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石可选性研究》――14考试卷答案

《矿石可选性研究》――14考试卷答案

《矿石可选性研究》――14考试卷答案一、名词解释题(3`×5=15`)1、单体解离度:把有用矿物的单体含量与该矿物的总含量的百分比率称为单体解离度。

2、粒度分析:测定物料的粒度组成以及比表面等直接或间接了解物料粒度特性的测定工作。

3、化学多元素分析:是对矿石中所含多个重要和较重要的元素的定量化学分析,包括有益和有害元素,还包括造渣元素。

4、嵌布粒度特性: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粒度分布特性。

5、筛分效果:筛下累计重量与给入筛子中小于该筛孔尺寸的重量百分比。

二、填空题(1.5`×20=30`)1、矿石可选性研究的阶段可大致分为实验室实验、中间实验、工业实验三个阶段。

2、矿样混勾后,要进行缩分,以达到要求的样品质量。

常用的方法是:四分法、二分器法、方格法。

3、试样加工操作包括四道工序,即筛分、破碎、混匀、缩分。

4、试验方法所研究的内容包括试验的“设计”和“分析”两个部分。

5、原矿重量为500克,得精矿45克,尾矿450克,它的计算原矿重量为495克,它的精矿产率为9.1%。

6、摇床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选矿设备。

它的基本构造分为床面、床头和机架三个主要部分。

7、把有用矿物的单体含量与该矿物的总含量的百分比率称为单体解离度。

8、堆积的矿粒(或矿块)群与同体积水的重量比叫做堆比重。

9、构造是指矿物集合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结合的关系。

10、回收率是指产品的金属量与原矿金属量的百分比。

11、将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安排试验的方法叫试验设计。

12、等降颗粒中存在有小密度的大颗粒和大密度的小颗粒之比叫做等降比。

三、简答题(6`×6=36`)1.对试验用的试样有什么要求,试样最小质量如何确定?[答]:试验时要求试样既能全面地反映矿石中各种成分的含量、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等,又能保证试样采取和制备的经济与方便,也就是既不破坏试样的代表性、质量又不过大的最小试样。

试样的最小质量可按下式确定:Q=K d 2式中Q——试样最小质量,kg;D——试样中最大矿块的粒度,mm;K——矿石性质系数。

2、选矿厂设计前的选矿试验应包括哪些工作?[答]:应在各详细的方案对比上,提出最终的选矿方法和工艺流程,确切地提出各个试验阶段所能提出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包括流程计算、设备和各项消耗定额所必需的许多原始指标或数据。

3、简述重选的特点?[答]:(1)主要因素是选别设备和工艺流程;(2)选别程度不高、粒级较宽;(3)设备种类繁多、原理各异、流程组合复杂;(4)物理性质决定重选指标的好坏;(5)重选试验以开路流程出现。

4 、决定重选流程的依据是什么?[答]:决定重选流程的依据是:①矿石的泥化程度和碎散性决定洗矿的必要性。

②矿石的贫化率,决定预先丢废的必要性以减少选矿成本。

③矿石的粒度组成及有用矿物在各粒级的金属分布率——决定筛分入选的必要性(分级入选)。

④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嵌布特性(粒度分布特性)——决定流程结构,包括入选粒度、选别段数以及中矿处理方法。

⑤矿石中共生重矿物的性质、含量及有用矿物的嵌镶关系——确定是否采用联合选矿流程。

5. 试样代表性要求(数质量要求)有哪些?[答]:研究或试验的内容不同,对试样的要求也不同。

所取试样必须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对选矿样而言须具备两个基本点方面的要求:⑴试样质量要求①试样的性质应与研究的矿体基本一致。

这包括:Ⅰ试样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平均含量(品位)和含量变化特征与研究的矿体基本一致。

Ⅱ试样中主要成分的赋存状态(矿物组成、结构、有用矿物的嵌布特征)与研究的矿体性质一致(还须注意矿石氧化率的要求)。

Ⅲ试样理化性质与研究的矿体一致(泥化程度、碎散程度等)②采样方案应符合矿山生产时的实际情况。

具体表现在:Ⅰ采样地段应与矿山开采顺序相同,具体做法分:Ⅱ设计用选矿试验样品的采样方案应与矿山生产时的产品方案一致。

Ⅲ试样中配入的围岩和夹石的组成、性质以及配入率应与矿山开采时的实际情况一致。

原则:③要注意到不同性质的试验对试样的不同要求Ⅰ在矿床勘探前期的可选性试验中:a 对不同工业品级(如贫矿、富矿、表外矿)的矿石单独取样分别试验,作为地质部门正式划分矿石类型和圈定工业矿体的依据。

(矿石的赋存状态决定选别方案,如赣南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b 若要确立合理的边界品位时,则应单独采取系统的低品位矿样进行试验。

c 当围岩和夹石中含有可供综合开采利用的贵重和稀有元素时,在详细研究这些伴生成分赋存状态和走向分布的基础上,也要单独采取有代表性试样进行试验以便综合回收。

Ⅱ在矿床勘探后期的可选性试验中,要对不同类型矿石采取混合样进行试验,以确立原则流程(是采用同一原则流程还是采用不同的原则流程),并作为矿山产品方案和选厂设计方案的依据。

