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9月补考《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参考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9月补考《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参考答案

D.隔盐灸
正确答案:B满分:1分
13.被称为“太仓”的脏器是指
A.脾
B.胃
C.小肠
D.大肠
正确答案:B满分:1分
14.位于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的腧穴是
A.大陵
B.神门
C.太渊
D.通里
正确答案:B满分:1分
15.下列各项,属于相克关系的是
A.木和土
B.木和火
C.火和土
D.土和金
正确答案:A满分:1分
3.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答: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耗气伤津;火易生风动血;火易致肿疡
4.什么是补法?其护理要点包括哪些内容?
答:治疗学术语。系八法之一。又称补益、补养、补虚。指用补益药物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不足,改善衰弱状态,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护理要点:①若属实证,邪气有余,而正气不虚者,不可妄用补法。②虚实夹杂的病证,若只用补法扶正则不利除邪,若单用祛邪法则易伤正,在治疗上往往采用补法与祛邪法配合使用。
一源三岐
2.能够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的剂型为。
汤剂
3.舌诊主要观察和两个方面的变化。
舌质
舌苔
4.肝与脾生理上的关系,主要在于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在等方面的密切联系。
肝脾
消化
5.小肠的生理功能是和。
主受盛化物
主泌别清浊
6.风性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和的特性。
病变游移
行无定处
7.痰饮的形成与肺、脾、、及、三焦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D.发热喜凉
正确答案:A满分:1分
7.阳虚与气虚的主要区别为
A.小便是否清长
B.有无少气懒言
C.有无神疲乏力
D.寒象是否明显
正确答案:D满分:1分
8.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的腧穴是
A.水沟
B.牵正
C.颧髎
D.迎香
正确答案:D满分:1分
9.具有和中、缓急、解痉、补益等作用的是
A.辛味食物
B.甘味食物
正确答案:B满分:1分
18.推法的应用范围是
A.头面部
B.腰背部
C.四肢部
D.以上各部
正确答案:D满分:1分
19.下列哪项不是内伤七情的致病特点
A.直接伤及内脏
B.影响脏腑气机
C.容易损伤脾胃
D.影响病情
正确答案:C满分:1分
20.根据体质的不同,来确定治疗、护理的原则的是
A.因时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隔蒜灸适用于瘰疠、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症的治疗。
隔盐灸适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淋病、中风脱证等。
2.何谓晕针?试述其现象、处理及预防。
答:(1)现象:轻度晕针,表现为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呕吐;重度晕针,表现为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脉象细弱甚则神志昏迷,唇甲青紫血压下降(2)处理:立即停止针刺,起出全部留针,扶持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3)预防:初次接受针治者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正确选取舒适的体位ie,尽量采用卧位。对劳累、饥饿、大渴时应嘱其休息,进食、饮水后再针刺。
3.六淫
答:是对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4.祛邪
答:就是运用某些治疗及护理手段,驱除邪气,以达到恢复正气的目的,适用于以邪实为主的患者。
5.得气
答:进针后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感应的手法。现代称为“针感”。
四、主观填空题(共9道试题,共20分。)
1.奇经八脉中的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故称为“”。


膀胱
8.外感病因,主要包括和,是引起的致病因素。
六淫
疠气
外感疾病
9.肝风内动证可分为、、、四个证型。
肝阳化风
热极生风
阴虚动风
血虚生风
D.因病制宜
正确答案:C满分:1分
以下题目顺序不同注意
二、简答题(共5道试题,共40分。)
1.何谓间接灸?常用的间接灸有哪些?分别适用于哪些病证?
答:间接灸:是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
常用的间接灸有隔姜灸、隔蒜灸和隔盐灸。
隔姜灸适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腹泻以及风寒痹痛。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9月补考《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
1.以下不适宜用药物贴敷疗法治疗的是
A.哮喘
B.面瘫
C.风湿
D.晕厥
正确答案:D满分:1分
2.下列以活动标志取穴的是
A.太白
B.下关
C.印堂
D.神庭
正确答案:B满分:1分
3.下列哪项不是风邪的致病特点
A.善行而数变
B.耗气伤津
C.易袭阳位
D.为百病之长
正确答案:B满分:1分
4.命门穴位于
A.第一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B.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C.第三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D.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正确答案:B满分:1分
5.治疗心脏及神志疾患宜首选
A.少冲
B.神门
C.阴郄
D.少海
正确答案:B满分:1分
6.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热证的临床表现
A.面色苍白
B.口渴欲饮
பைடு நூலகம்C.痰涕黄稠
C.酸味食物
D.苦味食物
正确答案:B满分:1分
10.肺病最常见的症状是
A.咳嗽气喘
B.少气懒言
C.鼻塞流涕
D.喉痒咽痛
正确答案:A满分:1分
11.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是
A.辛味食物
B.咸味食物
C.酸味食物
D.苦味食物
正确答案:C满分:1分
12.治疗肺痨及初起之肿疡的是
A.隔姜灸
B.隔蒜灸
C.隔附子饼灸
5.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答: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交合感应、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
三、名词解释(共5道试题,共20分。)
1.方剂
答:方剂是在辩证立法的基础上,遵循组方原则,选择若干味药物通过配伍而组成的,一般由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四个部分组成
2.四气
答:四气又称四性,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四气反应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
16.下列哪项是风邪的致病特点
A.常兼见有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症状
B.常可见口燥咽干,口渴喜饮,皮肤干涩,等症
C.侵袭人体,常可扰动心神,而致心烦不宁
D.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及肌表等部位
正确答案:D满分:1分
17.劳神过度最容易损伤下列哪些脏腑
A.心肝
B.心脾
C.心肺
D.心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