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班级管理制度4篇(一)

五年级班级管理制度4篇(一)

五年级班级管理制度4篇(一)五年级班级管理制度第1篇总则一、为使班级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而制定本条例。

二、本条例对本班有效,所有班级成员都必须遵守。

第一章班训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做一个好孩子,让家长幸福;做一个好学生,让老师幸福;做一个好伙伴,让同学幸福;做一个好公民,让社会幸福;让别人幸福,也就是让自己幸福。

第二章班级目标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所有的同学都应该树立坚定的信心。

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自己,我能行。

团结:班级是个大家庭,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加强合作,要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性,发挥团体精神。

勤奋: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付出了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如果不付出努力,是绝对不会成功的。

胸怀大志,理想永存;锐意进取,刻苦勤奋;鞭策自己,激励他人。

实干:我们不缺少远大的目标,我们缺少的是脚踏实地。

一步一个脚印,积极肯干,苦干加巧干;不轻浮,不自满,不自欺,不欺人。

第三章、班委干部班干部是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助手。

班干部要以身作则,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起好带头作用。

班干部各司其责,共同管理,注意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优化意识,提高班级凝聚力和战斗力。

班干部主要职责如下:1、班长:班级实行班长负责制,在班主任不在时代表班主任。

负责宏观调控班级所有事务,及时收集、反映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班主任保持工作联系,维护班风、学风建设,重点负责教室课堂自习的纪律。

班长每周应主持召开一次班委会议,总结班级工作得失,并向班主任汇报。

2、中队长:配合班长开展工作,全面负责少先队工作,每天检查同学红领巾的佩戴情况。

3、学习委员:负责传达老师的各项要求,负责检查并考核科代表的工作,做好“师徒结对子”工作,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4、纪律委员:负责班级同学的纪律遵守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并及时向班主任汇报。

5、劳动委员:负责安排同学做好卫生区、教室卫生的清洁、保持工作。

6、体育委员:负责组织好“三操”、就餐路队及相关的体育活动。

7、宣传委员:负责办好每期的黑板报,协助老师做好班级“学习园地”。

8、文艺委员:负责学校、班级开展的文艺活动。

9、小组长:负责督促组员认真作业,并按时收作业,大扫除时安排本组清洁任务。

10、寝室长:协助生活老师管理好寝室纪律,认真管理,大胆管理,并及时向班主任汇报。

11、值日生:负责讲台的卫生及保持,课间擦黑板,认真记录《班级日志》,并在午会课时向全班总结。

12、科代表:负责完成各科教师布置的任务,做好各科老师的小助手。

13、管理员:管理好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并及时向班主任汇报。

第三章常规要求一、学习1、按照预习要求提前预习课文,提前听写单元生字。

2、做好课前准备,书本摆放整齐。

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遵守课堂纪律。

3、认真完成作业,按时交给组长。

书写工整,不抄袭。

修改作业按正确的格式,用不同颜色的笔修改,不乱涂抹。

4、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远,胸口离桌面一拳远,手指离笔尖一寸远。

5、爱护书本,不在书本上乱写乱画,不乱撕作业本,保持书本的清洁和完整。

6、早自习时,应按照科代表的要求认真早读,背诵课文,做到自觉、主动。

7、语文考核相关规定:①、作业得优者,每次加一分。

书写潦草扣一分,不按时交扣一分。

②、语文考试,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相应的加分。

(详见语文加分细则)③、举行的班级语文活动,一等奖三分,二等奖二分,三等奖一分。

二、纪律1、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

不歧视、欺负同学。

乐于助人,同学有困难要帮助。

诚实守信,说到就要做到。

2、遵守纪律,不打架,不讲脏话。

不迟到、早退,有病有事要请假。

3、禁止大声喧哗,禁止追逐打闹,禁止踢球,禁止攀爬桌子、窗户。

4、上下楼梯靠右行,课间按规定路线行走,安静有序,不拥挤。

5、文明就餐,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

节约粮食,不浪费。

6、纪律加分规定:①、一周无违纪现象者,加一分。

②、主动给班级加分,根据具体情况加一到三分。

③、班级获得文明班级,每人加2分。

三、三操1、每周一升旗必须穿校服,佩戴好红领巾。

2、每天必须佩戴好红领巾,由中队长不定期检查。

未佩戴红领巾者,扣一分。

主动借同学红领巾者,加一分。

3、三操必须做到快、静、齐,迅速站好队,不讲话。

4、三操方面一周无违纪,加一分。

5、参加各类体育活动获奖,具体加分细则另行规定。

四、卫生1、做好个人相关卫生(地面、课桌、书包柜),一周无批评违纪,加一分。

如有检查扣分,每次扣一分。

2、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3、课桌、书包柜按要求摆放整齐。

4、离开教室,做到人走电停。

此项工作由专人负责。

5、认真完成本周劳动任务,无扣分者,则加两分。

如有检查扣分,则相应扣分,每次扣一分。

五、寝室遵守寝室相关规定,晚自习后及时回寝室,不得在途中闲逛、打闹等。

按时就寝,不讲话,一周无违纪者加一分。

违者每次扣一分。

六、文艺宣传1、办板报者,主创加两分,助手加一分。

2、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视获奖等级则相应加分。

未尽事宜将再做补充。

五年级班级管理制度第2篇一、班干部职责:班长:全面负责班级工作,善于领会学校意图,根据本班特点,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负责课堂常规检查、督促。

