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料入库待验管理规程

物料入库待验管理规程

分发编号:
物料入库待验管理规程
目的:建立物料入库待验管理规程,以规范和加强物料的接收管理。

适用范围:适用于采购的所有物料。

责任者:物料部、质量部。

1.概述
1.1物料的入库工作须由授权仓库管理员担任。

1.2仓库管理员须经过培训,具有一定的药学知识。

1.3各类物料均须有批准的验收标准。

2.接收标准
2.1物料采购员应要求供应商提供供货合同、送货单、执行标准及出厂检验报告单,根据《送货单》填写《入库通知单》并与《厂家检验报告单》一起交仓库保管员。

2.2物料接收时应有有效的管理,防止对物料质量造成影响。

2.3物料和产品的运输应当能够满足其保证质量的要求,对运输有特殊要求的,其运输条件应当予以确认。

2.4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印刷材料的接收应当有操作规程,所有到货物料均应当检查,以确保与订单一致,并确认供应商已经被质量部门批准,不符合要求的,应予拒收。

2.5物料的包装应当有完整的标识,并注明识别物料的各种信息(如品名、规格、产品批号、批准文号、有效期至、生产日期、合格证等)。

第1页
2.6所有物料在入库前均须清洁外包装并有相应的清洁操作规程,若发现可能影响物料质量的问题,应当立即向质量部报告并进行调查和记录。

2.7物料每次接收均应当有记录,内容应当包括:
2.7.1物料信息:物料名称、质量标准、包装规格、物料编码、批号、件数、来货总量、生产日期、有效期至、供应商、生产厂家等内容;
2.7.2运输确认:运输方式、保护措施、运输期限;
2.7.3清点实物:是否与“送货单”相符;
2.7.4供货单位:是否在合格的供应商名单内;
2.7.5是否有检验报告单;
2.7.6外观、尺寸/色差及文字内容;
2.7.7检数记录;
2.7.8验收人、审核人及日期;
2.8初验不合格的物料应当拒收,初验合格的物料应按照待验隔离管理,直至质量部批准放行。

2.8.1根据物料的存放条件,按库房分区管理原则,将物料放置在库房指定区域。

2.9仓库管理员按TX/06序列文件中《原辅料编码管理规程》或《包装材料编码管理规程》中的物料编码表对来料进行编码,防止物料混淆,并将物料的编码、品名、批号、规格、数量、生产厂家或供货单位名称、收货日期等登记《物料入库总帐》及《物料库卡》,发放贴待验标识。

3.入库请验
3.1有标准的物料应填写《物料请验单》请验单一式二份,一份送质量部,另一份留存,填写完成后将《物料请验单》、《厂家检验报告单》、《物料初验记录》交质量部,由质量部取样员到仓库按取样有关规定取样。

3.2取样后封好原包装,填写“取样证”,贴在所取样品的物料外包装上,退回原货位处。

仓库管理员应将取样量如实记录在《物料库卡》上。

3.3无标准的物料(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低值易耗品)凭初验合格入库。

4.入库
4.1仓库收到经合格的《物料检验报告书》和《物料批放行审核报告书》办理正式入库手续并填写《物料入库单》一式三联:仓库、物料部、财务部。

经仓库主任签字同意后,将财务联送财务做报销凭证用。

入库物料应改变物料的状态标识,物料由“待验”标识改为“合格”标识,登记《物料入库总帐》及《物料库卡》。

4.2《物料请验单》、《原辅料检验报告书》、《物料批放行审核报告书》、《供应商出厂检验报告单》收集一份与《物料库卡》一并纳入物料批记录管理。

当物料库卡为零时,将物料批记录交质量部存档。

4.3初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物料不得入库,不合格物料通知质量部及物料部主任处理,及时退货,如果退货物料有争议时或者不能及时退货要短暂保存的,物料应转入物料不合格区/库管理。

物料退货后及时填写《不合格物料记录》、完善《物料入库总帐》。

5.物料入库的注意事项
5.1物料入库应分类保存,确保存放条件满足物料存放的要求。

5.2物料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将“待验”标识改变为“合格”标识。

5.3经检验合格的每件物料上应给予《合格证》。

5.4难于进行详细数量核验的物料,应采用经确认的合理的计数换算法则(如:说明书、标签)对物料数量进行核验。

5.5剧毒物料须双人进行初验、双人签收,双人双锁专库(柜)贮存。

5.6接受质监员的检查,具体操作可按TX/06序列文件中《原辅料接收入库与核验确认规程》及《包装材料接收入库规程》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