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武汉科技大学61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含答案)
科目名称:行政管理学(□A卷□√B卷)科目代码:611
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
可使用的常用工具:□√无□计算器□直尺□圆规(请在使用工具前打√)
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
题纸交回。
一、简答题(5小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如何理顺政企关系?
2.行政组织结构及其特点。
3.行政领导者职位的特点以及行政职权与行政职位的关系。
4.公共预算的基本功能。
5.什么是行政信息管理?其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二、论述题(1题,50分)
1.我国行政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措施。
行政管理学B卷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5小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如何理顺政企关系?
答:(1)两权分离的要旨:在从多有权中严格区分出经营权,即让国有企业掌握经营
权,同时政府掌握所有权,使企业有关阔的活动空间,发挥企业的活力,也切断政府与国有企业的从属关系,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4分)
(2)理顺政企关系的基本原则:权力下放,政企分开。
①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把生产经营权还给企业,调动企业积极性;②把政府的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和政府管理职能分开,理顺产权关系;③实行国有资产分级管理制,最终建立起政府以经济、法律、行政综合手段控制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宏观调控体系。
(7分)
(3)调整、理顺后的政企关系:①政府按投入企业的资本享有所有者权益,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②向企业派出稽查员,监督企业资产运营和盈亏情况,负责企业主要领导干部的考核、任免,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取消政府对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③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国有资本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不损害所有者权益;
④政府对产业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是产业政策,也运用法律手段和一些必要的行政手段。
(9分)
2.行政组织结构及其特点
答:(1)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即直线式结构,是纵向分工形成的行政组织的层级制。
特点:上级直接领导下级,行政指挥和命令按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地传达和贯彻。
优点:事权集中、权责分明、指挥统一、便于控制等;缺点:组织内没有专业化的管理分工,各级行政首长管理过多,责重事繁,容易顾此失彼。
(7分)
(2)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即职能式结构,是横向分工的行政组织职能制,亦可同级机关和每级机关内部各部门间的组合方式。
(7分)
特点:各级领导人设有由其直接管理的职能机构,分工精细,能减轻首长的负担,有利于专业化。
缺点:事权分散,容易有扯皮和推诿的现象。
(3)网络型直线职能式结构:行政组织纵向、横向结构的统一
特点:领导者的统一指挥同职能专业部门结合,吸收直接式和职能式结构的优点,扬弃部分缺点,使其互补、制约,是前两种结构的发展。
(6分)
3.行政领导者职位的特点以及行政职权与行政职位的关系
答:(1)行政领导者职位的特点(6分)
①职位是以“事”为中心确定的。
行政领导者必须围绕不同的行政事务开展工作,以高效率、高效益和高效能为标准推动工作任务的完成。
②职位设置有数量的规定性。
要遵循最低数量的原则。
在设置职位时,一要避免引人设事,官职重复;二要比较权限不明,交叉管理。
③职位本身有相对稳定性。
这一特点表明行政领导的职位具有法定性,既不能随意增设,也不能随意废除;这一特点还表明某一职位的行政领导者担任职务的时间长短与责任的主次对职位本事不构成影响。
(2)职权与职位的关系(12分)
①从职权的特点来看:A职权与职位联系在一起。
职权由职位衍生出来,职位的性质决定职权的性质。
B职权与职位有对称关系。
职权的大小与职位的高低、责任的轻重相适应。
C职权是法定权力。
法律法规不仅可以有效约束行政领导者的思想和行为,还能确保权力的稳定性,使其不能以任何形式进行私人性交易。
②从职权的范围来看:行政职权是由限度的权力,是国家权力机关考虑到公共管理分工的不同而进行的功能性划分,并由国家权力和领导机构授予,被授予者需对权力有明确的认识,从而掌好权,用好权。
行政领导的权限范围包括:人事权、物权(即对物质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权)、财权、组织权。
4.公共预算的基本功能
答:公共预算包括三种基本功能:控制、计划、管理。
所有预算体系都具备这三种基本的功能,但不同的预算体系侧重点不同。
有的侧重控制,所以是控制取向的公共预算;有的侧重管理,所以是管理取向的公共预算;有的侧重计划或政策,所以是计划或政策取向的公共预算。
(5分)
(1)控制功能:是指为确保有效实施特定工作任务而对人财物的控制,它常常建立在对预算支出详细分类的基础上。
(5分)
(2)管理功能:是指确定了组织目标后,项目管理者确保有效地获得和利用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它非常关注管理绩效。
(5分)(3)计划功能:是指确定组织目标、预算为实现组织目标需要的资源,以及决定怎样获取,适用这些资源等一系列决策过程,主要回答“做什么”的问题。
(5分)
