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

模块二任务3-16 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案例】张女士,37岁。

患者2天前暴饮暴食后出现上腹部疼痛,并出现恶心呕吐,2小时前腹痛加重,难以忍受,就诊于我院,查体:T39℃,P 110次/min,R 30次/min,BP 90/55mmHg。

腹胀,全腹肌紧张,未触及包块,上腹压痛(+),反跳痛(+),腹部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

血常规WBC 23×109/L,血淀粉酶1600u/L,血糖15.3 mmol/L,血钙1.7mmol/L。

初步诊断:急性胰腺炎思考:1.该患者入院最首要的护理措施是什么?2. 若经过有效治疗病情平稳,患者在饮食护理中注意哪些?【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正确使用胃肠减压器的的能力,具备为病人正确实施口腔护理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急性胰腺炎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评估的能力,具备对重症胰腺炎患者抢救配合的能力,正确指导患者用药的能力,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为急性胰腺炎患者制定健康指导方案的能力。

【新课讲解】一、概念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

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上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血和尿淀粉酶增高,重症伴腹膜炎、休克等并发症。

(图片)病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少数重者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休克等多种并发症,死亡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二、病因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较多,我国以胆道疾病为最常见病因,约有50%以上的急性胰腺炎并发于胆石症、胆道感染或胆道蛔虫等胆道疾病。

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因素可能为:①胆石、感染、蛔虫等因素致Oddi括约肌水肿、痉挛,使十二指肠壶腹部出口梗阻,胆道内压力高于胰管内压力,胆汁逆流入胰管,激活胰酶引起急性胰腺炎。

②胰管阻塞(胰管结石、狭窄、肿瘤或蛔虫)胰管内压过高,导致胰管小分支和胰腺腺泡破裂,胰液外溢到间质,引起急性胰腺炎。

其次是酗酒和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均可致胰液分泌增加,并刺激Oddi 括约肌痉挛,十二指肠乳头水肿,使胰管内压增高,胰液排出受阻,引起急性胰腺炎。

慢性嗜酒者常有胰液蛋白沉淀,形成蛋白栓堵塞胰管,致胰液排泄障碍。

三、临床表现1.症状①腹痛: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

常在胆石症发作、大量饮酒或饱餐后不久起病;疼痛部位多位于上腹中部,疼痛性质为持续性剧烈疼痛,阵发性加剧,常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取弯腰抱膝体位可减轻疼痛,进食则可使疼痛加剧。

水肿型3—5天后缓解,出血坏死型者病情发展迅速,腹痛持续时间较长,发生腹膜炎时可有全腹痛。

②恶心、呕吐及腹胀:起病后多出现恶心、呕吐,大多频繁而持久,吐出食物和胆汁,呕吐后腹痛并不减轻。

常同时伴有腹胀,甚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③发热:多数病人有中度以上发热,一般持续3~5天。

若持续发热一周以上并伴有白细胞升高,应考虑有胰腺脓肿或胆道炎症等继发感染。

④低血压和休克:见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极少数病人可突然出现休克,甚至发生猝死。

⑤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多有轻重不等的脱水,呕吐频繁者可有代谢性碱中毒。

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有显著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伴血钾、血镁、血钙降低,血糖升高。

部分病人因严重低钙血症引起手足抽搐,为预后不佳的表现。

2.体征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者,上腹部压痛但无肌紧张和反跳痛,可有不同程度腹胀。

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者,出现腹膜炎时,全腹显著压痛与腹肌紧张,出现麻痹性肠梗阻时,明显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重症胰腺炎可出现Grey-Turner征(两侧腰青紫斑)和Cullen征(脐周青紫斑)。

继发于胆管疾病时可出现黄疸。

3.并发症主要见于重症急性胰腺炎。

局部并发症有胰腺脓肿、假性囊肿。

全身并发症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衰竭、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败血症、糖尿病等,病死率极高。

四、辅助检查1.淀粉酶测定:血清淀粉酶一般在起病后6~12h开始升高,48h后开始下降,持续3~5天。

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即可诊断本病。

尿淀粉酶升高较晚,常在发病后12~14h开始升高,持续1~2周逐渐恢复正常。

但尿淀粉酶受病人尿量的影响。

2.血清脂肪酶测定:血清脂肪酶常在病后24~72h开始升高,持续7~10天,对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病人有诊断价值,且特异性也较高。

3.生化检查:血糖升高较常见,空腹血糖持续高于10mmol/L反映胰腺坏死。

血钙降低,若低于1.5mmol/L则预后不良。

4.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与CT显像可见胰腺弥漫增大,其轮廓与周围边界模糊不清,坏死区呈低回声或低密度图像,对并发胰腺脓肿或假性囊肿的诊断有帮助。

五、治疗原则治疗原则为减轻腹痛;减少胰腺外分泌;防治并发症。

1.轻症急性胰腺炎①减少胰腺外分泌:采用禁食、胃肠减压和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有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或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

②静脉输液,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③减轻疼痛:常用阿托品、山莨菪碱肌内注射,疼痛剧烈者可用哌替啶。

④抗感染:常用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及头孢菌素类,与甲硝唑或替硝唑联合应用。

2.重症急性胰腺炎除上述治疗外,还应:①纠正休克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②营养支持。

