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一1.(2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核心的原则是 A.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B. 公平原则 C. 可持续发展原则 D. 无悔原则2.(2分) 森林碳汇是指A. 森林生态系统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B. 森林神态系统增加大气中氧气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C. 森林生态系统汇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D. 森林生态系统汇集大气中的氧气的过程、活动或机制3.(2分) 2010年4月1日我国实施的关于低碳转型方面的法律是A. 《循环经济促进法》B. 《节约能源法》C. 《可再生能源法》D. 《清洁生产促进法》4.(2分) 低碳的关键影响因素是,即“碳生产力概念”。
A. 总体经济产出的生物燃料消耗量 B. 单位经济产出的化石燃料消耗量C. 单位经济产出的生物燃料消耗量 D. 总体经济产出的化石燃料消耗量5.(2分)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 A. 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和限制能源使用数量 B.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C.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限制能源使用数量 D. 创造清洁能源结构和改变能源使用属性6.(2分) 碳关税的征收对象是 A. 进口的高能耗产品 B. 进口食品 C. 进口农产品 D. 进口的低能耗产品你的答案: A B C D得分: 2分7.(2分)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理想轨迹是 A. 在经济增长速度为正的前提下,碳排放弹性不断下降 B. 在经济增长速度为负的前提下,碳排放弹性不断上升 C. 在经济增长速度为正的前提下,碳排放弹性不断上升 D. 在经济增长速度为负的前提下,碳排放弹性不断下降8.(2分) 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行为,除了需要法律规、规划引导外,更多的是需要 A. 科技发展提升经济发展作为引导 B. 提高工业技术作为引导 C. 公民素质提升进行引导D. 经济措施进行引导9.(2分) 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背景是 A. 经济危机 B. 政治改革 C. 气候变化D. 经济全球化10.(2分) 建筑能源消耗中,耗能最大的组成部分是 A. 农村生活炊用能耗 B. 房屋照明能耗 C. 北方城镇采暖能耗 D. 南方城镇制冷能耗11.(2分) 碳生产力是指 A. 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 B. 产生单位GDP所排放的碳当量的总量 C. 单位碳当量排放所产生的热量 D. 一个国家生产化石能源的能力12.(2分) 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 能源活动 B. 自然灾害C. 地壳运动D. 农业活动13.(2分) 欧盟能源战略的核心是 A.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B.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C.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D. 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4.(2分) 先行工业化国家在人均GDP处于3000~10000美元的阶段,均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 A. 此时产业结构呈现“低碳排放”特征 B. 此时产业结构呈现“高碳排放”特征 C. 此时产业结构呈现“轻化工业”特征D. 此时产业结构呈现“重化工业”特征 15.(2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缔约国在减排任务上的规定是 A. 发展中国家因发展需要可以不承担责任 B. 共同没有区别 C. 发达国家因为已经实现碳的低排放而不具有责任 D. 共同但有区别16.(2分) 不属于低碳消费观念的是 A. 改变过分追求便利的消费方式 B. 适当增加产品的种类便于选择性消费 C. 改变奢侈和炫耀型消费方式 D. 减少碳排放的同时,通过碳补偿为减排出力17.(2分) 世界首个《京都议定书》碳排放配额全球交易平台是 A. 未来电力交易平台 B. 欧洲能源交易所 C. 欧洲气候交易所 D. Blue Next交易平台18.(2分) 基于配额的碳金融市场,其市场原理是 A. 基准—交易 B. 商品—交易 C. 资金—交易D. 限额—交易19.(2分) 世界能源系统以化石能源为主,是实现经济发展与减缓气候变化目标的重要途径。
A. 绿色经济、轻工重农 B. 科技发展、合理使用 C. 促进节能、提高能效 D. 低碳经济、低碳发展20.(2分) 在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了科学研究的日程。
A. 多伦多 B. 巴厘岛C. 日瓦 D. 哥本哈根21.(2分) 下列选项中,最终催生了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是 A. 关于发展权与排放权的讨论的不断升级 B. 关于人权问题的讨论的不断升级 C. 对经济危机本质的认识的日益深刻 D. 对气候博弈本质的认识的日益深刻22.(2分) 下列选项中,与碳金融有关的活动有 A. 无害环境技术开发的融资 B. 对低碳技术和项目的投资 C. 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的交易 D. 对气候变化受害方的资金补偿23.(2分) 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财富的累积效应能够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这是因为 A. 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大降低能源消耗 B. 对经济资本存量的需求大大减小,可以将更多的能源消费用于服务业C. 社会财富的积累使工业投入增加 D. 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引发低碳技术进步24.(2分) 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举措有 A. 阻止中小企业的过多开展 B. 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C.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D. 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5.(2分) 目前,国际上对“低碳排放”的理解有不同角度,这些角度基于的原则有 A. 代际公平原则 B. 国际公平原则 C. 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成本效益原则 D. 人际公平原则26.(2分) 人类活动导致可以长期存在于大气的温室气体包括 A. 二氧化碳 B. 氧化亚氮 C. 甲烷 D. 卤代碳氢化合物27.(2分)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其努力形成的发展方式是 A. 高效率 B. 低排放 C. 低消耗 D. 低投入28.(2分) 按照碳金融原生产品的来源划分,碳金融市场可以分为A. 基于项目的市场B. 基于产品的市场C. 基于指标的市场D. 基于配额的市场29.(2分) 国际大都市的低碳城市建设的共同经验有 A. 决心应对气候变化 B. 制订减排目标,方向明确 C. 整合不同政策,全方位减排 D. 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经济并不矛盾30.(2分) 各国在低碳转型中所采用的市场手段主要有 A.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 B.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 C.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 D. 资源使用效率机制31.(2分) 中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制约因素有 A. 受资源禀赋的制约B. 受文化教育水平制约C. 受资金技术的制约32.(2分) 近年来,我国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有 A. 《清洁生产促进法》 B. 《节约能源法》 C. 《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 D.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33.(2分) 2007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的《节约能源法》主要调整了哪些方面的容? A. 健全了节能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 B. 强化了法律责任 C. 全面落实了污染者责任 D. 完善了促进节能的激励政策34.(2分) 本课程提出的加快低碳城市建设的建议是 A. 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凝聚政府、企业和市民的力量 B. 提高认识,避免低碳城市建设的盲目性 C. 建立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D. 