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
1009-4202(2011)07-000-01
摘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信用风险的第二大风险,加强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已迫在眉睫。
本文对此提出几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意义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性不充足或运行失当,以及因为外部事件的冲击等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的风险。
在商业银行经营者的潜意识中,他们有为追求市场业务占有率而进行轻率决策的可能,而外在的竞争压力会进一步强化这种可能,从而引发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发生。
商业银行制度执行不力也是导致操作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
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主要是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其次是客户、产品及业务操作。
操作风险的核心是人及对人的管理。
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的策略
1.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商业银行业本身就是个高风险行业,而操作风险贯穿于商业银行业务的全过程。
控制操作风险应是银行全体人员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不仅仅是银行管理人员或风险管理部门的责任。
因此,我国
商业银行应当努力构建并积极倡导风险管理的理念,加大对风险管理理念的宣传力度。
同时,应采取多种手段加强风险管理知识教育培训,倡导和强化每位工作人员的操作风险意识。
使得工作人员掌握好识别、分析、度量和控制操作风险的基本方法。
要做好操作风险管理,还应强化监督和考评机制,将其落实在每一个员工的职责、行为中,对主动发现操作风险或改进操作风险管理的给予奖励,对有章不循的给予惩戒。
同时,要经常性地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典型案例教育、规章制度教育等,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切实抓好风险教育工作,提前做好化解风险的各项准备工作。
2.完善操作风险制度管理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操作风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制定尽可能详尽的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即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要根据情况变化和形势发展,不断增加管理制度对风险点的覆盖密度,要及时发现并弥补制度设计和执行上的缺陷,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其次,在进一步完善制度的同时,改变业务硬约束、人员软约束的状况,实行管理与操作的分离,保证道德风险得以有效防范。
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3.切实强化风险责任的追究机制,加大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一是通过补充、修改完善有关问责制度,加大对各级领导人员管理责任的追究力度,特别是加大对由于失职造成风险损失的各级领导人员的责任追究力度,让那些信奉有章不循的人付出沉重代
价;二是适应强化内控、规范管理的需要,对有关规章制度做进一步补充与细化,明确责任追究的重点和要求;三是加大对责任认定人员的行为约束和责任追究,确保责任认定工作得到落实;四是通过对处理程序的调整、完善,明确处理程序中应贯彻的原则、责任认定部门、责任认定的监察部门、责任认定程序与处理程序的对接等。
强化风险责任的追究机制,坚决遏制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违法违规行为。
4.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使得它可以更客观、更全面地对操作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对操作风险进行有效性地管理。
首先,商业银行应构建独立的监控体系,增强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效能,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委员会,建立隶属董事会领导的稽核监督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及主要的内审业务领域。
强调事前及事中内部审计,严格界定会计责任与内部审计责任,还应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不断充实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控制理论和实践技能。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规避因责任划分不清而使内审人员遭受的风险。
5.提高监管水平
有效的内控机制和外部监管是识别、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的基础。
商业银行应确保本行能够及时应对操作风险,其内部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定期报告操作风险及管理情况,并严格履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监管部门应当定期评估各行操作风险管理系统的可靠性和应
对操作风险的能力,将此项工作列为现场检查的重要内容。
要督促商业银行加大投入,尽快建立操作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和监测程序,及早采用符合本行实际的识别、评估操作风险的工具。
监管部门应当明确商业银行呈报操作风险相关的数据类型,督促商业银行以手工收集整理操作风险数据,逐步过渡到信息化管理。
同时,监管人员的素质必须有一个高标准的要求,最好建立监管人员资格认证制度。
6.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及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商业银行只有盘活存量的人才储备,尽快提高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改善人才的结构,提高员工的素质,加强员工的专业的金融知识和专门的金融专业技能,以及风险培训,开阔员工的眼界、提升其素质,增强职工的综合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规避操作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总之,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要求不是一时之需,而是伴随商业银行发展的长期任务,如果要想保持现有的竞争优势,甚至在国际金融市场取得一定的地位,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风险管理水平,全面加强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肖崎.最后贷款人操作中的透明度和模糊性.上海金
融.2006(3).
[2]王晓春.激励缺失与内部人道德风险.金融研究.2005(11).
[3]曾向阳.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广西金融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