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一、判断题SCP:分别指市场结构(Structure ),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
哈佛学派认为. 市场结构(Structure ),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並建立了SCP分析框架來分析行业与企业的发展情況P5三、简答题1答:分析汽车供应链结构简图:(1)汽车行业全球供应链的形成与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汽车制造业是一个复杂程度和集成度非常高的行业,汽车制造业需要懂得合作与共享,并且在不同的环节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不断完善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体系,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成为佼佼者。
(2)汽车供应链的利益分配及影响因素“微笑曲线”价值分布汽车供应链中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整车装配、非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等均为低附加值环节;对于产品设计与研发、品牌推广和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和采购等则划分为高附加值环节,汽车企业应重视“微笑曲线”所带来的价值,针对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侧重点,有利于节省成本,提高质量。
特征:多种生产策略组合;典型的生产滚动计划;整车厂的生产计划实施,驱动整个供应链;普遍注重精益的物流运作;物流业务外包成主流;严格的零部件供应商准入机制与供应商分级管理;基于框架协议下的全球化采购;汽车售后供应链体系备受关注。
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汽车产业发展呈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趋势,产业集群化使产业链纵向延伸发展,同时提高了与相关产业进行横向竞争与合作的效率2、答:分析服装供应链结构简图:先分析服装供应链的工艺流程,再分析服装供应链的类型。
服装供应链有四种主要类型的企业:(1)单纯的生产加工企业(2)自有品牌的“虚拟企业”(3)供、产、销一体化的企业(4)服装贸易公司特征:(1)服装产品的生命周期短(2)服装消费需求变动性大(3)服装消费需求的可预测性低(4)服装购买的冲动性高(5)服装产品被模仿的情况严重P14-15发展趋势:(1)产品个性化需求增大消费能力、消费心理与社会的进步三个因素,共同催生了个性化定制这个基于人自身表达诉求的概念。
(2)可持续性时尚将逐步成为主流对环境及劳工的保护,对于纺织服装领域会越来越重要。
服装纺织业是全球第二大污染环境最严重的行业(3)线上线下联系紧密线上下单线下提货,或是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等新模式已经成为服装业的大趋势。
(4)交易链条无限缩短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接近事物的本质,取缔繁冗的程序,直指事物的核心价值。
(5)品位成为核心竞争力在未来3年,品位即将一跃成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3、什么是供应链?什么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是产品从原材料的获得到最终产品产出的整个过程中所有活动的总称,包括采购活动、生产计划、运输、仓储和售后服务,以及信息系统的控制等活动。
P8供应链管理主要集中在如何使企业利用供应商的工艺流程、技术和能力来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在组织内实现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物流和采购管理功能的协作。
当价值链中的所有战略组织集成为一个统一的知识实体,并贯穿整个供应链网络时,企业运作的效率会进一步提高。
广义的供应链管理可以描述贯穿整个价值链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流动过程。
P214.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供应链管理核心理念?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将整个供应链上所以环节的市场、分销网络、制造过程和采购活动联系起来,共同实现客户服务的高水平与低成本,以赢得竞争优势。
供应链管理核心理念:①系统集成思想;②以客户为中心;③“双赢”合作竞争理念;④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P23-245.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机制是什么?供应链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基于“竞争-合作-协调”机制,以分布企业集成和分布作业协调为保证的新型企业运作模式。
供应链管理通过合作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自律机制等来实现满足客户需求、使客户满意以及留住客户等功能目标,并进而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标:社会目标(满足社会就业需求)、经济目标(创造最佳利益)和环境目标(保持生态与环境平衡)的合一。
P25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1、“长鞭效应”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术语,指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是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此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图形上很像一个甩起的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长鞭效应。
P382、CPFR是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也叫联合计划、预测与补货,是目前供应链管理中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P473、SCM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D INVENTORY)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
