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道路与市政工程第一讲城市道路网规划PPT课件

城市道路与市政工程第一讲城市道路网规划PPT课件


其值越小,则两点间的交通距离越近。
大中城市道路网密度指标表
表4—3
道路网
密 >200
≤200
中等城市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0.4~0.5 0.8~1.2 1.2~1.4 3~4 0.3~0.4 0.8~1.2 1.2~1.4 3~4
城市道路与市政工程
第一讲城市道路 网规划
目录
• 概述 • 城市道路的分类与技术标准 • 城市道路总宽度 •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技术指标 • 城市道路系统布局规划
城市快速路
杭州德胜快速(80km/h)
设中央分隔带 严格控制进出口 与其它道路相交采用立交 常采用高架形式
城市主干路
设计车速:40~60km/h 行车道:4条以上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
西安老城区道路网
放射环式路网
适用于大城市、特大城市
各分区与市中心的联系紧 密
市中心交通压力大
巴黎市路网
莫斯科路网
自由式路网
适用于山丘城市
结合地形,与自然融合
秩序差,易形成畸形交 叉
方格—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平面规划图
横断面图
竖向规划图
概述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规定一般以 8%~15%较为适宜。对于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宜 为15%~20%。
城市人口人均道路占有率宜为7~15平方米/人。
其中,道路面积宜为6~13.5平方米/人, 广场面积宜为0 .2~0.5平方米/人, 公共停车场面积宜为0.8~1平方米/人。
1.0~1.2 1.2~1.4 3~4
小城市道路网密度指标表 表4—4
城市人口(万人) 干路
道路网密度 (km/km2)
>5 1~5
3~4 4~5
<1
5~6
支路 3~5 4~6 6~8
道路面积密度是城市各类、各级道路占地面积与城市用地 总面积之比值。
其中道路用地总面积包括:交通广场、停车场及其它道路 交通设施用地。
城市道路网的形成是城市的历史、地理及城市本身的性质、 规模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城市道路网的基本形式分为:方格网式、放射环式、自 由式、混合型等。
在特大、大城市中路网常常是根据实际情况由两种或两种 以上几种简单路网型式组合而成。
方格网式(棋盘式)路网
适用于地势平坦的中小城市 划分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 交叉口多,对角线交通不便
北京市顺义区李遂镇主干路
交通性次干道:常为混合性交通干道和客运交通次干道 生活性次干道:包括商业服务性街道和步行街等
城市次干路
设计车速:20~50km/h 交通性次干路(混行交
通) 生活性次干路:商业街。
支路
设计车速:20~40km/h 混行交通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除快速路外,各类道 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 为Ⅰ、Ⅱ、Ⅲ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