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艺术概论第四章 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与类型Ⅰ

环境艺术概论第四章 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与类型Ⅰ


2.装点环境硬质景观 分为雕塑小品和园艺小品两类。 现代雕塑作品种类、材质、题材都十分广泛,已经逐渐成为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艺小品即绿化中的假山置石、景墙、花架、花盆等。这类景观是以装饰需要为主而 设置的,都具有美化环境、赏心悦目的特点,体现了硬质景观的美化功能。
(二)软质景观 1.植被设计 植被在景观设计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 一。 植被的功能总结为四大方面:建筑功能、 工程功能、控制气候和美学功能。
(1)植物配置原则 ①适地适树原则 ②多样性原则 ③生态型原则 ④艺术性原则 ⑤功能性原则,既考虑生态效益,也要兼 顾组织空间、卫生防护的功能。 ⑥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更多的考虑人与 自然的接触和交流。 (2)植物种植形式 植物种植形式分为规则式种植和自然式种 植。 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 、丛植、群植、散植等。
公共空间具有开放、公开特性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
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的主体是公共艺术品的创作和陈设。
(二)公共空间艺术的特性
1.艺术形式上的开放性 作品适应时代、空间和人的需求。
17000个可乐瓶创造公共艺术装置
2.艺术表现上的通俗性
日本东京银座商业核心区城市设计
匈牙利布达佩斯被评为世界优秀城市风貌
城市设计具有艺术创作的属性,以视觉秩序为媒介,容纳历史积淀, 铺垫地区文化、表现时代精神,并结合人的感知经验建立起具有整体结构特 征,易于识别的城市意象和氛围。城市设计侧重城市中各种关系的组合,建 筑、交通、开放空间、绿化体系、文物保护等城市子系统交叉综合,连结渗 透,是一种整合状态的系统设计。
(二)景观设计的特点 景观设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开放性、大众性、独特
性、综合性、延续性。
二、景观环境艺术设计要素
在景观设计中景观的具体要素有山、水 、植物、建筑等,可分为硬质的人造景观 ,如铺地、栏杆、建筑和软质的自然景观 ,如树木、水体、天空、细雨等。
在设计过程中对景观因素的考虑,通常 分为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 (一)硬质景观 1.通行性硬质景观

