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考点串讲生长发育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考点串讲生长发育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考点串讲:生长发育
一、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一)生长发育是一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

(二)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不平衡。

神经系统:先快后慢;
生殖系统:先慢后快;
体格发育:快T慢—快;
淋巴系统:越来越快。

(三)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由上到下、由近到远;
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四)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遗传、环境等。

二、体格生长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1.体重一一反应近期营养的敏感指标;
2.身高一一反应远期营养;
3.头围——反应神经系统、颅骨的发育,及颅内病变;
4.胸围一一与头围的增长相比较,反应生长发育。

5.上臂围
6.皮下脂肪
1.体重
☆生理性体重下降
时间:出生后3〜4日内,至7〜10日体重逐渐恢复至出生时的体重。

正常值:w原有体重的3%〜9%;
原因:由于哺乳量的不足、不显性失水、排尿及排出胎便。

☆体重增长的一般规律
出生后:前3个月每月增长700〜800g;
4〜6个月每月增长500〜600g/月;
7〜12个月每月增长300〜400g/月。

2-12月:年龄X 2+8
☆体重计算公式
为了便于临床应用,可按以下公式粗略估计小儿体重:
2.身高(长)
◊身高增长的一般规律
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长2.5cm;
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1.5cm;
2岁后到12岁前平均每年约增加6~7cm。

◊上部量与下部量
上部量: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
下部量: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
12岁上/下部量相等。

3.头围
O测量方法: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情况。

O临床意义:在2岁内测量最有价值。

头围过大,常见于脑积水; 头围过小,可见于小头畸形或脑发育不全。

O正常值:
初生时约34cm;
3个月头围40cm;
12 个月头围46cm;
2 岁时48cm;
5 岁时约50cm。

4.胸围
O测量方法:沿乳头下缘平绕胸一周的长度;
O临床意义:反应胸廓、胸背肌肉、皮下脂肪及肺的发育程度。

O正常值: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约32cm;
1 周岁时与头围相等,约46cm。

O公式:胸围〜头围+年龄-1。

5.上臂围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为上臂围,反映上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可用测量左上臂围来筛查1~5 岁小儿的营养状况。

评估标准:>13.5cm 为营养良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12.5cm为营养不良。

6.皮下脂肪通过测量皮脂厚度反映皮下脂肪。

要用皮下脂肪测量工具(测皮褶卡钳)测量才能得出正确的数据。

常用的测量部位有:腹壁皮下脂肪:背部皮下脂肪。

三、骨骼发育
1.头颅骨发育
2.脊柱发育
3.长骨骨化中心的发育
1. 头颅骨发育
(1)前囟:
*测量方法:对边中点连线;
*正常值:出生时约1~2cm 1~2岁前闭合。

*临床意义:
闭合过早T见于头小畸形;
闭合过迟T见于佝偻病、甲减、脑积水等;
前囟饱满、紧张、隆起T颅内压增高,是婴儿脑膜炎、脑炎或脑积水等重要体征之一;
前囟凹陷T常见于脱水。

(2)后囟:出生时很小或已经闭合,一般于生后6〜8周时闭合。

(3)骨缝:出生时稍分离或重叠,一般于生后3~4个月时闭合。

2.脊柱发育
6-7岁,这三个脊柱自然弯曲才随着韧带的发育而固定。

3.长骨骨化中心的发育
*骨龄:通过X线检查长骨干骺端骨化中心出现的数目、出现时间、大小形态、干骺端融合时间,并与标准骨龄图谱进行比较,其骨骼成熟度相当于某一年龄标准图谱时,该年龄即为骨龄;
*拍片位置:婴儿早期应摄膝部X片;
年长采用左腕、掌、指骨正位X片;
公式: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年龄+1;
*正常值:共10个,10岁出齐。

四、牙齿发育
☆总数:乳牙总数20颗,恒牙32个;
☆出牙时间:乳牙多于生后4〜10个月开始萌出,3岁前出齐;
☆出牙延迟:超过12个月尚未萌出为异常;
☆出牙数目:2岁内乳牙数〜月龄-(4〜6)
☆换牙:
6〜12岁一一按乳牙出牙顺序逐个以恒牙替换;
6岁一一萌出第一颗恒牙,即第一磨牙(六龄齿);12岁一一萌出第二颗恒磨牙;
18岁以后一一萌出第三颗恒磨牙(智齿)。

☆恒牙的骨化:从新生儿时开始。

五、运动和语言的发育(一)运动发育
(二)语言发育
考啥丫?
到什么月龄,干什么事,或不能干什么事…
A2型题,推算月龄/年龄
(一)运动发育
1. 大运动发育:
2 个月抬头(
3 个月抬稳);
6个月独坐一会儿(8 个月能坐稳);
7个月会有意识的翻身(滚);
8个月会爬;
11 个月能独站片刻;
1岁逐渐会走,15个月能走稳,18个月爬台阶; 2岁双足跳,30 个月会单足跳;
3岁会跑,骑三轮车。

二抬四翻六会坐;
七滚八爬周会走;
1,2, 3,走,跳,跑……
2抬4才稳,6坐8才稳;
8〜9爬;11能独站。

2.精细运动发育:
4 个月握持玩具;
6 个月手摇玩具;
7个月玩具倒手;
9~ 10个月拇、示指对捏,喜撕纸
12〜15个月用汤勺,乱图画;
18个月堆2、3块儿积木;
2岁堆6、7块儿积木
4握6摇7倒手;
9捏10撕周涂鸦;
18盖房堆积木;
(二)语言发育
*语言发育阶段发音、理解、表达。

*哭叫阶段:1〜2个月;
咿呀阶段:3〜4个月;
单音阶段:5〜10个月(无意识,模仿);单词阶段:1〜2岁(有意识,会用词);成语阶段:3岁以后短歌谣
新生儿咿呀叫;
二月微微笑;
三到四月笑出声;
七八个月能把爸爸妈妈叫;
一岁说再见;
三岁唱歌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