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盘电路设计
4.1 创建U盘原理图元件
U盘的整体电路图如下页图所示,分析该原理图可知,该电路主要由U盘控制器U2(IC1114)和存储器U3(三星K9F0BDUDB)组成,而电压转换器U1完成将电脑提供的VUSB电压转换为VCC电压。
其中几个核心元件,电压转换器U1、控制器U2、存储器U3和写保护开关SW1,都必须自己创建。
同时为了连线简单清晰,控制器和存储器之间采用了总线的方式连接。
创建电压转换器U1、控制器U2、存储器U3和写保护开关SW1的原理图元件。
1. 创建新的PCB工程文件“UPAN.PRJPCB”。
2. 创建新的原理图文件“UPAN.SCHDOC”。
3. 创建新的原理图库文件“UPAN.SCHLIB”。
放置自制的原理图元件
对于自制的原理图元件,可以点击【Place】放置按钮,将选中的元件放置到原理图图纸中,如图所示,将自制的U盘控制器IC1114放置到原理图中。
4.2 添加网络标号和绘制总线
放置完元件后,接下来就是绘制元件引脚之间的连线了,由于控制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线非常复杂,地址线、数据线、控制线达到几十条之多。
因此必须采用网络标号和总线的方法进行绘制。
确定和添加元件封装
因为U盘体积非常小巧,电路板面积很小,所以电路板中的元件绝大部分采用SMD元件,以节省电路板面积。
根据前面章节的介绍,并结合元件的实际外形和管脚排列情况,而且部分元件还参考了元件供应商提供的技术和封装参数,确定合适的元件封装如表所示。
1.确定A T1201的封装
2. 确定IC1114的封装
3. 确定存储器K9F0BDUDB 的封装
USB 接口J1的外形和引脚封装
2.5
2
2.5
2.54
1.25
4.5
1
23
4
写保护开关SW1的外形和引脚封装
晶体振荡器Y1的外形和封装
11.2 新建PCB 文件并绘制电路板边框
根据设计的要求和U 盘外壳的限制,确定电路的长、高尺寸。
经过分析,确定本电路板长、高参考尺寸为:45×15mm ,并且受外壳固定柱的限制,中间有一个半径为1mm 的半圆形的缺口,便于该电路板固定于U 盘外壳中,如图所示。
11.3.1 载入元件引脚封装 11.3.2 设置内电层的网络属性 11.4 多层板元件布局调整 11.6 多层板自动布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