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2014口腔生物学复习提纲

完整2014口腔生物学复习提纲

1.生态系是什么?建立的中心原则p1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生态系(ecosystem)。

生态系建立的中心原则是生物体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的适应与改建,例如最先定植的菌种为先锋菌,先锋菌定植后改变了环境,为后继定植的细菌创造了定植条件,使之能存活于新环境中。

2.口腔链球菌属有哪些。

P16-19变异链球菌群、唾液链球菌群、咽峡菌组群、轻链球菌群(血链球菌、轻链球菌)3.Ecosystem4.临界pH: (来源网上,待商榷)某种特定的矿物质,如牙釉质,溶于某种溶液刚好达到饱和时的pH值。

5.非附着性菌斑p11为不附着于牙面或牙根面,却与结合上皮和龈沟上皮直接接触的菌斑,其中主要细菌为G-厌氧菌和螺旋体、新月形单胞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等能动菌属,它们浮游地生活于附着性菌斑外表面和龈沟上皮之间,细菌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可直接损伤上皮下结缔组织,引发牙周组织炎症。

6.唾液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P56-57消化及营养功能(协助咀嚼与吞咽、直接参与消化作用、维持味觉功能、提供各种营养来维持口腔软硬组织的代谢平衡),保护功能(润滑功能、维持黏膜完整、软组织修复、清除作用、调节口腔菌群平衡、维护口腔缓冲能力、维持牙齿矿化)、诊断作用7.龈沟液的主要组成及功能p57-58主要组成:细胞成分(细菌、脱落上皮细胞、中性多形核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电解质(钠、钾等)、蛋白质(IgG、IgA、IGM、C3、C4,血浆蛋白包括清蛋白、纤维蛋白等,葡萄糖、葡萄糖己糖胺和糖、醛、酸,酶类)8.什么是转导、转染、转化。

P92-93转化是指受体菌捕获和表达质粒载体DNA分子的生命过程;转染是专指受体菌捕获和表达噬菌体DNA分子的过程;转导是利用噬菌体颗粒为媒介,将外源DNA转移至受体菌并得到表达的生命过程。

9.PCR的原理是什么。

P95-96DNA合成是以一股DNA单链为模版,在引物存在下,DNA聚合酶沿模版以5’—>3’方向延伸的过程。

PCR是利用DNA合成的原理,合成两个与靶DNA两侧序列互补的引物,早体外进行靶DNA的重复合成。

PCR扩增包括DNA变性、引物与靶DNA退火、引物延伸三个步骤。

10.什么是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P118细胞增殖: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

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性的程序性死亡,表现为细胞染色体DNA片段化,细胞皱缩分解成凋亡小体,最终为其他细胞豚鼠而清楚。

11.牙髓组织固有免疫成分包括什么p132-133牙髓组织固有免疫成分包括牙髓低油的免疫成分(成牙本质细胞)、固有免疫细胞(牙髓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etc)和免疫分子(外流的牙本质液流和管内沉积的免疫球蛋白、神经肽、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etc)12.粘膜免疫系统p125或称共同黏膜免疫系统(CMIS),包括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和散在的免疫细胞。

MALT包括肠相关淋巴组织,韦氏环和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CMIS分为诱导部位(MALT)和效应部位(固有层、上皮内的散在免疫细胞核外分泌腺)。

黏膜免疫功能特点是产生SIgA和SIgM通过细胞归巢将诱导部位和效应部位相关联,参与局部特异性免疫应答,在黏膜抗感染防御中发挥关键作用,同时诱导免疫耐受防止过度的免疫反应。

