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年到1996年,这个阶段以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为主,也就是第一代模拟电视监控系统。
其传输媒介为视频线。
由控制主机进行模拟处理。
那时候主要应用于银行、政府机关等高档场所。
是一个起起步阶段第二阶段,九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末,以基于电脑插卡式的视频监控系统为主,这个阶段也被业内人士称为半数字时代。
其传输媒介依然是视频线缆。
由多媒体控制主机或硬盘录像主机(DVR)进行数字处理和存贮。
这个阶段的应用也多限于对安全程度要求较高的场所。
这就是初步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九十年代末至今,以嵌入式技术为依托,以网络、通信技术为平台,以智能图像分析为特色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为主,自此,网络视频监控的发展也进入了数字时代。
网络视频监控的应用不再局限于安全防护,逐渐也被用于远程办公、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领域。
高速发展阶段是从2005 年至现在视频监控的发展经历了:模拟视频监控、半数字监控、IP数字监控三个阶段.数字化,网络化是视频监控的数字化也是监控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全模拟的监控方案:模拟摄像机+磁带机已被淘汰这个方案的前端采集与后端显示和传输线路都使用模似信号,所以又称为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
需要专门铺设线路并且成本高,在长距离传输时视频损耗大,严重影响了后端的显示的效果。
也没有完整的针对大量前端的有效管理机制,所有模似信号需要中央视频切换矩阵控制,所以系统容量有限。
它采用模似信号存储容量很大,调看录像非常不方便。
半数字化的监控方案:模拟摄像机+DVR 或模拟摄像机+DVS+NVR 这个方案前端和传输采用模似信号,存储则采用数字方式,一般为DVR。
前端:早期采用MPEG2,MPEG4压缩方式,效果不是很好,现在有的部分H。
264方案。
线路也需要专门铺设,成本高并且在较长距离传输时候视频损耗大也影响后端的显示的效果。
集成能力:没有完整的针对大量前端的有效管理机制,所有模似信号需要中央服务器的视频卡处理 (一般单台仅支持16路),系统容量有限。
存储与回放:事后查阅,需要到专门服务器上进行。
全数字化的监控方案:分散的IP Camera模式该方案的前端和传输都采用数字信号,且传输基于IP网络进行。
前端:直接采用一体机,内置LINUX微型服务器,直接接入IP网络。
由于常用的一体机,其没有集成式的管理,在接入ADSL时,受限于中国的网络固定公网IP很少, IP不固定,需要再依赖于DDNS等第三方服务。
并且需要用户的NAT额外设置,使用不方便。
这个方案适合于简单的单个消费型的家庭用户。
存储与回放:由于一体机前端一般只能接入SD/CF卡等,其容量一般为4G,只能存储最近几小时的视频数据,无法形成真正的录像调阅机制。
全数字化的监控方案: LiveCamera视频监控平台,基于互联网,统一平台,统一管理该方案的前端,传输,显示都使用数字信号,且于IP网络传输。
传输:信号基于IP网络传输,因此适合长距离传输。
由于现在的建筑等一般已经安装了的IP网络,因此布线成本低。
在没有网络的地方,可以使用电话线 ADSL 方式接入。
前端:一般采用H264压缩后,转为IP数据包传输。
而在视频输入端,支持一体机或是标准的模似信号输入。
显示端:一般PC即可,只要能接入前端网络即可。
一般使用集中存储或是区域集中式存储,这样存储不易失,也不受前端的限制。
我国的安防企业,大多起步较晚,受品牌、资金、技术、销售渠道以及和欧美安防标准的制约,难以实现突破式发展。
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规范的环境,而国内安防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市场规范化。
现在的国内安防行业,鱼龙混杂,抄袭成风,创新匮乏,价格战此起彼伏……这种现状无法使安防企业实现一个强有力的拳头,不利于整个安防行业的长远发展。
单靠价格优势难以形成气候,论单打独斗实力差距较大,如果国内安防企业不能尽快规范市场环境,未来的发展恐怕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在后危机时代要改变这种现状,不仅仅需要企业自身的超越创新,更需要整个安防行业的完善和发展,甚至是整个社会对技术、品牌和创新能力认知的改观。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机遇平安城市建设。
自2005 年10 月,公安部对全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工程(即"3111"试点工程)进行了部署,确定了22 个城市为部级试点城市,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确定了400 多个"3111"工程试点县、市、区,要求2010 年前在全国大中城市完成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的目标。
近五年来,中国各大城市投入了巨额资金全面开展城市报警监控网络建设。
据公安部科技局的估计,一个中型城市的平安城市建设投入将达几百亿,其中视频监控系统所占比例为28%。
目前我国共有2,300 多个地级市城市和县城,随着"平安城市建设"逐步向地级市、县、镇深入,其将蕴藏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各强制性标准的陆续出台:2006 年3 月1 日,国务院颁布的《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实施,要求全国歌舞娱乐场所安装视频监控设施。
2007 年9 月,上海市强制性地方标准《重点单位重要部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第8 部分:旅馆、商务办公楼》实施,要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商务写字楼、旅馆酒店在500 平方米(含)以上的,须在2009 年以前按照标准建设好安防视频监控系统。
