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ZY-QS-QD-50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ZY-QS-QD-50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燃或可燃 环境影响: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
物、硫酸、 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双氧水、
甘油
氧化剂 8220B
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白色粉末、无味,主要成分为 柠檬酸钠、氢氧化钠
皮肤接触可引起灼伤,溅入眼内,可 避免强还
发生结膜炎、结膜水肿、结膜和角 原剂、易
膜坏死,吸入氢氧化钠的粉尘或烟 燃或可燃
水溶液呈酸性。 燃物
无色或淡黄色液
体有刺激性气味 避免碱类、强氧化
主要成分为噻
剂
主要引起皮肤、眼膜的刺激症状
吩、硫酸
黄色液体有刺激 性气味主要成分 为噻吩、硫酸
避免碱类、强氧化 剂
主要引起皮肤、眼膜的刺激症状
黄色液体有刺激 性气味主要成分 为噻吩、硫酸
避免碱类、强氧化 剂
主要引起皮肤、眼膜的刺激症状
脂不可溶于水
部、头晕眼花,失去意识
8.0 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易燃液体及氧化剂的事故应急措施 8.1【急救措施】 8.1.1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 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8.1.2 皮肤: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8.1.3 眼睛: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8.1.4 食入:若患者丧失意识或痉挛,不可经口喂食任何东西,若患着意识清楚,让其 用水彻底漱口。就医。若是服入易燃液体则应该移到通风处,给病人灌大量的水, 就医。 8.2【消防措施】 8.2.1 适用灭火剂:干粉、砂土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 8.2.2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配戴空气呼吸器及防护手套以免遇
2.0 使用范围
适合公司各级管理员及生产、运输、贮存、使用化学品的人员。
3.0 化学品分类
第一类:酸性腐蚀品
第二类:碱性腐蚀品
第三类:氧化剂
第四类:易燃液体
第五类:剧毒品
4.0 酸性腐蚀品的理化性质及其危险性
名称
物理和化学特性
稳定性和 反应活性
危险性
无 色 透 明 油 状 液 避免碱类、碱金属、 灼伤皮肤,蒸汽或雾刺激眼睛,引起结膜 硫酸 体 , 无 臭 , 密 度 水、强还原剂、易 炎,若吸入会刺激呼吸道,食入后会引起
触可引起灼伤,溅入眼内,可发生结膜炎、
溶解时产生大量
结膜水肿、结膜和角膜坏死,吸入氢氧化钠
的热,这些溶液
的粉尘或烟雾时,可引起化学性上呼吸道
与酸混合时也能
炎。
产生大量的热。 避免水、酸类
误食后,口腔、食管、胃部烧灼痛,腹绞
有极强的碱性和
痛、呕吐血性胃内容物、血性腹泻。
强腐蚀性
氨水
无色透明液体, 有强烈的刺激性 避免酸类、碱金属 臭味,密度 0.91, 溶于水、醇。
-2℃;沸点:158;相对密度: 易 燃 , 强 道粘膜,引起呕吐、腹泻及胃肠出血,甚
1.46。能与水、乙醇和乙醚以 还原剂 至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呼吸功能衰竭而
任何比例混合。易分解放出氧
致死。
和热,有强氧化性和刺激性
深紫色细长斜方柱状结晶,有 避免强还 金属光泽,能溶于水成深紫红 原 剂 、 易 误食后引起呕吐等症状 高锰酸钾 色溶液。是强氧化剂,在冷却 燃 或 可 燃 环境影响: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 情况下,与浓硫酸作用析出高 物、硫酸、 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锰酸酐,与有机物接触受热放 双氧水、 出氧气引起燃烧,遇乙醇、过 甘油
硫酸铜
物理和化学特性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危险性
与水混溶,不溶
食入可腐蚀口腔及消化道粘膜,引起呕吐、
于烃类,可混溶
腹泻及胃肠出血,甚至因急性肾功能衰竭
于醇。
或呼吸功能衰竭而致死。
俗称醋酸,无色
吸入本品蒸气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透明液体,有刺
若与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
激性酸臭。溶于 避免碱类、强氧化 学灼伤。对眼睛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
主要引起皮肤、眼膜的刺激症状 主要引起皮肤、眼膜的刺激症状
文件编号
ZY-QS-QD-503
版本
B0
作业指引
文件名称
化学品安全技术 说明书
页次/总页数 5/13
铜光剂 Cu603BC 铜光剂 Cu603BK
膨化剂 M1601A
中和稳定 剂 M101D
浅蓝色液体、无 味,主要成分为 PEG10000 浅蓝色液体、无 味,主要成分为 PEG10000 无色透明液体, 有刺激性气味, 主要成分为二乙 二醇、邻甲酚酞 络合剂 黄色液体、有刺 激性气味,主要 成分为二乙烯三 胺、EDTA
文件编号
ZY-QS-QD-503
版本
B0
作业指引
文件名称
化学品安全技术 说明书
页次/总页数 9/13
