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1次月考检测八年级物理试卷出卷人: 审核人:说明: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全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共100分,考试时问8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3.本卷分"问卷"和"答卷",本试卷选择题部分必须填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非选择题部分的试题,学生在解答时必须将答案写在"答卷"上指定的位置(方框)内,写在其他地方答案无效,"问卷"上不可以用来答题;4.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5.考生解答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如用铅笔作答的试题一律以零分计算;6.选择題要求用规定型号铅笔填涂,涉及作图的题目,用题目中规定型号的铅笔作图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1.小张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某初中生的身高为17dm B.学生书桌高约200cmC.眨眼一次所用时间接近1s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2.某种昆虫的翅膀在1分钟振动600次,其频率是( )A. 600HzB. 60HzC. 6 HzD.10Hz3.为了测量学校课室的课桌有多高,应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准确( )A.量程15cm,分度值0.5mmB. 量程2m,分度值1mmC.量程3m,分度值1dmD. 量程30cm,分度值1mm4.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 、A.垂直起飞B.垂直降落C.定速巡航(匀速行驶)D.空中悬停5.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B.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的小红为参照物C.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D.小明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6.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7.如图是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作直线运动的s﹣t图象,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在0﹣2s内做变速运动B.物体在2﹣4s内运动速度是5m/s,合18km/hC.物体在0﹣2s内和后4﹣6s的平均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2.5m/s8.为了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C.改变薄望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9.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
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能说出暗语也不能把门打开,这种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A.响度B.音色C.音调D.声速10.下列四个选项中有三个的物理意义相同,不同的一项是( )A.物体的运动速度B.物体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C.物体在单位时间的路程D.物体的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11.已知频率小于20Hz(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频率大于20000Hz(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到20000Hz。
超声波的频率结合下表提供的数据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蝙蝠对3000Hz的超声波反应最强B.大象不能听到超声波C.狗的听觉范围比人广D.人听到的声音,猫不一定听得到,猫听到的声音人不一定听得到12.如图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图中秒表显示的是时、分、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要使斜面保持一个很小的坡度,是为了让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车在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1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vC.测量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时,可让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下滑D.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9m/s第二部分(主观题共64分)二、填空作图题(每空1分,共28分;)13.(1)广州中考对测量的要求是:只要求对长度进行估读.如图,测量铅笔长度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图中铅笔的长度:______ mm,测量物体A长度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_m。
(2)如图乙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
1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小球分别从A点开始沿直线运动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甲:乙:(1)小球甲乙通过AE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则,小球甲在A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小球乙在A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小球乙在做___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__________ 。
(3)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
(4)小球乙在_________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5)如图中三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大致反映出小球乙运动的是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A.B.C.15.吉他上的同一根弦绷得越紧,发声的音调越高;则拨动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相比,振幅_____更大;振动频率_______更高(均选填"一定"或"可能""一定不")16.如图所示的三个物体发声在相同时间内的波形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1)对A、C音调相同,响度较大的是_____波形图(2)对A、B响度相同,音调较高的是_____波形图(3) 用最恰当的物理语言来表述甲乙昆虫所发出声音的差异。
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甲昆虫的翅2秒钟振动800次,乙昆虫的翅3秒钟振动900次,则可以确定甲昆虫发出的声音的______比较____。
17.暑假我们预习时,知道我国的超级工程—一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2008年5月1日大桥正式通车,该桥全长36km,某车刚行驶到桥面时,车内显示速度的表盘示数如图。
填写下列空格:(1)该车表的量程是_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____;此时的运动速度是,(2)该车辆匀速通过整个大桥大约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__min.18.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将错误的步骤改正为: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修改后的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19.飞机向正北方向飞去,机翼随着向北方运动,以机翼为参照物,飞机窗户是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机翼上下两侧的相对于地面不动的空气,如果我们选择机翼作为参照物,来描述上下两侧的空气的运动情况,则空气相对于机翼是向________("北"或"南")方运动.机翼随飞机移动后,机翼上侧的空气相对于机翼比下侧的"走过机翼"的路程更长,时间________(选"相同"或"不同"),因此,紧贴机翼________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更快.三、解析题:要求写出计算分析过程(20题7分,21题7分)20.用同一辆小车装载不同质量的物体后,从如图斜面所示位置静止释放,直到撞上金属片,测此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1)第一次实验小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在图中画出需要测量的运动距离。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归纳本实验小车的平均速度与质量是否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分析推理得有理有据.表是某些介质的中的声速v:(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的因素与依据:声速大小可能温度跟有关,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速大小可能跟_________有关,依据是声音在水、冰、软木、铁等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2)设海水温度为25℃。
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求出海水的深度。
(3)利用超声波的反射______(选"能"或"不能")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22题6分,23题7分,24题9分,共22分)22.在探究声音的特性时,进行如下实验:(1)如图所示,拨动两条张紧的橡皮筋,先拨动细橡皮筋,再拨动粗橡皮筋,观察先后两次发声时橡皮筋振动快慢及声音的特点,记录如下表:若实验目的是研究音调与振动快慢是否有关,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若实验目的是研究音调与振动快慢有何关系,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用尺子来探究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保持人耳到钢尺的距离不变,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如图所示是在一条细绳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做成的摆,小明用电子表测出了这个摆的周期(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后,想探究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什么关。
他猜想可能与小铁块的质量有关,还可能与细绳的长短有关。
于是他通过改变小铁块的质量和细绳的长度测出摆动3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得出下表的实验数据:(1)若直接测出摆动一个来回的时间,与测30个来回的时间计算周期相比,测得的周期误差较_______(填"大"或"小")(2)在第_______次实验中,小明控制了_____不变,改变了_______来探究摆的周期与细绳长度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常用的控制变量法.(3)通过比较第2、4次实验的两组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