尽快制定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出台建设低碳城市的指导意见35.(2分) 以下选项能反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是 A.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文本谈判阶段 B. 《京都议定书》谈判阶段 C. 哥本哈根谈判阶段 D. 《马拉喀什协定》谈判阶段36.(2分) 发展低碳经济不需要额外的成本。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得分: 2分37.(2分) 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是一个矛盾体,经济的快速增长都是以能源的快速消耗为代价的。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得分: 2分38.(2分)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企业积极性,更要倡导全社会广泛参与。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得分: 2分39.(2分) 碳生产力是单位GDP产出的碳排放,可以用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效率水平。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得分: 2分40.(2分) 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没有历史责任,因此不需要减少碳排放。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得分: 2分41.(2分) 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是“全国低碳日”。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得分: 2分42.(2分) 温室气体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人类能源消耗的结果。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得分: 2分43.(2分) 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产品的出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是一种特殊的边境调节税。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得分: 2分44.(2分) 循环经济就是低碳经济。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得分: 2分45.(2分) 规划引导是中国促进低碳转型过程中最常用的政策手段,但是国外却是以法律手段来促进低碳转型。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得分: 2分46.(2分) 发展低碳经济根本上是一种市场行为,因此发挥市场的作用降低低碳转型的成本日益成为一种趋势。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得分: 2分47.(2分)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简称为CCX,是全球第一个自愿性参与温室气体减排量交易平台。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得分: 2分 48.(2分) 美国不批准《京都议定书》是因为气候变化问题具有科学不确定性。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得分: 2分49.(2分) 低碳发展对于不同国家具有相同的含义。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得分: 2分50.(2分) 《京都议定书》确立了量化的减排目标和减排时间表,但由于美国没有参加而不具有广泛性。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得分: 2分试题二1.(2分) 在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了科学研究的日程。
A. 巴厘岛B. 多伦多C. 日瓦D. 哥本哈根2.(2分) 的低碳发展模式主要致力于发展生物质能以及相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A. 南非B. 巴西C. 国D. 日本3.(2分)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A.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B. 建设资源节约型、能源创新型社会C. 建设科技开发型、能源创新型社会D. 建设科技开发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2分) 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背景是A. 气候变化B. 政治改革C. 经济全球化D. 经济危机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2分5.(2分) 碳金融的兴起,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展到()阶段的结果A. 法律化温室气体减排B. 量化温室气体减排C. 清洁能源经济D. 低碳经济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2分6.(2分) 碳关税的征收对象是A. 进口的低能耗产品B. 进口的高能耗产品C. 进口农产品D. 进口食品7.(2分) 哥本哈根会议后,国际社会日益达成共识,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是A. 发展低碳经济B. 发展循环经济C. 发展低碳技术D. 发展第三产业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2分8.(2分) 低碳发展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体系低碳化,能源体系低碳化是指A. 降低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及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B. 升高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及降低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C. 保持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不变而降低碳的排放D. 保持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不变而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2分9.(2分) 中国的第一笔自愿减排量的交易的完成是在A. 环境交易所B. 环境交易所C. 环境交易所D. 环境交易所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2分10.(2分) 欧盟能源战略的核心是A. 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B.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C.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D.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2分11.(2分)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的官方文件是A. 西班牙学者乌恩鲁2000年发表的《能源政策》B. 2007年英国出台的《气候变化框架战略》C. 2003年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D. 2006年英国发表的《斯特恩报告》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2分12.(2分) 专门为中国市场设立的第一个自愿减排标准,被称为A. 2000标准B. 熊猫标准C. 标准D. 绿色世博标准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2分13.(2分) 从以下哪一角度讨论一国国民实际消费导致的碳排放,更有助于采取公平视角从源头上推动低碳发展A. 交易角度B. 消费角度C. 流通角度D. 生产角度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2分14.(2分) 基于配额的碳金融市场,其市场原理是A. 资金—交易B. 限额—交易C. 商品—交易D. 基准—交易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2分15.(2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缔约国在减排任务上的规定是A. 共同但有区别B. 发展中国家因发展需要可以不承担责任C. 共同没有区别D. 发达国家因为已经实现碳的低排放而不具有责任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2分16.(2分) 国际气候博弈的本质是A. 国际经济地位之争B. 国际政治地位之争C. 发展权之争D. 生存权之争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2分17.(2分) 不同温室气体对地球的温室效应不同,为统一度量温室效应,规定()为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