水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如果是易燃液体,须戴防毒面具,以防止 有机溶剂气体的吸入。 8.3【泄漏应急措施】 8.3.1应急行动: A.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接触该区。 B.清理工作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 C.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D.对该区域进行通风换气。 E.易燃液体应该严禁烟火,用可密闭的容器收集 8.3.2清理方法: A.不要碰触外泄物。 B.避免流入下水道、或水沟。 C.在安全许可的情形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溢漏。 D.将泄漏物铲入清洁、干燥、贴标签的容器并盖好,用水冲洗溢漏区域。 E.小量液体泄漏:用不会和外泄物反应的泥土、沙或吸收剂吸泄漏物,置于加盖并标示 的容器里。 F.大量泄漏:用砂土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转移至专用收集桶,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重大情况连络消防、紧急处理单位以求协助。 8.3.3 个人注意事项: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8.3.4 环境注意事项:进行通风,扑灭或除去所有发火源 8.4【操作与储存】 8.4.1 安全处置: A.酸性腐蚀品具腐蚀性,需要个人防护设备。 B.操作前检查容器是否溢漏。不要与不相容物一起使用 C.容器要标示,不使用时保持容器密闭并避免受损。 D.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E.操作区和贮存附近应有紧急处理设备。 F.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它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8.4.2 储存方法:
文件编号
ZY-QS-QD-503
版本
B0
作业指引
文件名称
化学品安全技术 说明书
页次/总页数 3/13
纯品为无色透明发
灼伤皮肤,其蒸汽或雾可引起眼和上呼吸
烟液体,工业用浓 避免碱类、碱金属、 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并伴
硝酸 度≥68%,有酸味, 还原剂、醇类、铜、 有头痛、头晕等;食入后引起腹膜炎、喉
防氧化 M2608
微蚀剂 M101A
聚合液 8230A
聚合液 8230M
聚合液 8230R
聚合液 8230C
水溶液呈酸性。
燃物
浅蓝色液体,淡 醋 酸 味 , PH 为 3.0-3.5
与碱性和氧化物不 相溶
含有甲酸可能导致灼伤
无色或白色结晶 避免水、强还原剂、 健康危害:对鼻粘膜有刺激作用,食入喉
粉末,易溶于水, 有机物、易燃或可 咙有灼烧的感觉和不断呕吐
作业指引
文件编号
ZY-QS-QD-503
版本
B0
文件名称
化学品安全技术 说明书
页次/总页数 1/13
修订日期 2016.11.21 2018.02.26
版本 A0 B0
修订记录 修订內容摘要 初始发行 整体换版
修订人 邓慧敏 许建儿
核准
审核
制定
标准化
受控章
文件发放 总经理部 工程部 品质部 生产部 市场部 采购部 行政部 财务部 文控
开油水 (洗网水)
酒 精
油 墨
无色可燃液体,低
毒。比重 0.9,自燃 氧化剂,避免接
温度:472℃,闪点: 触火源,
与皮肤接触会灼伤皮肤
65 ℃ , 爆 炸 界 限 :
吸入后可引起头痛、头晕
2.0-13.8% , 用 来 稀
释油墨及清洗网板
即乙醇,无色液体,
与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干燥、
有酒香。熔点为
脱屑和皮炎.吸入可引起头痛、
1.84,熔点 10.5, 燃或可燃物。遇水 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 沸点 330,与水混 放出大量热。 溶。具强腐蚀性、 刺激性。
有刺激性气味,有 避免碱类、碱金属、 刺激皮肤、眼睛,吸入后大部分被上呼吸 盐酸 强腐蚀性,能与多 还原剂,与氯化铵 道粘膜所滞留,并被中和一部分对局部粘
种金属、金属氧化 混合会产生烟雾。 膜有刺激和灼烧作用,并引起炎性水肿、 物反应,遇氰化物 浓 盐 酸 会 挥 发 出 充血和坏死。 产生剧毒氰化氢。 HCl 气体。
会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
吸入会刺激鼻子、喉咙,其蒸汽会严重刺激 眼睛食入可能引起嘴、喉咙和消化道灼伤,
会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
名称
物理和化学特性
稳定性和 反应活性
危险性
无色,极不稳定的液体,略带
与皮肤接触会灼伤皮肤,对眼睛有刺激作
过氧化氢 气味,能完全和水混合。熔点: 易 分 解 、 用,能刺激黏膜误食后可腐蚀口腔及消化
文件编号
ZY-QS-QD-503
版本
B0
作业指引
文件名称
化学品安全技术 说明书
页次/总页数 2/13
1.0 目的
编制化学品燃、爆、毒性和生态危害,以及操作储存、泄漏应急处置、主要理化参数等
方面的文件,做到有效地指导员工熟悉药品性能,在生产、使用、储存等过程中的安全
注意事项,在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措施等,做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避免强碱 避免强碱 避免强碱 避免强碱
5.0 碱性腐蚀品的理化性质及其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