③减少胰腺分泌。

④抑制胰酶活性,仅用于重症胰腺炎的早期,常用药物有抑肽酶、加贝脂等。

⑤防治各种并发症,合并腹膜炎、脓肿及假性囊肿时需手术引流或切除。

六、护理诊断1. 急性疼痛:腹痛与胰腺及周围组织炎症有关。

2.体温过高:与胰腺炎症、坏死或继发感染有关。

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呕吐、禁食、胃肠减压或出血有关。

4.恐惧:与起病急、腹痛剧烈及缺乏疾病的防治知识有关。

5.潜在并发症:急性腹膜炎、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衰竭等。

七、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休息与体位:绝对卧床休息,协助病人取弯腰、屈膝侧卧位,以减轻疼痛。

疼痛剧烈烦躁时,应做好安全防护,防止发生意外损伤。

病情许可后可遵医嘱指导其下床活动。

(2)禁食、禁饮:多数病人需禁食1~3日,以减少食物和胃酸刺激胰液分泌,并可减轻呕吐和腹胀。

应向病人和家属解释禁食、禁饮的意义,病人口渴时可含漱或湿润口唇。

禁食期间每日应补液3000ml以上,胃肠减压时,补液量应适量增加,注意补充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腹痛缓解后,应从少量低糖、低脂饮食开始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避免刺激性强、产气多、高脂肪及高蛋白食物,切忌暴饮暴食和酗酒。

(视频)(3)胃肠减压:对明显腹胀者遵医嘱胃肠减压,以减少胃酸分泌,进而减少胰液分泌,减轻腹痛和腹胀。

减轻期间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以减轻胃肠减压管造成的口腔不适和干燥。

2.病情观察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尿量的变化;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及胃肠减压时引流物的性质和量;观察皮肤弹性,判断脱水程度,准确记录24h出入量;遵医嘱定时采集标本送血、尿淀粉酶及血清脂肪酶、血钙、血糖的变化。

3.对症护理腹痛病人禁用吗啡,以免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加重病情。

疼痛剧烈者,在明确病因的前提下,可遵医嘱给予哌替啶,但需注意哌替啶反复使用可致成瘾。

对发热病人进行物理降温,并观察降温效果。

做好口腔、皮肤护理。

4.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并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①阿托品:口干、心率加快、青光眼加重及排尿困难。

②西咪替丁:静脉给药时速度不宜过快。

③奥曲肽:持续静脉滴注给药。

④抑肽酶:可产生抗体,有过敏的可能。

⑤加贝脂:静脉点滴速度不宜过快,勿将药液注入血管外,对多种药物有过敏史者及妊娠孕妇和儿童禁用。

5.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抢救配合安置病人于重症监护病房,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表现。

备好抢救用物,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时,立即协助病人取中凹卧位,注意保暖,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立即遵医嘱高浓度吸氧,配合医师做好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护理。

八、健康指导1.向病人及家属讲解胰腺炎的发病原因、诱发因素及疾病过程。

对有胆囊及胆道疾病者积极治疗。

2.指导病人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及刺激性食物;防止蛔虫感染;戒除酗酒习惯。

【课堂小结】急性胰腺炎最主要的病因是胆道疾病,其次是酗酒和暴饮暴食,最主要和首发症状是腹痛,呕吐,大多频繁而持久,吐出食物和胆汁,呕吐后腹痛并不减轻。

重者伴有低血压休克,出现低血钙症提示预后不良,首选血清淀粉酶确诊,治疗首先禁食和胃肠减压,腹痛病人禁用吗啡。

【案例分析】你是小先生请你来讲一讲:通过案例中,该患者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入院最首要的护理措施是禁食、胃肠减压,禁食期间补充液体3000ml,减压期间每日进行口腔护理,待病情平稳后,饮食应从少量低糖、低脂饮食开始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避免刺激性强、产气多、高脂肪及高蛋白食物,切忌暴饮暴食和酗酒。

【护考模拟】()1. 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是A.胆石症B.腹腔手术C.暴饮暴食D.酗酒E.十二指肠乳头病变()2.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最突出的临床表现A.恶心、呕吐 B.腹痛 C.发热D.休克E.电解质紊乱()3.诊断胰腺炎最可靠的依据是A.血清淀粉酶测定 B.血清脂肪酶测定 C.尿淀粉酶测定D.血常规测定 E.尿常规测定()5. 急性胰腺炎患者禁食的目的是A. 控制饮食 B .避免胃扩张 C .减少胃液分泌D .减少胰液分泌E .解除胰管痉挛()6. 王先生,42岁,突然发作持续性剧烈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2h,脉细速,血压80/50mmHg,腹部皮肤青紫,上腹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消失,血钙1.82mmol/L。

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胆囊炎 B.急性胃穿孔 C.急性肠梗阻D.急性腹膜炎 E.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7. 赵先生,36岁,既往有胆结石,今日午餐后突然出现中上腹疼痛,阵发性加剧,频繁呕吐,呕吐物为胆汁,吐后腹痛未减轻,化验血淀粉酶为2500U/L。

初步诊断为A. 急性胃炎B.急性胰腺炎C.急性胆囊炎D. 消化性溃疡伴幽门梗阻E.急性肠炎李先生,48岁。

因大量饮酒后突然发生中上腹持续性胀痛,伴反复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来院急诊。

查体:T37.8℃,P90次/min,Rl8次/min,BPl05/80mmHg,查血淀粉酶明显升高。

()8.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急性胆囊炎、胆石症 B.胃溃疡穿孔 C.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急性胰腺炎 E.肝癌结节破裂()9.该患者现存的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A.体液不足 B.疼痛 C.体温升高 D.焦虑 E.知识缺乏()10.首要的护理措施是A.监测生命体征 B.遵医嘱补液输血 C.禁食、胃肠减压D.应用抗生素 E.解痉镇痛【课后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