密切同班委会成员联系,定期召开班委会,了解情况、检查工作。

及时沟通师生联系,能独当一面开展工作。

副班长:协助班长工作,当班长不在时代理其工作。

负责出勤统计,每天及时向班主任报告每节课出勤情况。

协助体育委员督促同学做好“两操一锻”,负责例行班会的组织安排事务。

学习委员:密切联系各科任老师,及时反映同学对教学的建议和要求。

主动关心学习差的同学,想方设法为其排忧解难。

经常检查、督促各科代表收发作业情况,及时汇总各科阶段考(单元考)成绩交班主任。

劳动委员:关心同学身体健康,维护同学合法权益。

组织安排同学参加公益性劳动,安排督促值日生工作。

定期检查班级卫生环境美化工作。

及时对劳动情况进行小结并记录。

严格管理,合理使用班级费用。

文娱委员:定期组织同学开展文娱活动,活跃班级的课外活动,负责举办有特色、有意义的文娱性主题班会(如联欢会、晚会等)。

及时发现、推荐、动员文娱骨干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文娱活动。

纪律委员:负责班级日常性治安工作。

经常提醒同学注意外出时教室的门户安全、到校的交通安全。

发现同学遗失东西要及时报告老师。

对来校可疑者要提醒老师同学注意。

对同学发生争端,要及时疏导,严重恶性事件要报告老师。

体育委员:组织同学积极开展体育锻炼。

定期举行班级性的体育竞赛活动。

认真督促同学参加“两操”(广播操、保健操)“一锻”(体锻)活动,动员、组织同学参加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校、年级运动会),提高体锻质量,增强同学体质。

宣传委员:组织宣传小组,定期出好黑板报(墙报)。

有条件的可自办刊物。

利用现有条件设施,及时、生动、活泼地反映班级风貌,宣传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现象。

向同学推荐健康有益的读物。

凡遇大型集体性活动(如校运会)应负责组织同学撰写稿件。

小组长:协助班干部组织管理本小组各项任务的完成,监督班干部对本小组的检查记录工作。

二、学生一日常规【上学】:1、每周一早晨准时到校参加升旗仪式,每个同学做到严肃认真,少先队员行队礼。

2、每天按时到校,不旷课,有特殊情况不能到校必须请假,人人背好书包,早晨到校后自觉安排早读。

3、每日佩带好红领巾及学生卡到校,做到衣着整洁,仪容大方,举止文雅,谈吐文明,按照学校规定理好学生发型,不把凉鞋当拖鞋穿。

4、遇到师长要点头示意、问好、表示敬意。

【上课】:1、课前备好一切学习用品,放在桌上。

2、上课预备钟响,立即有秩序地进入教室,静待老师上课。

迟到的应在门口立正喊“报告”,经老师示意后,才进教室。

3、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课,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4、每节课都须保持教室整洁。

【下课】:1、老师喊“下课”,班长喊“起立”,互相敬礼后下课,待老师离开教室或经老师示意后,有秩序地离开教室。

值日生擦净黑板并把门窗打开,使空气流通。

2、课间不追逐打闹,不登高攀树,不乱丢纸屑,不随意吐痰,不搞剧烈活动。

3、进教师办公室喊“报告”,经同意后再进入。

4、同学间不讲粗话,爱护学校一草一木、一桌一椅,保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关灯。

【活动】:1、准时参加课间操,列队做到快、齐、静。

做操认真、准确、有力。

2、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做到穴位准、手法对,用力适当,坐姿端正。

3、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器械,积极参加课外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

4、积极参加校园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

【放学】:1、放学后,值日生要把教室、走廊及包干卫生区打扫干净,关好门窗。

2、不在操场骑车,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行车安全。

3、按时回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五、学生课堂常规1、做好上课准备,预备铃一响,每位同学应立即就座,准备好学用品,静候老师上课;班长要督促检查。

2、上课铃响后,班长喊“起立”,师生立正互相问好;下课铃响,班长喊“起立”,师生互相敬礼后下课。

3、学生迟到,必须在教室门口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教室就座。

4、上课坐姿端正、专心听讲,做好课堂笔记,积极思维,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做到脑到、眼到、耳到、手到。

发言应先举手,老师指名提问时,学生应该起立,回答问题用普通话。

5、做好预习、复习和作业:做好预习、课后复习和作业,是巩固旧课、上好新课的重要条件。

A、预习:今天预习明天的新课,弄清教材轮廓,划出难点要点。

B、复习:复习时先回忆课堂教学内容后翻看笔记和课本,在理解基础上,对公式、定理、概念等,该记忆的要及时背诵或默记。

C、作业:在复习基础上,认真、独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

三、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1、课前预习的习惯。

依据提示,通读课本,划出难点,完成预习作业。

2、课前准备的习惯。

预备铃一响,马上进教室,书本及学习工具放好,安静端正坐好。

3、出声早读的习惯。

早读内容明确,按时到校早读,出声读书,读记结合,手脑并用。

4、认真上课的习惯。

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做好笔记,努力做到当堂理解、记忆。

5、课后复习的习惯。

阅读理解教材,复习笔记,记住要点,当天功课当天复习掌握。

6、独立作业的习惯。

到校先交作业;作业保质保量,按时缴交;独立完成;口头作业也要完成好;注意教师的批改,及时订正错误。

7、安静自习的习惯。

自习课不讲话不做小动作不看课外书不离开座位,自己复习写作业。

8、勤学好问的习惯。

刻苦用功,努力上进;不懂就问,当天的疑难当天就解决,决不放过;放学后可与同学互相讨论问题。

9、晚上读书的习惯。

不管作业完成与否,也不管有没有作业,每天晚上都要认真读书一个半小时以上(星期四、星期六):①当天的教材要复习掌握;②当天的作业要独立完成;③第二天的功课要认真预习;④可超前学习或复习旧知识或阅读课外有益读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