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题一、默写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恰同学少年,;,。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曾记否,,。
3、她是有丁香一样的,丁香一样的,丁香一样的,在雨中哀怨,。
4、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5、,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6、,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7、软泥上的青荇,,,我甘心做一条水草!8、,不仁;失其所与,;,不武。
9、高渐离击筑,,,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复为慷慨羽声,,发尽上指冠。
10、大行不顾细谨,。
,,何辞为?11、真的猛士,,。
12、沉默呵,沉默呵! , 。
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掌握加点字词的意思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5、邻之厚.,君之薄.也。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7、夫.晋,何厌.之有?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9、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10、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11、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1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1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15、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16、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17、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18、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19、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20、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2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2、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23、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24、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25、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26、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27、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28、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29、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30、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1、料.大王足以当.项王乎?32、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33、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3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6、不然,籍.何以至此?37、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38、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3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0、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4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三、常见虚词、实词专项练习(一)将加点字正确词意的序号选入相应的括号内1、【而】(连词A 、并列 B 、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C 、承接,可译为“就”“接着” D 、转折 E 、假设 F 、修饰,连接状语)⑴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⑵朝济而.夕设版焉()今急而.求子()⑶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夜缒而.出()⑷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⑸偏袒扼腕而.进()⑹今日往而.不返()⑺荆轲和而.歌()⑻又前而.为歌()⑼荆轲遂就车而.去()⑽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⑾图穷而.匕首现()⑿而.为留待()⒀伏尸而.哭()⒁秦王还柱而.走()⒂秦王必喜而.善见臣()⒃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⒄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⒅劳苦而功高如此()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2、【以】(A、介,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B、动,认为,以为C、介,用D、介,把E、介,在……的时候F、表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G、表处所、时间,译为“在、于”H、表示凭借,译为“凭,靠”I、表目的,译为“用来,以致”J、表修饰,相当于“而”K、通“已”已经)⑴以.其无礼于晋()⑵敢以.烦执事()⑶焉用亡郑以.陪邻()⑷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⑸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⑹丹不忍以.己之私()⑺可以.解燕国之患()越国以.鄙远()⑻愿得将军之首以.先秦()⑼使工以.药淬之()⑽日以.尽矣()⑾不敢兴兵以.拒大王()⑾以.次进()⑿而卒惶急无以.击轲()⒀而乃以.手共搏之()⒁遂拔以.击荆轲()⒂必得约契以.报太子()⒃寿毕,请以.剑舞()⒄军中无以.为乐()⒅阙秦以.利晋()⒆以.试人,血濡缕()3、【为】(A、做B、作为,当作(变为、成为)C、认为D、是E、如果,假如F、介,给、替G、介、因为(为了)H、介、被I、句末语气词)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⑵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⑶嘉为先言于秦王()⑷愿举国为内臣()⑸使子婴为相()⑹为击破沛公军()⑺皆为龙虎()客何为者()⑻为之奈何()⑼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⑽约为婚姻()⑾若属皆且为所虏()君王为人不忍()⑿军中无以为乐()⒀窃为大王不取也()⒁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4、【之】(A、到……去B、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C、指示代词,这、此D、助,的E、助,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F、宾语前置标志G、助词,无实义)⑴是寡人之过也()⑵邻之厚,君之薄也()行李之往来()⑶何厌之有()⑷将焉取之()⑸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⑹亦去之()⑺天下之利匕首太子迟之()顷之未发()⑻为之奈何()⑼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⑽珠宝尽有之()⑾吾属今为之虏矣()⑿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5、【焉】(A、于何,在哪里B、疑问代词,怎么、哪里,什么C、语气助词D、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⑴子亦有不利焉()⑵焉用亡郑以陪邻()⑶朝济而夕设版焉()⑷将焉取之()⑸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诚.能得樊将军首()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2、不得持尺兵.()不及召下兵.()秦兵.旦暮渡易水()3、顾.计不知所出耳()终以不顾.()顾.笑武阳()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图穷.而匕首见()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6、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其意.常在沛公()闻大王有意.督过之()7、君安与项伯有故.()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8、不如因.善遇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因.击沛公于坐()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9、沛公不胜.杯杓()刑人如恐不胜.()1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哙拜谢.,起,立而饮之()乃令张良留谢.()张良入谢.()11、且.为之奈何()若属皆且.为所虏()臣死且.不避()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1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今者出,未辞.也()大礼不辞.小让()何辞.为()辞.曰:“臣之壮也……”()13、沛公起如.厕()固不如.也()刑人如.恐不胜()四、选择填空《烛之武退秦师》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且贰于楚B.无能为也已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D.失其所与,不知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敢以烦执事(对对方的敬称)..(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之力不及此(那人,指秦穆公)C.不可,微夫人..D.失与所与.,不知(给予的)3.下列加点词语活用现象相同的两句是()A.秦军.氾南B.夜.缒而出D.秦伯说,与郑人盟.C.共其乏困..4.找出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两项()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焉用亡郑以陪邻D.敢以烦执事5.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吾不能早用子.(古代对人的尊称)B. 夫.晋,何厌之有(发语词,不译)C.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只有)D. 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6.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B. 以乱易.整,不武(容易)C. 许.之(答应)D.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戍守)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D. 亦去之《荆轲刺秦王》1.对下面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翻译:假如太子不说,我也要求行动。
B.唯大王命之。
翻译:只有大王掌握着命运。
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翻译:去了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
D.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翻译:秦王用一千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
2.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 秦王还柱而走。
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E. 偏袒扼腕而进。
F.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G. 秦王必说见臣。
4.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太子迟之迟:认为……晚了B.请辞决矣请:请求C.今日往不反者反:反复D.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给予,赠送5.下列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其人居远未来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入不测之强秦D.复为慷慨羽声6.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又前而为歌曰③乃朝服,设九宾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⑤使使以闻大王⑥箕踞以骂曰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⑧皆白衣冠以送之A. ①②③B. ④⑤⑦C. ②③⑧D. ①⑥⑧《鸿门宴》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旦日飨.士卒飨,犒劳。
B.此亡秦之续.耳续,后继者。
C.沛公起如.厕如,如同。
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幸,幸而。
2.句中加点词与“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的“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素善留侯张良B.范增数目项王C.人皆得以隶使之D.籍吏民,封府库3.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①距关,毋内诸侯②沛公不胜杯杓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④范增数目项王⑤令将军与臣有郤 ⑥秋毫不敢有所近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张良出,要项伯 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①③④⑤ B.②⑤⑦⑨ C.②④⑥⑧D.①③⑤⑧⑨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D.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谢”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谢”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C.乃令张良留谢. D.张良入谢. 6.选出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范增数目.项王 C.常以身翼.蔽沛公D.吾得兄.事之 7.选出与“籍.吏民,封府库”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项( ) A.交戟之士欲止.不内B.刑.人如恐不胜 C.沛公奉卮酒为寿. D.日.夜望将军至 E.沛公欲王.关中F.此其志不在小.8.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B.巨是凡人C.籍何以至此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9.对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时与臣游游:交往B.君安与项伯有故故:缘故C.沛公起如厕如厕:上厕所D.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拜两次10.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亚父者,范增也A.得复见将军于此B.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C.此天子气也D.吾属今为之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