天然环境即天然景 观在地理和视觉景 象上直接或间接的
影响。 人造环境即地点的 合适,与现有观景
廊的关系。
天然环境:在功能 上与天然环境的配 合,与当地天然景
观的配合。 人造环境:适合配 合街道环境和功能 ,方便行人的环境 ,提升人本比例和 素质、空间感。
(二)和环境艺术相关的城市设计内容
1.公共空间
是供人们休息、避雨的公共设施,一般 分布在人流较为集中的场所,是所在区域的 标志。亭是点状分布,是视觉焦点也是行走 的目标,廊呈线性分布,是联系空间的纽带 。 (3)解说设施
例解说牌、导向牌、标志牌为游客提供 解说服务的公共设施。 (4)室外公共服务设施
例垃圾桶、饮水台、公共厕所、照明设 备等、候车亭等设施。
西班牙塞利维亚市建成一个能够吸引游客和 当地居民的充满活力的公共广场。
广州城市设计
二、城市设计的发展
例:明清北京城以位于中轴线的 宫殿建筑群为中心,与其西侧以“三 海”(北海、中海、南海)为主的水 面、绿地相结合,创造出帝王都城既 严谨雄伟又生动丰富的空间环境,是 城市设计的杰作。
在中国古代城市中,诸如建筑、街 道、广场、影壁、牌坊、寺塔、亭台 等,在空间布局、视线对景、体型比 例等方面都经过精心的设计,构成各 具特色的城市空间环境。
法国卢浮宫
第二节 景观环境艺术设计
一、景观环境艺术的内涵
(一)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设计基于园林设计又不同于一般的绿化园林范畴,它是指在较大范围内,
在特定区域内,将建筑、雕塑、绿化、公共设施等诸要素综合进行置景、造物、布 形。
景观设计其意义在于园林从一个狭窄的私家空间发展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公众空 间的自然改变。
(1)街道 环境设计中的街道指的是在城市范围内
,全路或大部分地段两侧建有各式建筑物、 设有人行道和各种市政公共设施的道路。在 主要街道两旁创造多姿多彩且能应时配合的 环境,是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内容。 (2)城市绿地 城市绿地不仅是绿化视觉,更鼓励园景建筑 与园林种植搭配得宜的休憩用地,以迎合动 态或静态康乐活动的要求。 在休憩用地内,应竖立别具特色的地标景物 ,营造方向感和地方感。
设计概论
-----第四章 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与类型Ⅰ
第一节 环境与城市设计
一、城市设计的含义
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 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 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但 是因为20世纪中叶以后,所谓城市设计再事务上多半是为景观设计和建筑 设计提供指导、参考架构,因而与具体的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有所区别。
通行性硬质景观是创造道路环境,由步 行环境和车辆环境组成,主要包括人行道 、游路、车行道、停车场等行路环境所需 的构筑景观,也包括游乐场、运动场、休 闲广场等活动场所。 (1)大门和入口 (2)桥 (3)地面铺装
2.设施性硬质景观 (1)休憩座椅
座椅是人们在室外活动的依托,一般座 椅的高度以40-50厘米为宜,深度以30-45 厘米为宜,长度则依需要而定。 (2)凉亭廊架
三、城市设计的目标
现代城市设计的目标是为人们创造舒适、方便、卫容
(一)城市设计要素
宏观层面
中观层面
微观层面
天然环境
人造环境
天然环境即天然景 观。
人造环境即城市环 境,加强城市特色 及创造高素质环境 以促进城市景致, 地标的适合性及所 产生的的视觉影响
上海柏悦酒店门口高孝午雕 塑作品——标准时代
香港迪士尼乐园中公共艺术设施
谢谢观看
瑞士施华洛世奇总部 园林中富有艺术性的 植物造景
2.水景设计 水体在景观中的作用很重要,它能够增添 宁静的气氛,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水 景常被用作构景中心,但它们也可以用来 划分区域。 水景设计是景观设计的难点,也经常是点 睛之笔。
第三节 公共设施的艺术设计
一、景观环境艺术的内涵
(一)公共空间的艺术概念
指以大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心理
为艺术创作的基本出发点,进行
作品的创作。
3.设计上的综合性
要综合考虑功能性、人文题材、
环保观念、材料选择,以及对
公众的心里情感影响等要素。
二、公共空间艺术的分类、特征与功能
(一)公共空间艺术的分类
1.实用性公共空间艺术
(1)为确保人们的公共空间行为安全而设置的设施。(天桥、无障碍设施、人行 道、护栏等)
国外老街区的保护形成新景区 城市街道与绿地广场的设计
2.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城市的重要地标,影响地方
性以至中型规模的整体城市设计。这些尚 存的文化遗产应予以保护,并通过有效的 设计创造一个适当的四周环境。 (1)改作新用途; (2)保护历史文物的环境; (3)协调新建构筑为尽量减轻毗邻新建筑 物对历史文物的负面影响。 (4)保存地方特色; (5)重建历史文化。
(2)起引导、指示以及方位确定作用的标志性设施。(指示牌、路标、公交站牌 、展示橱窗等)
(3)为人们公共空间行为方便而设立的便利性设施。(地铁出入口、公厕、售票 厅等。)
2.装点性的公共空间艺术 装点性公共艺术,即配合特种环境而进行的设计,诠释和强化环境特征,营造生动活泼
的空间。
(1)主题性的装点性公共空间艺术品。 (2)表现人文科技的装点性公共空间作品。 (3)景观园地中装点性公共空间艺术作品。(景观园地主要指城市公园) 3.依附于人文背景而存在的公共空间艺术 4.依附于自然景观而存在的公共空间艺术
场地设计和户外空间设计,是景观设计的基础和核心。 景观设计的概念已经扩展到了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社会机构和企业园林景观 、国家公园和国家森林、景观规划与矿山迹地恢复、自然景观重建,滨水区、乡村 庄园、花园、休闲地等,甚至渗入到了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社区规划、道路规划 、建筑物和构筑物室外环境设计等领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