2008 年10 月1 日,上海市地方标准《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第9 部分:零售商业》将实施,要求24 小时便利店、超市、购物中心、百货店、车辆加油站等安装视频监控系统,而上海仅24 小时便利店就有4,000 余家。
还有就是人们安全意识的提升。
金融、教育、煤矿等各类用户安防意识增强带动视频监控消费。
各金融机构加大对安防视频监控的投入。
据《安全&自动化》估算,仅以现有银行网点全部改造估计的DVR 市场规模为36 亿元,摄像机市场为7.5 亿元;从2008 年开始,各大银行将实施总行对各营业网点的远程视频监管,这将在全国范围带来新一轮的安防视频监控市场需求;同时金融安防视频监控系统"五年一换"的改造规律也带来固定的市场需求。
校园安防市场。
《2006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学等各类学校共约70 万所。
根据原信息产业部第55 研究所的研究,依据2006 年我国1867 所高等院校计算的高校安防系统市场规模在74 亿元左右。
煤矿安全监控。
按照国家"三确定"的政策,每吨煤需提15 元作为安全装备投入,全国每年产生300 亿的安全投入,其中视频监控将占一定份额。
治安需要。
治安监控管理现代化推动公安等部门的安防视频监控需求。
科技强警建设。
2005-2007年,公安部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中用于视频监控设备的投入高达200 亿元。
按照规划,继2008 年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验收之后,还将可能确定第三批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
同时根据示范建设需要,公安部和科技部可能会确定一至二个有条件的省,进行"科技强警示范省"试点建设,目前江苏和浙江两省已完成全省范围内开展科技强警建设。
此外,交通部门计划在全国范围推广城市车辆监控系统建设。
据统计,全国现有城市公交营运车辆、长途客运车、货运车近300 万辆,车辆监控设备方面的投入有望超过100 亿元。
管理需要。
各级管理部门和企业日益通过视频监控技术的手段来实现各种有效管理,目前集中表现在交通管理、环保管理和企业管理等应用上。
交通管理。
"十一五"期间,我国要在50 个以上城市建设交通信息服务系统;100 个以上城市建立智能交通公交管理系统;在200 个以上城市建立城市智能交通控制管理系统,预计视频监控将在全国125 亿的城市智能交通产业规模中占有一席之地。
环保管理。
国家环保总局在2005 年明确要求全国50%-60%的工业企业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
以每家企业建设一套简单的在线监控系统约5-10 万元,全国50%-60%的工业企业约400 万家计算,市场规模将达2,000-4,000 亿元。
"十一五"期间,国家计划全社会环保投资预计达到13,750 亿元,约占同期GDP 的1.6%,比"十五"期间增加近6,500 亿元。
另外,水库水源地监控、江河湖海和湿地监控、森林监控等生态监控也将在未来几年内快速发展。
作为主要的新兴市场之一,我国安防视频监控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视频监控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随着视频监控行业的技术升级以功能实现为导向,细分产品潮流化、个性化的特征决定该行业技术改进方向的多样化。
同时,IT 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促进了视频监控行业技术的发展。
总体来说,视频监控行业技术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具体情况如下:数字化安防视频监控产品的数字化进程在上世纪末已经开始,主要表现为模拟磁带录像机被硬盘录像机取代。
目前典型的视频监控系统,仍然大量采用模拟摄像机,其功能、图像分辨率都非常单一,无法满足现代安防监控系统对于图像清晰度、图像质量、安防特色功能的需求。
随着相关视频采集、处理、分析、传输和显示技术的成熟,模拟摄像机将会逐步退出市场而被全数字化的IP 摄像机(又称网络摄像机)取代,IP 摄像机具备更高的图像分辨率和更丰富的安防特色功能,视音频不再采用模拟同轴电缆传输,而是通过各种IP 网络,从而完成了安防产业技术的全数字化进程。
网络化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化意味着系统的结构将由集总式向集散式发展。
集散式系统采用多层分级的结构形式,将使整个网络系统硬件和软件资源以及任务和负载得以共享。
在个网络化的监控系统里,可将前端采集编码、存储、显示、分析、传递、管理等模块分布在网络的各个节点,各种监控信息可以沿网络的分布而传递,任何网络用户可实现实时查看。
监控系统的网络化,使监控信息获取更便捷,安装、管理、维护更灵活方便。
IP 摄像机便是数字化和网络化推动的成果,而网络程度更高的NVR也将随网络化进程而得以应用。
集成化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集成不仅在于用统一平台对不同视频监控系统进行集成和协同防范,实行重要防护对象的"多层级设防",还包括产生图像系统与非图像系统的无缝关联集成,发挥综合管理的效用,扩大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范围,为智能化提供实施基础。
智能化随着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大量建设,监控的范围会越来越广泛。
智能化分析技术的发展将使监控系统的功能从事后追查为主转为以预防为主,有效地提高监控系统本身的功能和效率。
未来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将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适应更为复杂和多变的场景;其次是能识别和分析更多的行为和异常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