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接种注意事项及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1严禁皮下及肌肉注射
2卡介苗注射器专用,不得用作其他注射
3开启疫苗和注射时,切勿使用消毒剂接触疫苗
4疫苗有裂纹及标签不清或出现浑浊等外观异常不能使用
5疫苗开启后应立即使用,放置2----8℃半小时内用完,剩余废弃。
6备有肾上腺素等药物,以备发生过敏时使用。
7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宝宝,间隔一个月到当地防保所接种。
8如果喷到眼中,立即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同时汇报疾控防疫科。
常见反应及注意事项
1接种2—3天后局部出现红肿,2---3周局部出现红肿硬结溃疡,随后化脓。
2—3月结疤。
一般不需要处理。
保持局部清洁。
2局部脓肿大于1厘米,3个月不结疤,及时到疾控中心诊治。
3淋巴结反应:接种侧腋下淋巴结可轻度肿大,不超过1厘米。
1—2月后消退。
如果化脓及时到疾控中心防疫科诊治。
4接种后可有一过性发热,多数为轻度,1—2天后自行消退。
一般不需要处理。
如果发热超过38.0℃或发热时间超过48小时,可给予对症处理。
5如果不结疤,不需要补接种。
也不需要再来询问。
6罕见不良反应有:严重淋巴结反应,骨髓炎,过敏性皮疹及过敏性紫癜。
接种流程
1接种前测量体温,超过37.5℃暂缓接种,待体温正常后接种。
2核对医嘱,如果没有医嘱不接种。
(及时和医生联系,加强沟通)核对接种登记本,核对新生儿接种转移卡,核对家长姓名等信息。
三者信息统一后确定接种名单,把床号,母亲姓名,性别填写好,接种时按照表格叫号核对接种。
3取出卡介苗,核对疫苗。
0.25mg为五人份。
每人次接种0.05mg,用1毫升注射器抽取0.5毫升注射用水,充分摇匀。
用专用注射器抽取0.1毫升,抽取时针头坡度向下完全浸入在液面下,以防空气进入注射器中,(自毁型注射器不能排气)如果空气进入注射器中废弃重新开启另外一注射器。
4抽取好的疫苗放在冰排上半小时内用完,如果用不完废弃。
5叫家长把宝宝左侧袖子脱掉,同时注意保暖。
注射部位为左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
6用75%酒精消毒后待干,皮内注射0.1毫升。
注射时确保针头坡度完全进入皮肤,如果接种过程中有一点漏出,在针眼原处稍进入一点再退。
漏出的液体用干棉签吸掉。
吸掉的棉签和安瓿放一起。
拔针头前针头稍旋转后再拔出,防止药液漏出。
7观察半小时,做好登记工作。
在疫苗接种登记本,转移卡,保健手册上登记,家长在登记本上签字,发放转移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