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11(附答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11(附答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
重要电话
秋儿的胆子可小啦,每逢妈妈值夜班,她总要逃到小伙伴娜娜家里去过夜。

这一天,妈妈又值夜班。

临走时,妈妈对秋儿说:“秋儿,注意电话铃响。

今天有一个重要电话会来。

非常重要!”
妈妈刚走,秋儿就害怕了。

她希望早点儿接到那个重要电话,然后去娜娜家。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屋子里静得可怕,秋儿非常紧张。

忽然,她好像听见老鼠在走廊里跑动,可仔细听听,又不像了。

这里,秋儿听见远处传来乐曲声。

她高兴起来,心里平静了许多。

可没过多久,地板上忽然响了一下,秋儿打了个寒战,心“怦怦怦”地跳个不停。

她打定主意,赶快上娜娜家去。

刚拉开门,她又马上想到:“我一走,要是哪个病人有急事打电话找妈妈,妈妈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我不能走!”
秋儿关上房门,又在门背后放了张凳子,然后躺在沙发上,使劲回忆故事里、电影里那些勇敢的人。

就这样,她终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天快亮的时候,电话铃响了起来。

秋儿跳起身,话筒里传来妈妈的声音:“秋儿,你没有到娜娜家去吧?”
“没有,我在等重要电话。


妈妈笑了:“我打的就是这个重要电话。

我要对你说,你是个勇敢的小姑娘。


1.从短文中找出一个AABB式词语,再仿写一个。

找一找:写一写:
2.秋儿是怎样睡着的?用“——”画出来。

3.秋儿非常害怕,但她为什么没有跑到娜娜家去呢?
4.“重要电话”只有短短几句,却包含了(多选)()
A.妈妈对秋儿的爱。

B.妈妈知道秋儿没有去娜娜家。

C.证明秋儿成为了一个勇敢的人。

D.秋儿是个遵守承诺的人。

三年级答案:
1.迷迷糊糊示例:朦朦胧胧
2.画出:秋儿关上房门,又在门背后放了张凳子,然后躺在沙发上,使劲回忆故事里、电影里那些勇敢的人。

就这样,她终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3.因为妈妈让她在家等一个重要电话,她知道电话的重要性,所以秋儿没有去娜娜家。

4.AC
地球清洁工
这一天,地球公公在一棵榆树上挂了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地球清洁工报名处”。

不到半天的功夫,就来了许多报名的。

海鸥说:“我是海面的清洁工,我能把海面上漂(piāo)着的死鱼,人们倒在海里的剩饭、剩菜什么的都吃掉,使海面上干干净净。


河里的鲫(jì)鱼从水中伸出头来说:“我每天在河里吃水虫呀、水草呀,还吃河里的垃圾,
河水被我打扫得干干净净。


穿着一身黑的乌鸦说话了:“别看我样子长得丑,我专吃地面上的蝇蛆( yínɡqū)呀,地蚕呀,我把地面上的脏虫子吃掉,地面就会干净多了。


蚯蚓(qiūyǐn)从泥土里钻出头来,说:“我在地下吃的是垃圾,经过我的消化后,就变成了肥料。


地球公公听了大家讲的,哈哈地笑起来:“你们能为我做那么多的清洁工作,我真要谢谢你们啊!”
(1)照样子写词语。

干干净净
(2)文中说到的地球清洁工有、、、。

(3)为什么说他们是地球清洁工呢?把你的理由写在横线上。

(4)你还知道谁是地球清洁工吗?
三年级答案:
(1)仔仔细细认认真真
(2)海鸥鲫鱼乌鸦蚯蚓
(3)它们分别在自己的领域里,做着不同的清洁工作。

(4)屎壳郎(答案不唯一)
时光老人与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

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
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紙牌,中年时代打麻将,把家产都败光了!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着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
¨返老还堂¨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了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变成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已刚才的话,便向一所熟悉的小学走去。

路上他看见几个孩子玩玻璃球,他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了起来。

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哭了起来,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

