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策略寺坡九年制学校王妙《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英语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语言有三大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语音是最基本的因素。
语音是学好语言的基础,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音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正确、流利的发音,以达到能正确地听懂别人的谈话和通过说来表情达意,进而促进读和写的能力的发展。
我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语音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些学生没有学好语音,不会诵读,也就难以朗读单词和句子。
学生学习英语出现两极分化、掉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未学好语音,没有过好语音关。
因为学生语音未学好,发音不准,听音能力差,不仅学不会口语,甚至连听课、记单词、读句子都有困难,从而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放弃学习,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如何提高语音教学的成效,让学生听得懂、说得出、用得好呢?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英语语音学习策略是每位英语教师的职责,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制定的学习目标之一。
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二级语音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目标来研究如何搞好语音教学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语音学习策略,使其掌握正确的发音要领,养成正确的发音习惯,学会规范的发音,发展自主学习语言的能力。
以下是我在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采用的一些语音教学策略:1、培养意识策略培养学生的语音意识是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语音学习策略的首要条件。
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已经掌握了汉语的语音,形成了汉语语音的习惯,当他们初学英语语音时往往按汉语的发音去听和发出英语语音。
这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分析比较,培养他们英语语音的意识,使他们将自己的发音纳入英语语音系统,从而正确地感知和复现外语语音。
例如,有位学生在初学英语时用汉字注单词的音,我发现这一情况后没有立即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批评他(怕产生负面影响,引起其他同学的效仿),而是在课后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他用汉字注的音分别把单词读了一遍,他听了以后自己先笑了起来(因为听起来很怪),立刻用橡皮把汉字擦去了。
从那以后他课上、课下总是在认真地听、努力地记,最终模仿出了一口纯正的语音语调。
2、模仿练习策略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起始阶段,语音教学主要应通过模仿来进行,教师应提供大量听音、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学习英语发音,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是模仿。
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模仿能力强,你怎么教,他就怎么学,不需要作任何讲解。
模仿练习一般分三个步骤。
①听音。
听音是学习语音的第一步。
应该让学生多听音,教师何以提供原声语音资料,使他们接触和学习地道的发音。
当然课堂上听的最多的是教师的示范发音。
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发音要准确、规范。
只有在听清楚、听准确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模仿,也才能模仿得对,模仿得准确。
在教学中,为了让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都能听清、听准,我经常是“走着教语音”,有时在教室前面说一遍,然后走到教室后面让学生转过身再说一遍。
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听清,为正确模仿发音打下基础。
②模仿。
模仿时可采取集体模仿和个别模仿。
集体模仿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发音器官,增加学生的模仿机会。
个别模仿可以检查学生是否模仿有错,给予及时的帮助纠正。
③仿说。
在听音、模仿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仿说,这可以通过朗读、日常的听说等练习来进行,逐渐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
3、总结归纳策略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四个过程。
小学生的记忆特点是“学得快,忘得快”,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在听和模仿的过程中注意发现和总结、归纳语音规律,帮助学生记忆,以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我总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去帮助学生掌握字母组合与音素发音的规律,培养学生遇到生词就能根据其拼写正确发音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语音学习策略。
例如在外研版教材第八册第五单元第五课Sounds教学中,为了检查学生是否能准确听懂、判断出[ai] [au] [)i]三个双元音,我设计了三首小诗,让学生欣赏,判断小诗含有哪个音并说出,学生非常感兴趣,听的非常认真,结果他们不仅能说出所含音,还能根据读音规律读出小诗,超出了预期的效果。
4、整合资源策略新课程标准指出:语音教学应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不要一味追求单音的准确性。
还指出:英语有不同的口音,如:英国口音、美国口音等。
教学中,应让学生在基本掌握一种口音的基础上,适当接触不同的口音,为他们发展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这就要求教师在语音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寻找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语音材料。
