左右。

上釉时,要求在素烧过的瓷胎上,浸或浇一次,待干后再用含水50%的釉浆喷三次,釉层上厚下薄,釉厚1.5~2.0mm。

在油窑或镇窑中以还原气氛烧成,烧成温度为1300℃,内釉一般施纹片釉。

(2)郎窑红配方烧料 1.6%寒水石 0.4%白玻璃 1.2%陈湾67.6%叫珠子 0.4%晶料 0.4%高岭土 0.4%二灰 22.5%铜花 0.4%绿玻璃 3.2%玻璃 0.8%说明:郎窑红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铜红釉之一,简称“郎红”,也有人称“宝石红",塞格尔(8eger)称为“牛血红”相传它是十八世纪当时在景德镇的督窑官郎庭极督遣而成,故称郎红。

呈色极为鲜艳光润,釉面有微裂纹。

工艺操作要点是:按配方称料,湿法球磨,细度为万孔筛余0.3%。

上釉时,釉浆含水率为50%,以捺釉法施于坯胎,釉层厚度为1.5~2.0mm。

烧成时,放置在镇窑位的2~4路,以还原焰烧成,烧成温度为1300℃。

(3)釉里红配方铜花0.42%陈湾74.97%锡晶料 1.67%海浮石1.19%石木0.81%一寒水石0.26%釉灰渣 14.28%花浮石1.21%陀星石 0.40%说明:釉里红是我国传统釉中彩的鼻祖。

它是通过铜化合物配合一定原料磨至极细而画在釉下呈色的。

其装饰产品同其他传统铜红釉产品一样名贵,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接配方称料,涅磨研细。

上釉时,先在坯胎上施一道青白釉,再用釉里红色料装饰花纹,.然后再盖上一层青白釉。

用还原焰饶成,烧成温度为1280℃。

(4) 三阳开泰配方釉灰渣17.90%乌金土 33.59%瑶里釉果 33.34%祁门 17.90%说明:“三阳开泰源于<易经>,本是描写时令节候的征兆。

古代瓷工为了表达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借意创造了具名为“三阳开泰"的花釉装饰手法。

即在纯黑的釉面上衬托出三块绚丽的红色,色彩丰富,红黑协调融洽,产生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气氛。

工艺要点是:所用的黑釉和红釉分别调合含水率为50%的釉浆,在瓶的中部用毛笔涂三块互相对称、同样大小的红釉,其余部位均涂乌金釉。

可在油窑或镇窑中烧成,用还原气氛,温度为1300~?。

(5) 珐花三彩釉配方珐白:烧石英 50%硝酸钾 50%珐黄:硝酸钾48.28%烧石英 41.38%赭石 10.34%珐绿:硝酸钾 50.77%烧石英43.17%氧化铜 6.06%珐紫:硝酸钾47.62%烧石英 47.62%氧化锰 4.76%说明:珐花三彩是我国传统名贵低温色釉之一。

它是用多种不同颜色的釉料,填涂组合的综合艺术釉。

用这种艺术釉所装饰的瓷器,线条刚劲挺拔,颜色鲜明,色调对比强烈。

珐花釉是仿佛教中壁画的技法,由玻璃陶器演进到瓷器上的,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

工艺要点是:称量准确,湿式球磨,细度万孔筛余在2.5%。

分别按配方调合含水率为27~30%的釉浆。

用粘土泥浆先在坯胎上面牵制一定的纹样,使之成凸出感的纹样轮廓,高温素烧。

在素烧瓷胎上,在轮廓花纹处填珐紫、珐白和珐黄釉,无花纹部位平涂珐绿;或者相反,在花纹处填珐黄、珐白、珐绿,无花纹部位平涂珐紫。

各种釉层要均匀厚薄一致,釉厚约0.4mm氧化焰烧成,烧成温度为1200~1220℃。

(6) 天青釉配方此配方分二大部分:珠明料配比和色釉配方,珠明料配比为:石英 24.70%氧化铜0.98%碳酸钡 0.10%氧化锰 29.65%氧化镁0.10%石灰石 0.30%氧化铝 34.58%碳酸钠0.20%四氧化三铁2.47%四氧化三钴6.92%色釉配方为:白云石 2.21%氧化钻 0.06%珠明料 0.33%长石釉 97.40%说明:此青釉是仿景德镇传统天青釉的效果,属于一种素色釉。