他又“扑通”一声跪下,哀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

“我做了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着说,“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时光老人非常生气。

从此,他再也没有让任何人多得一分一秒。

1.在短文中的“□”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2.时光老人让流浪汉重返少年后,流浪汉是怎样做的?
3.对短文中画“”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给流浪汉再多的时间,他也不会勤奋学习,让自已的人生更有意义。

B.再给流浪汉一个青春,他还是会这样。

4.读了短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年级答案:
1.“?”,“”,:“,,。

”“!”。

2.他仍是少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打麻将,把家产都败光了!
还是老样子,重复过去的生活。

3.A
4.珍惜时间,勤奋好学,不要像那个流浪汉那样,到老时再后悔。

校园秋色
秋天来了,秋风吹蓝了天空,吹黄了大地,也把我们的校园吹得五彩缤纷。

校园门口的花坛里, 菊花开得正艳。

有的黄灿灿的,随风起伏,像金色的麦浪;有的红彤彤的,花瓣盘曲翻卷,像一簇簇跳动的火焰;有的红中透粉,花瓣高低错落,像一顶顶颤动的鸡冠。

操场上几株枫树脱去了夏衣,换上了秋装。

远远望去,树冠像着了火,红彤彤的一片。

办公楼前,白杨树的叶子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发黄了,金色的树叶跳着舞,打着旋儿,慢悠悠地从树上飘下来。

校园的秋天,正播种着五彩缤纷的希望!
1.照样子写词语。

(1)红彤彤(ABB式)
(2)五彩缤纷(表示颜色的四字词语)
2.作者把菊花比喻成、和。

3.这篇短文按照(时间方位)顺序,描写了、、这几处的景物。

4.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五彩缤纷的希望”指的是()
A.校园秋色。

B.植物茁壮成长。

C.花坛里的菊花。

D.孩子们长大成材。

三年级答案:
1.(1)金灿灿亮晶晶黄澄澄(2)五颜六色万紫千红五彩斑斓
2.麦浪火焰鸡冠
3.方位校园门口的花坛里操场上办公楼前
4.D
粽子
每年端午节,住在怡保的家婆便大忙特忙。

白天,她抹粽叶、洗糯米、腌猪肉、剥栗子、切鱿鱼丝、浸冬菇。

忙到子夜,桌上堆起像山一样高的粽子。

粽子不是传统的三角形的,而是厚实的椭圆形,每个足足一斤重。

凌晨一时,她正式生起炭火把粽子放入巨型的大锅里煮,彻夜地煮。

她自己也彻夜不眠,守在炭炉边,不断地往火堆里添柴,在大锅里加水。

垂在耳旁的鬓(bìn)发被汗浸湿,火光一照,银亮银亮的。

此刻,锅里的粽子在她眼里不是食物,而是“艺术品”。

她脸上那专注的神情,让我想起了烧陶的艺人。

天空泛了鱼肚白,粽子还在锅里滚。

她把疲乏一股脑儿地抹到湿湿的面巾上,又去守她的粽子。

粽子足足嘶叫了十个小时后,
终于喷出了异香。

她把粽子从锅内提出来,摆凉,然后平均分成几份,搁(gē)进竹篮里,让她几个远道而来的儿子携回家去,给媳妇、孩子们吃。

粽子里各种材料的香味,深深地渗(shèn)进了糯米里,吃完后,余香犹存。

别人问她秘诀,她说:“我的糯米不浸水,煮它十个小时,让它自然熟、自然密香”别人学她,总学不成。

因为别人买不到她独有的两种“材料”——耐心与爱心。

1.填一填。

________的大锅________的面巾________地渗进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再试着仿写一个比喻句。

3.文中提到了很多时间词,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你家乡的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
三年级答案:
1.巨型湿湿深深
2.忙到子夜,桌上堆起像山一样高的粽子。

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不船,高高地挂在空中。

3.体会到了家婆煮粽子的耐心与不易。

4.吃粽子、赛龙舟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