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三:
2014年三门峡市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治理措施要点
土建部分
一、混凝土现浇板裂缝、板厚不足的预防
1、板面钢筋的支撑坚硬具有足够的刚度,应优先选用长条马凳。
搁置时应按排连续放置,排间距不大于800mm,边排距端部边缘不应大于200mm。
支撑件应置于底板钢筋以上,不得直接搁置于模板上。
2、现浇板内电器及智能等线管应避免交叉和过度集中布置,禁止三层以上管线交错叠放,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间,线管直径小于1/3板厚。
住宅工程楼板宜双层双向布置钢筋,挡板跨度大时,应在无上层钢筋区域沿管线方向增设6.5@150宽度不小于500mm的钢筋网片。
3、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做好现浇板厚度的控制标示,每1.5—2㎡范围内宜设置一处,浇筑过程中应进行插签检查厚度。
4、负弯矩筋锚入梁、剪力墙处无搁置的应在板根处设置横向搁置钢筋与墙钢筋绑扎以保证板厚度。
如下图
二、厨卫间、阳台楼地面设计高差及房间开间、层高尺寸控制偏差预防。
1、熟悉图纸,做好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工作,明确设计各部位尺寸要求。
2、应加强放线和模板控制及砼施工过程中控制,在做好现浇板
厚度控制的同时做好楼地面标高的控制。
3、应加强砌体完成后,主体结构验收的控制,以利后期装饰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三、楼梯地面起砂、空鼓、裂缝的预防
1、楼梯接槎缝处理要求浇筑前应清理,并应将砼接槎面凿成垂直于砼浇筑方向,梯板筋保护层垫设应特别注意应在施工中有专人负责,拆模后应及时组织检查,对存在缺陷应及时按预定方案处理。
2、禁止以结构层或水泥砂浆找平进行初装饰验收,找平层应采用水泥混凝土(含细石混凝土)铺设,强度不低于C20并留设试件。
表面应进行压光收面或压实拉毛处理。
1)楼地面平面变化处应设置分格缝。
2)楼地面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期不少于3天。
安装部分
一、电线管明敷暗敷时.线管弯曲半径太小、出现弯瘪、起皱,镀锌线管安装时不跨接地线或接地不规范,JDG管的紧钉连接不符合要求,暗敷在墙内或混凝土内的PVC管埋设深度不够,在楼板内预埋敷管交叉太多,现浇楼板内敷管集中成排,影响土建施工和结构安全。
(1)电线管明敷或暗敷时。
管道的弯曲半径应严格按有关规范施工。
镀锌钢管和薄壁管内径小于25mm的可选用不同规格的手动弯管器,内径大于32mm的钢导管应用液压弯管器,PVC管根据其内径选用不同规格的弹簧进行弯管。
(2)镀锌的钢导管、可挠性导管和金属线槽不得熔焊跨接地线,应以接地卡跨接,两卡间使用不小于4mm2的铜芯软导线。
金属软管的使用;照明系统不大于1.2m。
动力部分不大于0.8m。
对于JDG管的紧钉螺钉连接,应严格选用合格的产品,并全部将螺帽拧断。
(3)电线导管在墙内暗敷时,管子外表面距墙面不小于15mm,保证墙面沿管子不裂缝。
在楼板内预埋敷设时,应尽量避免交叉。
对于管道较多处,禁止成捆敷设,应将管道成排分开间隔放置,减少对楼板结构的影响。
二、电管过墙(楼板、地板)不规范,不加套管或套管长短不符合规范要求。
电管穿过墙或楼板、地板必须外套金属套管,过墙套管长度与墙等厚,过地板、楼板时,下口平,上口高出板面5mm。
三、电管进箱、盒电管不顺直;进箱、盒管段长短差异大;管与箱(盒)连接不牢固。
(1)电管进箱(盒)应顺直,不应倾斜进箱(盒)。
(2)暗配的厚壁钢管与箱(盒)连接采用焊接,管口宜高出箱 (盒)内壁3~5mm,且焊后应补涂防腐漆。
(3)明配钢管、薄型钢管或暗配镀锌钢管与箱(盒)连接应采用锁紧螺母或护圈帽固定,用锁紧螺母固定的管端螺纹宜外露锁紧螺母2~3扣。
另外,采用此类连接方法还应用φ6圆钢做电管与箱(盒)间的接地跨接,跨接采用焊接,两侧的焊接长度应不小于 36mm,且进行两面焊接;镀锌电管接地应采用专用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