工艺要点是:珠明料配制,必须按配方称料,湿磨l00h,在1000~1100℃范围煅烧,然后研细,再湿磨l00h,烘干待用。

配制色釉时,也应严格按量称料,先将白云石、氧化钴和珠明料研细,再与长石釉进行配兑,施釉可用各种方法进行,釉层厚度以1~1.5mm为宜,烧成温度以1320~1 350℃为宜,不受焰性限制。

(7)果绿釉配方色剂配比为:重铬酸钾 21.13%氧化钙8.45%氧化硅 42.25%氟化钙14.09%碳酸钙14.080%色釉配方为:色剂 16.67%石灰釉 83.33%说明:此釉呈色深浓,类似苹果绿色。

它是用重铬酸钾经与硅酸钙化合,并以氟作乳化剂而显色的。

工艺要点是:在制备色剂时,应按配方称取各料,除氯化钙以外,先将其他组分混合磨细,再加氯化钙迅速和匀,置于匣钵内,装入窑炉内在1320~1350℃的温度范围煅烧。

烧后粉碎,漂洗至无黄色水为止,再加工研细。

配釉时,应将色剂调稀后过200目筛,石灰釉过细筛,再按配比混合均匀。

上釉一般采用喷、浸、浇釉的方法,釉厚为0.8~1.2mm,无焰性限制,烧成温度为1320~1350℃。

(8)大理石花纹釉配方黑色花纹釉配方:石灰釉(92.59 ) 灰浆20%沩山釉泥80%三氧化二铬 45.05%黑色剂(7.41) 三氧化二铁 41.45%四氧化三钴 13.50%地皮釉配方:石灰釉 90.63%二氧化钛0.13%大王塘泥4.62%塞子岭泥4.62%说明:此釉是利用两种或三种不同颜色的釉浆稍为混合后立即进行施釉而成的。

仿大理石花纹作为装饰,其艺术效果主要取决于施釉技法,要特别注意混釉的搅拌次数和操作轻重,以便使釉面的花纹自然,有浓有淡,有粗有细。

本配方是由地皮釉和黑纹色釉两者配合而成。

为使釉色调和,富丽堂皇、润泽晶莹,必须根据陶瓷色釉的特点进行配制,其工艺操作要点是:黑色剂须经过1250℃左右的煅烧,研磨细。

施釉时,对碗类和杯类制品而言,应先取地皮釉和花纹釉分别调好浓度,其中地皮釉浓度为44~47。

Be,黑色花纹釉浓度为42~45。

Be。

然后,将荡好白釉的坯件采用浸釉的方法上外釉:先将地皮釉搅拌均匀,再将调好的黑色花纹釉一匙一匙地滴入地皮釉内,然后用木棒轻轻地搅动3—4转,视釉出现花纹时,将坯体立即浸入,浸好取出。

对盘类产品而言,外釉上法和上述一样;内釉则必须采取荡釉方法上釉,地皮釉浓度应为42~44。

Be,花纹釉浓度应为40~42。

Be,盘内先施满地皮釉,稍留1/5左右地皮釉在盘内,再滴入花纹釉,并迅速荡动,即形成很自然的花纹釉。

烧成温度为1300~1320~C,焰性不限。

(9)唐三彩配方坯泥配方为:碱土 45%石英 18%长石27%紫木节 10%绿釉配方为:氧化铜 6%长石 3%石英21%红丹 70%黄釉配方为:氧化铁 7%石英 20%红丹 70%长石 3%白釉配方为:石英20%长石4%白铅粉 70%氧化锌 6%说明:仿古“唐三彩’’是以黄、白、绿三色釉组合使用而形成的综合装饰釉。