教师将这些资料重新整合,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设计成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语音训练活动,帮助学生练习语音。
在教学中,我通过说chant和绕口令,帮助学生练习单音音素的发音及重音;通过教唱英文歌曲、学说歌谣和顺口溜,练习连读、节奏和韵律。
这样就能将枯燥的、机械的听音和模仿练习变为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音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乐于模仿和善于模仿、善于运用的良好习惯和学习策略。
基于以上教学策略,我认为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改进我们的音标教学:(一)“音标—字母—单词”同步教学一开始,在教学字母的时候,同时给出字母的音标,让学生在熟悉字母的同时,初步认识字母的音标,然后可以教几个与这个音标有关的简单的单词⑤,当然这些单词只需要认读,不要求拼写。
比如教字母A时,我们可以写出它的音标[ei],并教学生一两个[ei]的单词,如cake,day,让学生学会读。
这和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并没有多大区别。
任何注了汉语拼音的汉字对学过汉语拼音并掌握基本的拼读法则的小学生来说是件小事,有了音标的单词也是一样。
这样慢慢积累,等学完了26个字母,学生的音标也认识的差不多了,基本的拼读规则也掌握了,对于接下来的学习也就容易多了。
1、口诀记忆归纳,总结常见字母发音要领。
A的字母五种音,[ei]字母音,[? ]梅花音,[a:]看牙医,[ε]耳朵音,[з: ]我饿了.E的字母两种音,[i:]字母音,[e]开口笑。
I的字母两种音,[ai]字母音,[i]小绅士。
O的字母四种音,[зu]字母音,[ Λ]三角音,[ε]像耳朵,[u:]别哭了。
U的字母四种音,[ju:]字母音,[Λ]三角音,[u]发短音,[u:]别哭了。
Y的字母三种音,[ai]字母音,[i]小绅士,[j]像鱼钩。
这样总结了常见字母的发音要领,再注重平时准备的语音积累,学生明显感到辨音的难度降低了。
2、形象记忆,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解力较弱,却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
于是在一节音标课上,当我出示完[? ]这个音标,没有像往常一样领读,而是有意地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同学们,你们看这个音标像什么?”“像两个e背靠背。
”“我说它像一朵花。
”“一朵花?不错。
那像什么花呢?”“菊花、喇叭花、梅花……”“是挺像的,那我们来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梅花音’。
”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接着一个个生动形象的音标名字层出不穷。
“[Λ]像个三角,何不叫它‘三角音’?”“[i]戴顶小帽子,像个‘小绅士’。
”“[з]多像我们的小耳朵啊。
叫它‘耳朵音’吧。
”“[з]不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吗?一个倒的e,发音有点像‘饿’。
”“那正的[e]像一个人在笑,我说叫它‘开口笑’。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高见”,还时不时对别人的形容作出评价,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节原本生涩难懂的音标课就在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和激烈的讨论中完成了,而他们对自己的小小创意也是颇为得意的。
有一个教育者曾经这样说过“如果你给了鸟儿飞翔的自由,它会比你想像中飞得更高。
”二、化整为零,反复练习将音标教学和单词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每当教学一个新单词时,我就将单词中各字母的发音教给学生,要求学生看清口型,领会发音要领,并将各字母的音标写在黑板上,如教学bike这个单词时,告诉学生b发/b/,i发/ai/,k发/k/,e不发音。
教单词时同时教音标,使音标与单词紧密相连,潜移默化,经过长期训练,学生看到单词就能发出该单词的音,而且对音标也熟悉了,对学过的单词能记得更牢固。
三、利用汉语拼音,正确迁移虽然刚谈到利用汉语拼音、汉字注释读音副作用比较大,但是,如果我们辩证的看待这个现象,就会发现学生的这种做法是符合学生需要的,只是用法不当。
作为新事物的英语学科,在刚接触的初期,学生学习起来是需要一根拐杖来帮助他们的,因此,汉字或汉语拼音注释就帮了他们的忙,鉴于这种想法,我在音标教学中大胆使用汉语拼音比较法进行记忆。
比如在学习[t]、[d]两个辅音因素时,我告诉学生[t]、[d]与汉语拼音t、d很相似,但是发音不相同,于是我将相似的因素和汉语拼音各读一遍,让学生细细分辨两者的不同。
我对学生说,实际上,汉语拼音的t、d里面包含了英语音素[t]、[d]的发音,只要把汉语拼音后面的[ε]、音去掉就可以了,(即汉语拼音t=[tε]),我就这样一比较,并把发音时的口型大致的分析一下,学d=[dε]生就明白了,不会再轻易发错音。
尽管这样,仍然存在着汉语拼音干扰的可能,只有使学生觉得新鲜有趣,积极去尝试,努力去实现从汉语拼音到英语音素的正确迁移。
四、音形结合,触类旁通当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音标的认读及拼读方法之后,我会找一些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让学生拼读,这样既培养学生按字母、字母组合发音规律直接拚读的能力,又培养学生按照读音规则,把单词的音、形联系起来迅速反应的能力。
在单词教学中,我总是有意识进行音标的强化训练。
单讲音标知识、拼读方法是空洞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去体会、去摸索、去总结。
学生的语音能力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得到巩固。
每次教新单词时,我都让学生试着发该单词的音,然后再分析单词的音标,以音带词,要求学生不仅要会发音、会拼读,还要与旧词联系,进行一些归类性的训练。
长期这样训练,能培养学生自觉地把单词与音标进行音、形比较,能使学生看到音标就能写出单词,甚至看到一些结构简单的词也能写出音标。
如,写出bike,rice,time,like四个单词,首先请学生读读,让他们体会这四个的共同发音。
然后请学生观察这四个单词的拼写有什么相同点,学生很容易找出答案。
接着再来几组如same,name,tape,make等,用同样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开音节规则:元音+辅音(不包括r,w,y)+元音发字母音),闭音节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不发音“e”,利用这种规则去学习、记忆单词。
又如集中学习单词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发音规律、语音规则拼写单词。
如五个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中如何发音,辅音字母、一些字母组合在单词中如何发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