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情况调查报告
本学科教师总数3人,专职教师1人,兼职教师2人。
两个大专学历,一个本科学历。
两个小一职称,一个没有职称。
身体健康、均为40岁以下。
教学现状:一、二、三及四2年级由韩春霞老师任教,同时兼职三年级科学;四1、六年级由今年新分配的支教老师石月老师任教;五年级两个班由孟小东老师任教,同时兼职学校美术教学。
通过教学集中体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无教学辅助材料,如教学卡片,教学挂图,四五年级没有教学用书。
二、单词教学效率低下
记单词是学习英语及其重要的环节,教师在进行单词教学时方法单一、巩固不到位,从而导致单词教学低效。
三、句型操练缺乏情景创设
句型操练和创设情景是分不开的。
能够在单词教学时就引出句型的教师不多,即使能够用所学的单词进行句型操练,也大多是教师领着读一读,让同桌之间练一练,很少能够创设恰当的情景来进行句型教学。
这样一味强调机械的操练,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而且难以增强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四、课堂上缺乏“写”的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小学阶段应达到分级目标中的二级目标。
就“写”技能而言,小学毕业生应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能模仿范例写句子,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能基本正确的使用大小写和标点符号。
五、作业的设计没有实效性
作业的布置无疑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作业所起的作用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赶在遗忘之前迅速地、及时地进行巩固、复习、重现和运用,更好地强化记忆和检验学习的效果。
而我们的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是比较欠缺的,一节课结束时都布置作业,但是作业的布置显得太随意。
对今后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一、处理好课本和教学之间的关系
课堂教学应当基于课本,但又不能局限于课本,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用课本去教”(use the textbook to teach),而不是仅仅去“教课本”(teach the textbook)。
教师应当培养驾驭教材的能力,就当前我市的教学实际,教师们可以适当对教材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调整。
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或自己学生的学情,可以调整教材中教学内容的顺序,或提前或推后教学。
例如字母教学可以提前进行,并且在字母教学中可以渗透语音教学。
2.整合。
单元中不同的教学模块是开放的、灵活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进行移动重组。
例如教材中有些Task time 中的内容可以与Let’s talk 有机结合。
3.拓展。
教材当中的活动或练习的难度会有过高或过低的现象。
对于难度过大的活动,教师可为学生增加铺垫,以降低难度。
对于难度过低的活动,可以拓展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要求。
二、处理好课堂中的读写教学部分以保证教学实效
目前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单词教学低效、缺乏“写”教学的情况实际上是读写教学跟不上。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认为小学英语只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而大大忽视了读写教学,事实上这两者并不矛盾,它们应该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教学实效的。
三、处理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
由于目前我市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的水平有一定的差异,导致小学生升入中学时在语言水平和学习兴趣上会出现比较大的差异。
过去,小学生升入中学都是从ABC开始学,学生的差异不大。
而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之后,学生进入中学就有了差异,有的学生学得很好,有的学生学得则不太好,有的学生甚至失去了兴趣和自信,更有的学生则几乎没有学过英语。
由于众多的因素,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总体上并不太高,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这让初中教师很难把握教学的难
3 / 4
度和深度。
而对每位学生来说,从小学升入初中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学生的英语学习也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中小学英语的有机衔接将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如果我们在中小学衔接的问题上处理得不好,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发展。
为此,中小学英语教师今后应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开展多种交流和研讨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保证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到初中后能够得到衔接。
处理好教学衔接问题,一来能够保持小学阶段的教学成果,二来也会使小学英语教学中遗憾问题在初中的教学中得以重视和解决。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课由于是在没有成功经验引导下全面开设的,因此教学现状还不十分令人满意,小学英语教学还存在着很多困难。
我们应该充满对小学英语美好明天的向往,保持积极的心态,努力克服困难,坚定我们的信念,更新我们的思想,通过思想的更新完成我们教学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