所塑唐马、骆驼、人物栩栩如生,造型丰满雄伟,色彩绚丽,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

工艺要点是:先进行素烧,素烧温度为1000~1100℃。

釉料加工后,调合成比重为1.4~1.5的釉浆,用涂釉法分别施于素烧胎骨上,釉厚为1.5mm在小型土灶式窑中烧成,烧成温度为850~900℃,氧化气氛。

(10)临汝天青釉配方坯泥配方为:风雪土 55%长石 15%黑毛土 15%石英15%釉料配方为:黄长石 60%灰石头 13%栗树灰 3%方解石14%长石 10%说明:临汝天青釉是一种仿古配方,真正的“汝瓷"其釉色随施釉技巧和烧成工艺的不同,会形成天蓝、豆绿、虾青、葱绿等多种,而以虾青、豆绿二色为多,并有梨纹、蟹爪等釉面特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本配方的工艺要点是:原料要认真拣选、粗碎、球磨研细,要严格按配方称料。

产品大多采用注浆成型,须素烧,素烧温度为800~900℃。

泥浆含水率在32~38%,泥料含水率为24~25%,色釉浆细度为万孔筛余0.1左右,比重为1.4,用浸釉法施于素烧胎上。

厚1.5~2mm。

用还原焰烧成,烧成温度为1260~1280℃。

(l1)钧釉配方坯泥配方为:大口坡土 45%罗王土 40%东坡土 15%釉料配方为:石英1 3%滑石3%氧化铜 0.3%二氧化锡1.7%长石10%铜矿石4%汝岳5 3%方解石 16%说明:钧釉色彩丰富,以“窑变”分色命名。

呈色上红下蓝,釉面有细小裂纹,并有隐约可见的珍珠点者,称为玫瑰紫;釉面红蓝交错、似茄子皮色彩之产品,称为茄皮紫,呈色略冷蓝,产品局部有红似海棠花瓣的色调,并伴有细纹的产品称为海棠红,等等。

烧成温度应控制在1280~1310℃,还原焰烧成。

(12)哥窑釉配方坯料配方为:木岱口紫金土70%新岭耐火土15%大窑瓷土1 5%釉料配方为:岭根瓷土54.15%木岱口紫金土 1.88%糠灰 20.07%石灰石2.95%八都氟石1.95%说明:传统的哥窑釉有纹片和紫口铁足为其特征,釉层饱满丰厚,色如碧波,古雅庄重,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釉面纹片,主要是由于釉的热膨胀系数大干坯体,在张应力的作用下,使制品釉面产生裂纹。

又因釉厚、釉浆细度、烧成温度等工艺上的差异,而导致形态深浅,纹理大小不一样。

紫口铁足,指的是制品的口部和底脚无釉之足部,因泥料中含有4%左右的氧化铁,在烧成后期经二次氧化作用而呈现淡紫和浅黑色。

在生产中,各种原料必须分别粉碎、漂洗、干燥,按配方称料。

湿法球磨,细度为万孔筛余0.1~0.2%,泥浆细度万孔筛余1%左右,调配釉浆时,应根据产品种类和造型分别采用喷釉或浸喷相结合的方法,施釉浆于已荡好内釉的素坯外面,釉层厚度以1~1.2mm为宜。

用还原焰烧成,烧成温度为1260℃。

(13)粉青釉配方坯料配方为:木岱石层瓷土41.67%东山思瓷土20.83%坞头瓷土20.83%宝溪紫金土16.67%其坯式为:0.039CaO0.033MgO 0.944A12O3 4.779SiO20.01 7Na2O 0.056Fe2O3 0.014TiO20.18 7K2O釉料配方为:大窑瓷土 26.3%石灰石 18.7%糠灰 21.1%岭根瓷土24.9%高阶头紫金土8.9%其釉式为:0.7924 CaO0.062 Na2O 0.5 73 A12O3 4.384Si020.144K2O 0.025 Fe2O30.056MgO说明:粉青是龙泉弟窑的著名色釉,呈色青翠,光泽柔和,绚丽静穆,色调鲜艳。

生产工艺上,应特别注意温度,釉层厚度对色调的影响。

坯料化学组成中的铁含量要控制在2~2.5%之间,釉料化学组成中的氧化铁含量要严格控制在1-2%之间,氧化钙在11~14之间,硅、铝的分子数比值应在7.4~8.3之间,釉层厚度为0..8~1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