Ⅲ中间试验和工业试验:a规模不大的中间试验样品的采样要求与实验室样品基本一致,若有可能,最好同时采取,以保持其性质一致。

b规模较大的中间试验(如试验厂试验)和工业试验,其样品不可能与实验室同时采取,只能在采样设计时注意所选采样地段的矿石组成和赋存状态及其变化特征,要基本上能代表所研究的对象。

⑵试样重量要求(数量要求)矿石可选性研究用试样重量取决于四个方面:Ⅰ入选粒度;Ⅱ试验设备规格;Ⅲ选矿方法;Ⅳ试验工作量(矿石性质的复杂程度以及研究人员的经验与水平)②各选矿方法矿量的确定Ⅰ浮选试验的矿样量Ⅱ重选试验矿样量试样量主要消耗在流程试验,条件试验试样量不大。

一次流程试验试样用样量取决于:入选粒度、设备规格(大尺寸,则每次不小于500kg;小尺寸,则每次约为50~200kg)、流程复杂程度(如设备规格大且复杂,每次1~2t)等。

此外,重选粗精矿须精选时还须考虑粗精矿重量是否满足下步试验的需要。

Ⅲ 磁选试验矿样量湿式磁选:d 入与d 浮入相近,但工作量较浮选少,矿样量也少。

干式磁选:d 入粒度较大,矿样量稍大。

磁化焙烧:试样量与浮选相近。

从以上分析可见,不同选矿方法试样量也不同,而且差距也较大,但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试样量必须具有代表性,即满足q=kd2(后面会讲清楚),必须有备样(特别是重大试验),且留有余地。

Ⅳ 实验室连选或中试试样量可根据试验规模和试验延续时间估算。

试验延续时间与试验方案数及其复杂程度有关。

试样总量一般应相当于试验设备连续运转15~60个班(120h~480h )所处理的矿量。

Ⅴ 工业试验试样量取决于试验规模和延续时间(5~15天)。

试验延续时间随试验任务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6. 沉降法是测定细粒物料粒度的常用方法,请推导由自由沉降公式如何测定球形颗粒直径。

[答]:沉降法:重力沉降、离心力沉降、液体沉降、气体沉降、动态沉降(水析、旋流器分级)、静态沉降(吸管法自由沉降、比重计法自由沉降、压力法自由沉降)通过测定浓度、浮力、比重、压力、光透能力的变化来估算粒度。

测定范围:0.02~250um可按自由沉降公式计算:==t h v 2·18(d g f s μρρ)-式中:v——颗粒沉降末速,m/s;h ——颗粒沉降距离,m;t ——颗粒沉降时间,s;sρ——固体密度,kg/m3;fρ——液体密度,kg/m3;g ——重力加速度,9.81m/s2;μ——液体粘度,水在20℃时为0.001N·s/m2;空气的粘度为0.000018N·s/m2;d——球形固体颗粒直径,m。

若用水为介质,因fρ为1000 kg/m3,可得= d)()1000(545mths-ρ反之,当要确定分级粒度,求沉降时间时,可用算式:= t)()1000(5452sdhs-ρ此时应注意:①粒度d为等效粒度;②sρ为真实密度。

对选矿厂而言,原、尾、精矿的密度都不一样,要注意其使用场合取值的变化情况。

如在流程考查过程中为求粒级回收率,则sρ全部取用原矿的密度进行计算。

四、综合题(14`)1、如何判断不同比重矿物的重选难易程度?黑钨、锡石、辉铋矿、石英四者能否用重选分开?为什么?(已知黑钨、锡石、辉铋矿、石英的比重分别为7.2、6.8、6.4、2.7)[答]:㈠不同比重矿物重选分离的难易度可大致地按等降比判断:E=(δ2-Δ)/(δ1-Δ)式中:δ1 ——脉石矿物比重(轻矿物);δ2:——有用矿物比重(重矿物);Δ——介质的比重。

当:⑴E>5 极易重选矿石,除<5~10um的细粒外,各粒级均可用重选;⑵2.5<E<5 易重选矿石,有效选别粒度下限+19um,但17~19um的效果较差;⑶1.75<E<2.5 较易重选矿石,有效粒度下限+37um,但-74+37的选别效率较低;⑷1.5<E<1.75 较难重选矿石,重选有效选别粒度下限0.5um;⑸1.25<E<1.5 难重选矿石,只能处理粗物料且效率低;⑹E<1.25 极难重选矿石,一般不采用重选而采用其他选别方法。

㈡对黑钨、锡石、辉铋矿、石英四种矿物,根据上式计算的结果可知,采用重选方法,黑钨、锡石、辉铋矿可较易与石英分离,但三种矿物之间通过重选却难以分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