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4)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妄自菲薄是条毒蛇,啮.(niè)噬着我们的心灵,吮.(shǔn)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
B.有些品种,肉的内壁有褐.(hè)色层,果脐.(jī)处即接近果蒂处,色更浓而质硬。
C.夜宿溪头,树香沁.(qìn)鼻,枕着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籁都歇的岑.(qīn)寂,仙人一样睡去。
D.他蜷.(juǎn)缩在绳绑里,一阵惊惶和痛苦的抽搐.(chù)散布到他脸上每一根筋络。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秋风忽至,一场早霜后,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播撒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B.文化传统的变化是缓慢而渐近的,不会一蹴而就,既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时期也如此。
C.脚下那条熟悉的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像夜空里九曲的星河,给人无尽的暇想。
D.“智慧地球”的概念风糜世界,人们希望借此确立竞争优势,抢占未来发展的致高点。
3.【2017年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
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的作品。
它们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4.【2016年全国Ⅰ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5.【2017年全国Ⅱ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截至12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40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览,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
B.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D.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许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
6.【2018年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7.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B.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C.过了三个月,我又像太阳从乌云里出来那样喜气洋洋啦。
D.我觉得,松针或海绵似的柔草铺就的葱郁的地毯,比豪华奢侈的波斯小地毯更受欢迎。
8.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举匏尊以相属。
(苏轼《赤壁赋》)(2)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____________________。
(张溥《五人墓碑记》)(3)________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不齿。
(韩愈《师说》)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9~10题。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
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
据调查,目前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85.8%,18岁以下的占2.4%。
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但是,互联网络毕竟代表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我们没有理由因噎废食,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以使青少年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9.下列观点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互联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所以让人难以捉摸,真是一件令人又爱又恨的事。
B.“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所占比例不是很大,只有2.4%。
C.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应该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D.对于互联网,我们没有理由因噎废食,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以使青少年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10.下列对互联网的认识,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B.目前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85.8%,18岁以下的占2.4%。
C.互联网络毕竟不能代表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
D.学校、教师、家长应共同关注互联网问题。
参考答案1.解析:选A。
B.项:果脐(qí);C.项:岑(cén)寂;D.项:蜷(quán)缩。
2.解析:选A。
B.项:即使;C.项:遐想;D.项:风靡。
3.解析:选A。
①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励精求治:形容一个国家的皇帝或者领导者振奋精神,竭尽全力去治理好国家。
同时还可以用来形容领导者的精神品质或实际行动。
第一个横线处,绣娘不是作为领导者去治理国家,而是有追求做出更好作品的工匠精神。
故“精益求精”更恰当。
②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令人感到很新鲜。
刮目相看:去掉旧的看法,改用新的眼光看待。
第二个横线处,语段中并未涉及对绣娘的旧看法,而是说绣娘创作出的作品让人感到很新鲜。
故“耳目一新”更恰当。
③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收:接受;胜:尽。
数不胜数: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第三个横线处,此处想表达绣娘的作品精美,而不是数量多。
故“美不胜收”更恰当。
4.解析:选C。
①举重若轻: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
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用于人作主语的情况。
此句想表达史书的包含的内容广博。
成语与句子意思不相符。
句子成语使用不正确。
②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此处指小说展现出了多变的社会生活。
成语与句子意思相符。
句子成语使用正确。
③改换门庭:指改变出身门第提高社会地位,或指投靠新的主人或势力,以图维持发展。
此句想表达“他”改换自己的研究方向。
成语与句子意思不相符。
句子成语使用不正确。
④并行不悖:指同时进行而相互不违背。
此句想表达《封神演义》和《聊斋志异》是可以相提并论的。
成语与句子意思不相符。
句子成语使用不正确。
⑤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此处指“他”的教导非常难得。
成语与句子意思相符。
句子成语使用正确。
⑥奉为圭臬:尊崇信奉某些人、某些事物或言论,并且作为必须遵守的准则。
此处指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人看作标杆。
成语与句子意思相符。
句子成语使用正确。
5.解析:选C。
A.项:搭配不当,主语“我院”和宾语“一年”搭配不当。
应在“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前添加“这一年”。
B.项:成分残缺,“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缺少主语。
应把“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改为“近年来教育部门的大力扶持”或删去“使得”。
D.项:搭配不当,“录取”和“名额”搭配不当。
应改为“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同学”。
6.解析:选B。
③句中“但”一词表示对上文的转折,表示新的观点,故③应填入第一个横线处。
⑥句承接上句,表明发生的具体改变是什么,故⑥应填入第二个横线处。
⑤句开始具体阐明变化的表现,“在……”表示大背景,故⑤应填入第三个横线处。
④是具体阐明变化的表现,并有主语“人们”,故④应填入第④个横线处。
②进一步说明人们的变化,与④共主语,故②应填入第⑤个横线处。
①“反而”与前句中“不再”构成关联,是对分享经济的说明,故①应填入第六个横线处。
本题应依次填入③⑥⑤④②①,与B项相符。
7.解析:选A。
A项:借代;BCD项:比喻。
8.解析:(1)驾一叶之扁舟(2)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3)舞榭歌台(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9.解析:选D。
A项,文中无此意,另外,没有因果关系。
B项,是18岁以下占2.4%。
C项,是已经成为。
10.解析:选C。
根据原文“互联网络毕竟代表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