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格:中国近现代土地政策

表格:中国近现代土地政策

时期
时间
土地政策(路线)
作用
土地革
命时期
1931年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农民在经济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抗战时期
1937—1945年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联合地主一致抗日。
解放战
争时期
1947—1948年
解放区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使解放区1亿多农民获得土地,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农民分得土地,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过渡
时期
1950—1952年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与以往不同:保护富农经济
彻底废除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953—1956年
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自愿互利的原则,走合作化道路。
步骤: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标志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十年建
设时期
1958—1978年
在“左”倾思想的指导下,中共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小社并大社,全国迅速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突出特点是一大二公。实行“一平二调”
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水平,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农业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
改革开
放时期
1978年以来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中国近现代的土地政策简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