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
P41三、简答题1.简述长鞭效应的概念、影响、成因与解决对策:概念:它是指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级放大,导致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这种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图形显示上很像一根甩起的长鞭,因此被形象的称为长鞭效应。
最下游的客户端相当于鞭子的根部,而最上游的供应商端相当于鞭子的梢部,根部只要轻微的抖动一下,末梢就会出现很大的波动。
影响:增加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库存成本;延长了供应链的补给供货期;提高了供应链的运输成本;提高了供应链与送货(进货)相关的劳动力成本;降低了供应链内产品的供给水平,导致货源不足的频率加大;供应链上企业间互不信任,给运营带来负面影响。
成因:供应链存在的不确定性;对于需求预测的主观性;批量订货的影响;价格波动的影响;短期博弈的影响;提前期的影响;供应链结构的影响。
解决对策:加强合作,实现信息共享;提高预测精度;打破批量订购,拉动供应链循环;缩短订货提前期;采用业务外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流程,实现业务集成。
P38-P422、简述供应链协同的价值答:使激励和目标一致;提高信息的可见性和准确性;提高供应链整体运作绩效;构建战略伙伴关系的信任机制。
P44—P473、简述COFR工作流程答:建立合作的关系;制定联合商业计划;协同建立销售预测;共同识别,销售预测例外项;协同解决预测例外情况;进行订单预测;列出订单预测例外项;合作解决订单预测例外情况;订单生成或交货执行。
详情P504、简述“宝洁-沃尔玛”供应链协同模式的具体做法和启示答:具体做法:在持续补货的基础上,宝洁又和沃尔玛合力启动了CPFR流程。
它从双方共同的商业计划开始,到市场推广、销售预测,订单预测,再到最后对市场活动的评价总结,构成了一个可持续提高的循环。
启示: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式大大降低了整条供应链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更好地保持了顾客的忠诚度,为双方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P52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一、判断题二、名词解释1、CODP:顾客需求切入点是供应链产品增值过程的分岔点,前后活动在驱动源、产品性质、市场定位、生产类型等方面有明显区别。
P642、QR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EDI等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交换与信息共享,用高频率小批量配送方式补货,以实现缩短交货周期,减少库存,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目的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策略。
P703、ECR的含义有效客户反应是一种以更好、更快并且成本更低的服务满足客户为目的的供应链管理战略。
ECR 通过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组成供应链的各方成员相互协谓和合作,达到商品供应流程和服务最优化。
比如在食品杂店分销系统中,批发商和供应商会为消除系统中不必要的成本和费用,给客户带来更大效。
而进行紧密合作。
P72三、简答题1、比较推式供应链和拉式供应链的优劣答:“推式”的优点不但在于有计划的为一个目标需求量提供平均成本最低、最有效率的产出,而且可以用现货品的实时提供把握商机创造利润;其缺点则在当市场需求不如预期而未能销货时,推的越多,库存积压的风险就越大。
“拉式”的优点在于其具有为顾客提供量身订制的产品与服务;其缺点则在于响应定制化需求的成本较高。
P602、推-拉边界的设计原则答:通常对于通用程度低的零部件,制造商往往等到客户订单后再给供应商下单,这样推-拉边界会离客户更远,相反,标准化程度越高,预测准确度越高,推-拉边界就与最终消费者越近。
若库存离消费者太远就没法满足客户需求。
将库存推到客户附近,提高了服务水平,代价就是很高的库存水平,很低的库存周转率。
所以设计推-拉边界要离最终客户越近越好。
P643、QR的含义:答: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EDI等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交换与信息共享,用高频率小批量配送方式补货,以实现缩短交货周期,减少库存,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目的的一种供应链的管理策略。
QR的实施步骤:改变传统经营方式,经营意识和组织结构;开发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供应链成员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的信息共享;供应商必须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商品库存。
P70-71 4、ECR的含义答:ECR是有效客户反应,是一种以更好、更快并且成本更低的服务满足客户为目的的供应链管理战略。
ECR 通过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组成供应链的各方成员相互协谓和合作,达到商品供应流程和服务最优化。
比如在食品杂店分销系统中,批发商和供应商会为消除系统中不必要的成本和费用,给客户带来更大效。
而进行紧密合作。
P72ECR的实施条件:①为改革创造气氛,赢得公司高层支持;②建立战略同盟关系;③开发支持ECR的信息技术。
P72–735、费舍尔模型的策略矩阵:答:费舍尔教授的模型将需求的性质和供应链的功能联系在一起,矩阵的四个部分代表供应链类型和产品类型组合的4种可能根据产品需求的性质,可以把需求分为两类,即可以预测的功能型产品的需求和不可预测的创新产品的需求,而根据供应过程的侧重点,供应链可分为两类,即追求成本最小的效率型供应链和追求反应速度最快的反应型供应链。
核心思想:费舍尔认为,供应链的设计应以产品为中心,首先要明白用户对企业产品的需求是什么,此外,产品寿命周期,需求预测,产品多样性,提前期,和服务的市场标准等都是影响供应链设计的重要因素。
P74,P756、创新型产品与效率型供应链不匹配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答:不匹配出现的原因:生产功能型产品的企业(效率型供应链企业)常常过度创新,但经营体系和理念没有改变,这就导致了矩阵右上角不匹配的情况。
对此的对策:使创新型产品重新成为功能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