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1.1 工程概述
1)系统组成
地铁内给排水主要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
其中给水系统由生产、生活给水系统组成;排水系统由污水系统、废水系统和雨水系统组成。
2)系统功能
满足地铁生产、生活用水;及时排除生产、生活污、废水、地下结构渗入水、事故消防水及敞开部分的雨水。
3)地下区间排水系统
地下区间隧道的结构渗漏水、消防废水和不定期冲洗废水,通过线路排水沟集中到区间主排水泵站集水池,通过排水泵、压力排水管排入地面泄压检查井,然后自流接入市政排水管道。
区间排水泵站排水能力是按消防废水加结构渗漏水确定的。
消防废水排水水量不小于36m3/h。
每座泵站设两台排水泵,平时一用一备。
当区间发生消防事故时,两台泵同时工作。
按地铁设计规范的规定,当地下区间隧道位于河
流下时,区间泵站增加一台相同型号的排水泵。
4)地下车站给排水系统
给水系统构成及功能:
车站采用生产、生活与消火栓相对独立的给水系统。
车站由城市自来水管引出两路DN150的给水管。
由给水引入管分别接出消防给水管、生活给水管进入车站,站内卫生间、盥洗间等生活给水系统、车站冲洗等的用水均由生活给水管直接接出供给,生活给水系统为枝状管网。
市政给水计量水表的要求按水务集团要求设置,在室外已采用消防和生产生活分开设置的车站,在站内不再设置分表计量。
车站冲洗水栓的设置:车站两端设有冲洗用给水栓,给水栓由生活给水管接出。
车站排水系统包括:车站污水排水系统;隧道排水系统及车站局部排水系统。
车站污水排水系统主要是将车站生活污水集中到污水泵房收集器内,再提升排入城市污水排水系统。
隧道排水系统是将结构渗漏水、冲洗水及消防废水,通
过线路排水沟集中到线路坡度最低点的排水泵站,排入城市排水系统。
局部排水系统是将自动扶梯下机坑、折返线车辆检修坑等低洼处的积水以及敞口风亭的雨水、风机房内的生产废水,通过排水泵提升排入城市排水系统。
车站废水泵房
设在线路坡度最低点。
主要排除结构渗水及隧道冲洗和消防废水。
设两台排水泵,平时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必要时两台同时使用。
每台泵的排水能力按消防时最大小时排水量加结构渗漏水量计算。
排水泵选用潜水泵。
污水泵房
车站厕所处均设污水泵房。
污水泵房主要排除厕所污水和车站的生活污水。
污水提升采用重力流+真空提升排污系统,车站的各项生活污水均通过管道重力流至污废水提升装置中,再通过真空管路收集至真空罐内,然后由配套泵提升排至室外。
隧道峒口、车站出入口及敞开风口设雨水泵房
车站设有露天出入口或敞开风口时,在出入口通道、风井内适当地点设排雨水泵房;隧道峒口设有截水沟和雨水泵房。
所有雨水排水泵均采用潜水泵。
局部排水设施
一般设下跨线通道、风道等废水不能自流排放处。
设两台小型潜水排污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临时排水设施
(1)设在X工程和其他线路相交的预建的结构段内,排除不能自流的积水,一般设两台泵(一用一备)。
(2)在站台板下局部不能自流至车站废水泵房的地方设手提式潜水泵临时将积水排至线路排水沟。
(3)带有地面集散厅的出入口自动扶梯基坑下和残疾人垂直电梯下预留集水坑,没有设置自动抽升装置时,由手提式潜水泵临时将积水排至室外。
(4)排水的排水泵应配备15米的电源线、水泵扬水软管。
所有临时排水的排水泵与积水坑应一一对应。
风道及通风空调机房应有充分的排水措施,以保证泄水
及冷凝水的排除。
敞口风亭应根据汇水面积设排雨泵站,其大小、设备及用电量应根据计算确定,并预留电源,作为临时排水。
主排水泵站、废水泵房及洞口排水泵站、污水泵站应设电话或电话插孔及必要的检修人孔、检修爬梯等。
地下车站的站厅层通道入口处设排水横截沟,并设排水立管接入线路排水沟。
1.2 工程范围
本次工程范围为XXX工程X和区间给排水设备及管线的安装、调试及甲供设备外的设备材料供货。
站内与站外给排水分界点原则上为车站结构内表面的第一个接头处,按设计连接方式要求留有相应的沟槽、法兰或丝扣,区间与车站的设计分界点与低压配电系统的分界点一致。
1.3 给排水工程主要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1.3.1 给排水工程总体施工流程图如下:
给排水工程总体施工流程图
1.3.2 支吊架制作安装
支架制作安装工艺流程图
1)施工准备
(1)熟悉施工图纸,看设计的支吊架规格与规范要求是否符合,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早向设计提出解决。
(2)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编制简要施工方案。
向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技术执行标准、验收规范,交施工方法、工艺技术要求,作业队向施工班组签发施工作业任务书。
(3)根据工程进度准备提供符合要求的材料和工机具。
2)支架制作
(1)支架先按设计尺寸将型钢下料,给支架打好安装螺栓的眼孔。
(2)用打磨机将切割后的毛刺清除干净。
(3)焊接好支架的各个部分。
(4)将焊渣、污物、锈渍除干净后,刷防锈漆两遍,防腐漆两遍。
3)位置确认
(1)支吊架的安装位置要正确合理,安装牢固,外型排列整齐美观。
(2)支吊架间距应符合规范的要求,见表1、表2。
表1 钢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
沟槽连接卡箍净间距不宜小于150mm 和大于300mm。
(4)根据设计标高确定支吊架的位置,用放线仪整体放线,确定支架的螺栓打孔位置。
注意事项:
(1)管道转弯不大于150mm处需安装支架。
(2)金属软管和波纹补偿器两端100mm处需安装支架。
4)打孔
用电锤按照前面画好的螺栓位置打孔,打孔钻头大小应与安装锚栓大小配套,打孔过程中如遇局部钢筋位置,适当上下偏移错开钢筋,继续打孔,打孔深度应足够锚栓安装。
5)支架安装
(1)将锚栓放入打好的眼孔,用扳手将锚栓拧紧,使锚栓胀开再松开锚栓螺帽。
(2)制作好的支架固定到锚栓上。
(3)调整支架位置使横担水平度和垂直度复合要求,将锚栓拧紧固定住支架。
(4)对于一般钢管直接安装在支架上的,支架与钢管间要加绝缘胶皮;有绝热要求的管道,支架与管道间要求隔热垫木。
6)注意事项
(1)支架焊接应注意焊接的次数,主要受力面焊接不少于两遍。
(2)刷漆前,除锈、除渣要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