5.什么是行政信息管理?其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答:行政信息管理(GIRM,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是集成性和综合性管理活动,是政府部门为实现行政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行政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换共享、开发利用和服务,对信息活动各要素(信息、组织机构、人员、设施、资金、技术等)进行规划、预算、组织、协调、指导、培训和控制,以实现行政信息的合理配置、有效满足政府部门和社会信息需求的活动过程。
(5分)其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的特点是:
(1)行政信息管理由美国蔓延到世界各国,发展成为世界性潮流和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推行的管理活动,显示全球化的特点。
(5分)
(2)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各国延伸和扩展“办公自动化”,实现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政府部门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和服务方式变革的一体化融合。
(5分)(3)行政信息管理开始向电子化政府迈进,逐渐形成面向社会“一站式”互动服务、政府部门的跨部门“一体化”业务集成和“流程化”的协同办公、业务应用的“同一平台”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数字化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分)
二、论述题(50分)
1.我国行政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措施
答:行政监督是指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政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权力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所实施的检察和督导活动。
(2分)
行政监督的对象是一起行政机关及其所属工作人员和一切行政管理活动,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监督决策是否科学,二是监督行政管理行为是否合法、合理,三是监督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廉洁勤政、不滥用权力,四是监督自由裁量权是否被违规滥用。
(2分)
行政监督机制是指由行政监督的主体、对象、内容、程序、方式、手段等要素构成一体,以及各要素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分)
(1)我国行政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①监督机构内在动力不足。
行政监督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受到道德规范、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影响。
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监督人员的道德水平还有待于提高,缺少有效的责任机制的约束,也缺乏相应的奖惩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4分)
②监督体系设置不合理。
一方面,我国行政管理机构及其人员受到多长监督;另一方面,我国各个监督机构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管理系统。
(4分)
③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督缺乏可操作性。
我国行政管理监督方面的立法缺位比较严重,实施监督所必需的法制规范还不完备,缺乏明确的监督标准和具体的实施细则,难以准确判断和及时纠正监督对象的违法行为,是具体的监督活动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缺乏可操作性。
(5分)
④权力机关监督的实际效力比较小。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有权力对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实施全面监督,人大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是最高层次、最有权威的监督。
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监督的效力比较小。
主要原因在于:人大在实施监督时缺乏具体的法律作保障;人大自身的工作制度也影响其监督效果;权力机关所能获得的相关信息非常有限;有些人大代表的素质不能完全适应监督的需要。
(5分)
⑤新闻舆论和公民监督的实际效力弱。
新闻舆论和公民监督属于社会监督的范畴。
但由于中国是一个在历史上缺少民主传统的国家,加之政府办事的制度、程序、行政活动公开化机制不健全,透明度不高,群众和社会监督渠道不畅,表现出社会权利依附于公共权力的现象。
(4分)
(2)完善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措施
①强化监督机构的动力机制。
A全面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加强道德自律的教育(一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二是大力弘扬先进,加强正面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
B明确监督责任。
(4分)
②建立行政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
A从加强监督立法入手,从法律上具体规范和明确各监督主体的地位、职责、权限以及监督活动的范围、方式和程序等,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强有力的行政监督体系网络。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