13.口腔骨改建的特征是什么P164骨终身改建,一直处于骨吸收和新骨形成的动态过程。

骨改建对于维持正常骨的形状和生理活动、骨折后修复都十分重要。

正常的机械负荷也可引起骨改建。

在出生后第1年,所有的骨骼会通过骨改建发生置换,成年人每年约10%的骨骼产生骨改建。

骨改建包括骨吸收和骨形成两部分,两者之间的失衡会导致多种疾病,如骨质疏松等。

14. HIV 与 AIDS 的三种传播方式病理P1111)性传播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约占所有病例的75%。

精液、体液中的单个核细胞等含有HIV病毒,可通过黏膜损伤处进入对方体内,病毒可直接侵入血管或被巨噬细胞吞噬。

2)血行传播包括吸毒者共用被污染的针头、注射器、输血或输血制品引起的传播。

3)母婴传播母体内的HIV可通过胎盘直接传播,也可在分娩时或通过污染的乳汁传染。

15.与AIDS有关的口腔疾病有哪些P1431)真菌感染常见的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角炎、口腔组织胞浆菌感染;2)细菌感染主要有梭螺菌感染引起的坏死性龈炎、慢性牙周炎、由鸟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细胞内感染;3)病毒感染主要有口腔毛状白斑、疱疹性口炎、带状疱疹、病毒性疣;4)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16.蛋白组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P2061)蛋白质鉴定可以利用一维电泳和二维电泳并结合Western-blot等技术,利用蛋白质芯片和抗体芯片及免疫共沉淀等技术对蛋白质进行鉴定研究。

2)翻译后修饰很多mRNA表达产生的蛋白质要经历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糖基化、酶原激活等。

翻译后修饰是蛋白质调节功能的重要方式,因此对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研究对阐明蛋白质的功能有重要作用。

3)蛋白质功能确定如分析酶活性和确定酶底物,细胞因子的生物分析/配基-受体结合分析。

可以利用基因敲除和反义技术分析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的功能。

另外,对蛋白质表达出来后在细胞内的定位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蛋白质功能的了解。

荧光蛋白表达系统就是研究蛋白质在细胞内定位的一个很好的工具4)服务于人类的健康如寻找药物的靶分子。

17.牙周病的免疫病理过程P1371)初期:菌斑积聚2-4天,宿主对菌斑抗原的保护性炎症,以趋化吞噬为主,边缘龈急性炎症,病损局限在龈沟及邻近的结合上皮和结缔组织,上皮下血管炎2)早期:菌斑积聚4-7天,初期病损部位大量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3)确立期:菌斑集聚2-3周,中性粒细胞渗出及浆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范围扩大至结缔组织渗出的血管周围和胶原纤维束之间,加剧了局部组织破坏4)晚期:典型的牙周炎,龈沟液中出现高浓度的IgG、IgA、IgE、补体以及大量的多形核粒细胞,结缔组织中出现大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牙周胶原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明显18.医院性感染中,外源性感染的病原体来源有哪些?流行病学P168外源性感染分:1)交叉感染来源为病人、工作人员和探视者;2)环境感染感染来自污染的医疗器械、用具、药物、制剂和环境。

19.简述口腔生态系的决定因素。

P3-4物理化学因素(温度、氧张力、pH、营养物质的利用)、宿主固有因素(抗体、唾液蛋白质)、细菌因素(细菌黏附、细菌间作用)、宿主可控制因素(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20.釉基质蛋白有哪些。

P99-100釉原蛋白、釉蛋白、成釉蛋白、釉从蛋白、蛋白水解酶(主要是基质金属蛋白酶20和丝蛋白酶)21.肿瘤免疫逃逸机制是什么P145免疫抑制:肿瘤细胞可以吸引调节性T细胞(Treg具有免疫抑制的T细胞亚群),分泌TGF-β、IL-10等细胞因子诱导初始T细胞转化为Treg及抑制树突状细胞、细胞毒性T 细胞功能;免疫耐受:缺乏一种或多种成分,如MHC-I类分子表达程度降低。

