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的工作方法

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的工作方法

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良好的调查收集可以为后续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物质和信息基础;反之,会使得整个工作陷入混乱无序,甚至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做更多的工作去修正。

同时,因其工作繁琐,过程漫长,内容零散,无法集中进行,且对工作条件、工作人员的热情和专业水平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笔者结合多年实践,谈谈有关调查收集工作的方法。

1 调查收集的地点
除了当下还具有一定种植规模的品种,大多数的地方品种都处于零散分布的状态。

正因如此,很多品种都会在难以预知的环境中存在。

1.1 田野 田野是最理想的调查地点,笔者收集到的品种中,60%以上是直接在田野发现的。

田野包括大田和小地块,由于大田种植的品种往往是时下推广的大宗品种,有时候小地块可能会有出乎意料的收获。

田野调查的好处是一目了然,不易产生误判,缺陷是调查范围过大,它要求调查人员时常到田头寻找,因工作量过大,人力上难以满足。

1.2 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是农产品的集散地,自然会有一些地方品种出现。

大大小小的农贸市场是良好的品种调查场所;但经销户很难提供可靠的品种信息和种子,同时也容易出现误判。

因此对调查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同时要求调查人员对地方品种有一定的了解,后续工作需要特别重视品种真实性的核实。

1.3 居住地 村落、生活小区、工厂、暂住地,凡有人活动的地方,均有可能出现地方品种。

现在很多人喜欢在房前屋后、庭院、花坛种植蔬菜及杂粮作物,因个人喜好而选择地方品种的情况也不少。

近年来,下山移民群体越来越大,很多偏远山村保留的品种也随之大量“移民”。

2 调查收集的工具
种质资源调查最离不开的是记录。

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调查人员不应过于相信记忆,而要更依赖“烂笔头”。

2.1 相机 图片采集是调查收集工作非常重要的一
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 的工作方法
黄丽梅1 吴金水2
(1浙江省松阳县种子管理站,323400;2
浙江省松阳县农业局,323400)
环,随身携带相机绝对是一个良好习惯。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随时获取作物的图像资料,无论是在田间、菜场、生活小区,都可以拍到大量的图片。

如果是较连续地关注种植在某个地方的作物,借着图片属性中显示的拍摄时间,还可以大致计算出它的生育期。

在工作中,很多品种往往不会特意安排种植观察,而直接拍摄可以省去大量的投入。

2.2 手机 智能手机为调查人员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录入平台。

借助QQ 日志、微信等手段,可以直接拍摄上传图片资料,同时可以保存文字信息,至少没有必要随身带纸笔记录。

要注意的是手机作相机使用的话像素要足够高,一般手机拍摄的图像大都不如相机。

2.3 纸、笔、尺子 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更习惯于用纸(或笔记本)、笔等传统工具记录。

本质上说,顺手的就是对的。

软皮尺或卷尺主要用于测量作物部位的长度、宽度、株行距等,携带方便,以体型小而实用为佳。

2.4 瓶子 药瓶、矿泉水瓶可以用来贮存种子,最好有标签贴纸,把品种名、来源、编号之类贴在瓶子上。

需要妥善保存种子的情况有:(1)收集来的种子因数量不足、质量达不到要求需要再繁殖,需要贮存到下一季种植;(2)为省去每年繁殖的麻烦,需要保存濒危品种时,种子充分干燥后熏蒸处理,再放入瓶子密封,可以大大延长贮存时间,置于冷藏设备中效果更好。

当然,条件具备的话可以用更专业的容器和包装。

3 调查收集的技巧
练就“鹰眼” 调查工作其实没有捷径,都要靠踏踏实实的工作,要说有诀窍,就是不断地观察、学习,练就一双“鹰眼”。

调查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工作的效率,有专业基础又有经验的调查人员可以一眼发现目标。

聊天的艺术 时常与农户及各方面人士聊天,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要以老农户为重点走访对象,因为他们比年轻人更注重传统,更怀旧,也不容易随风潮而改变。

即使找不到种质实物,这样的聊天也很有意义。

因为种质资源与其他东西不同,它往往需要“故事”来支撑,要有可追溯性,否则无法区别是当地老品种,还是新近引入的品种。

聊天时应像朋友似的对待调查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