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答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
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言文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文言文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日出而林霏开()(4)山间之四时也()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前人之述备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
(1)联系《岳阳楼记》全文,作者对滕子京在贬谪生活中能积极治理政事,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极为赞赏的。
(2)文中描写山间辊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登楼所见,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和“饮既不多,缘何能醉;年犹未迈,奚自称翁”分别是题岳阳楼和醉翁亭的名联,请根据对联内容并联系课文,说说范仲淹和欧阳修的忧乐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阳光(2)景象(3)散开(4)季2、(1)前人的记叙已经很详尽了。
(2)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好的树木枝叶茂密形成浓密的树阴。
3、(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4、(甲)文从整体的角度概括描写洞庭湖的景色。
(乙)文具体描绘琅琊山朝暮与四季的景象。
5、范仲淹是为天下百姓先忧后乐,欧阳修是为自己的贬谪而忧;范仲淹是为天下百姓而乐,欧阳修是为游山而乐,是与民同乐。
范仲淹的思想境界更为博大。
文言文阅读答案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
(10分)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
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铄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①。
能以索持犀牛却行②。
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
初,起兵保安军德清砦③,积功授青涧都虞侯。
建炎三年,诏隶韩世忠,擢⑤偏将军。
世忠出下邳,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
世忠忧之。
元便领二十骑游击,俘其生口,备悉敌情。
俄而复出,敌骑数千四面集,元掷身陷阵,左右鹘击⑥,大呼,声振刀甲。
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
以功授閤门宣赞舍人。
(节选自解缙《太原王传》)【注释】①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
②却行:倒退而行。
③保安军德清砦:与下文下邳,均为地名。
④清涧都虞侯:与下文偏将军閤门宣赞舍人,均为官名。
⑤擢:提拔。
⑥鹘击:像鹘一样猛击。
鹘:鸷鸟。
1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只划一处)(1分)敌骑数千四面集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3分)(1)优()(2)备()(3)遁()13.说说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的意思。
(2分)14.《口技》中写宾客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是通过侧面描写表现口技人技艺高超。
请找出选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2分)15.为了突显人物形象,选文主要写了解元的哪两个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参考答案:11.敌骑数千/四面集(1分)12.(1)以为忧,感到担忧(1分)(2)详细,详尽(1分)(3)逃跑(1分)13.(士兵们)听说金兵大队人马逼近,惊讶不已,军心动摇。
(2分)14.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
(2分)15.力大无比,本领高强(1分);智勇双全,战功卓著(1分)。
文言文阅读答案3曹沫者以勇力事鲁庄公。
庄公好力。
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①。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②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③而盟。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
今鲁城坏④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⑤就⑥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桓公怒,欲倍⑦其约。
管仲曰:“不可。
夫贪小利以自快⑧,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注:①败北:战败。
②遂邑:今山东宁阳县。
③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
④坏:倒塌。
⑤北面:面朝北。
⑥就:趋向,回到。
⑦倍:通“背”,违背。
⑧快:快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以勇力事鲁庄公。
()②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2.通读全文,你认为曹沫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参考答案1.①替……做事(或侍奉)②结盟(会盟或订约)2.具有胆气过人,精于谋划,以死卫国的性格特点。
文言文阅读答案4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豪爽好施。
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
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
有薄技,请以相授。
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
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僧问:汝益乎?曰:益矣。
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
僧笑,命李试其技。
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越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
僧又笑曰:可矣。
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
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
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
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
又数日,僧辞去。
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
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
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
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
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
尼便笑与合掌。
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
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
李请之再四,尼不可。
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
但两相会意可耳。
李诺之。
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尼乃起。
少间李腾一踝去。
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
尼笑谢曰:孟浪忤客,幸勿罪!李舁归,月余始愈。
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
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为何?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鄙:粗俗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要:求取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易:轻视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适:到去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3分)①李请之再四,尼不可。
众怂恿之②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③三月,艺颇精,意得甚④李以为怯,固请再角⑤僧笑,命李试其技⑥方颉颃间,尼即遽止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
B.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
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C.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和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8.把以上文本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⑴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译文:⑵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
译文:⑶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译文:参考答案:5.A 6.D 7.C8.(9分)⑴李超从此凭武技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他的对手。
⑵像这样说了三遍,大家互相看着,最终没有应战的人。
⑶李超开始不说,尼僧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
文言文参考译文:李超字魁吾,淄西边邑人。
为人性格豪爽,喜欢施舍。
有一天,有个和尚偶然到他这里来化缘,李超让他饱吃一顿,和尚十分感激,就对他说:我是少林寺的和尚,会一点武艺,我想传授给你。
李超心中不禁大喜,请他住在家里,供给他衣食,早晚向他学习武艺。
过了三个月,李超的武艺已很精湛,便得意洋洋起来。
和尚问他:你觉得自己进步了吗?李超轻松地答道:我觉得进步了,师父,只要您所能的,我已全部学会了。
和尚笑着让李超试一试武艺。
李超便马上脱掉衣服,朝手心吐了口唾沫,跳跃起来像猿猴一样飞行,落下来像鸟一样轻盈,腾跃了一阵子,露出骄傲的神色站在那里。
和尚又笑了,说:可以了。
你既然把我的本领都学会了,那不妨让我们来较量一下武艺高低。
李超痛快地答应了。
于是,两人双手交叉,作好比试的姿势,然后两人格斗起来。
李超想找和尚的破绽,没料到,和尚忽然飞起一脚,李超顿时跌倒在一丈以外。
和尚拍着手说:你还没有完全学会我的本领啊!李超用两手撑着地,惭愧而沮丧地向他请教。
过了几天,和尚告辞离去了。
李超从此以武艺出名,走南闯北,浪迹江湖,竟一直没有遇到对手。
一次,李超偶然来到历下这地方,看到一个少年尼姑在广场上卖弄武艺,观看的人熙熙攘攘。
尼姑对围观的人说:颠来倒去就我一人,也太冷落了。
有喜欢玩耍的人,不妨上场来较量较量权作游戏。
一连说了三遍,围观的人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敢答应。
李超在旁边站着,不禁技痒,便很神气地走进场中。
小尼姑笑着与他合掌施礼。
刚一交手,小尼姑便喊停下来,说道:你这是少林派的武艺。
接着问他:你师父是谁?李超开始不作声,尼姑坚持追问,才告诉她是个和尚。
尼姑拱了拱手说:憨和尚是你师父吗?如果是这样,不必较量,我甘拜下风。
李超一再请求,尼姑不同意,大家在旁边怂恿他们比武。
尼姑才说:你既然是憨师的弟子,都是少林武林中人,不妨玩玩。
但只要两人意会就行了。
李超答应了。
但见她斯文瘦弱,有些看不起她,加上年轻好胜,一心想打败尼姑,以取一时的名声。
正在不分胜负的时候,尼姑突然停了下来。
李超问其中的缘故,尼姑笑而不答。
李超认为她胆怯,坚决要求再交手。
不久,李超飞起一脚,尼姑并起五指朝他大腿一削;李超觉得膝下像被刀砍了一样,跌倒在地上爬不起来了。
尼姑笑着道歉说:冒失地触犯了你,请你不要怪罪!李超被人抬了回来,养了一个多月才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