22.从哪些特征证明牙菌斑是典型的生物膜。

P8生物膜的发育有5个阶段:①首先在表面上形成条件薄膜,所谓“条件”是指在薄膜中存有对某些微生物的特异性受体,可选择性地接纳某些微生物,例如,在牙齿表面由唾液中来的糖蛋白组成的薄膜,在牙菌斑生物膜发育中称为获得性薄膜;②细菌分子对宿主表面的吸附;③同种细菌间的聚集和异种细菌间的共聚集④各菌属、种的增殖;⑤细菌从生物膜脱附着、传播或再定植到其他部位。

牙菌斑的形成完全符合生物膜发育的模式,因此,无论从结构上火发育模式上均可以认为牙菌斑是典型的生物膜。

23.口腔肿瘤相关基因筛选与功能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①抑制消减杂交技术②基因芯片技术③激光显微切割技术④小鼠体内的逆转录插入性突变⑤口腔肿瘤相关基因功能研究策略另:遗传学方法定位、直接测序分析24.试述釉质和牙本质生物矿化的基本过程。

P78釉质矿化的步骤:①在成釉细胞顶端分泌釉原蛋白和非釉原蛋白②羟基磷灰石晶体开始形成,晶体被紧包在非釉原蛋白中,其外是连续性的釉原蛋白③上述过程在釉质牙本质界处发生,而晶体长轴与釉牙本质界呈垂直延伸④成釉细胞后退,留出空隙,这些细长的空隙与基质接触⑤釉柱在空隙中形成,长轴与空隙方向平行,组装有序化⑥釉原蛋白减少,晶体长大成熟,最后基本只留下非釉原蛋白作为基质。

牙本质矿化步骤:①在成牙本质细胞层的顶端分泌胶原蛋白,成为牙本质的前身,为矿化作准备②合成磷蛋白并把它直接分泌在矿化前沿的胶原蛋白层上③部分磷蛋白与胶原蛋白结合,部分降解④磷酸钙的微晶或钙离子与磷蛋白结合⑤在结合的钙离子或晶体上形成HA晶体,而且按胶原纤维排成有序结构。

25.体外细胞培养微生物污染有哪些主要途径,如何预防p187-188污染途径:空气、器材、操作、试剂、组织标本正确的无菌操作、抗生素除菌法、加温处理(杀死支原体)26.牙髓细胞及牙周膜细胞体外培养有哪些功能特点p189、p191牙髓细胞具有碱性磷酸酶活性,可合成并分泌大量I型胶原,少量III型胶原、纤维粘连蛋白及牙本质特有的非胶原磷蛋白,可形成钙化结构,这些功能受钙调节因子、生长因子及一些激素的调控。

牙周膜细胞的具有分泌(胶原、蛋白、碱性磷酸酶)、矿化、收缩及再生、根面吸附等多种功能。

27.组织工程基本原则是什么:p200组织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从机体获得少量的活体组织,用特殊酶或其他方法将细胞(又称种子细胞)从组织中分离出来并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然后将扩增的细胞与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降解和可吸收的生物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细胞黏附在生物材料上形成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将该复合物植入机体的组织或器官的病损部位,随着生物材料在体内逐渐被降解和吸收,植入的细胞在体内不断增殖并分泌细胞外基质,最终形成相应的组织或器官,从而达到修复创伤和重建功能的目的。

1、硬骨板:即固有牙槽骨(alveolar bone proper),衬于牙槽窝内壁,包绕牙根与牙周膜相邻,在牙槽嵴处与外骨板相连。

它是一层多孔的骨板又称为筛状板。

2、非附着性龈下菌斑(unattached subgingival plaque):P11为不附着与牙面或牙根面,却与结合上皮和龈沟上皮直接接触的菌斑。

其中主要细菌为G-厌氧菌和螺旋体、新月单胞菌等。

3、启动子(promoter)P84位于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100-200bp内的转录调控序列,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并相互作用而启动基因的转录。

4、氨基酸活化:P87氨基酸结合到能识别遗传密码的tRNA。

由tRNA根据遗传密码将氨基酸按顺序排列合成蛋白质。

5、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是一种在DNA扩增反应中,以荧光化学物质测每次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循环后产物总量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