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编导-10镜头组接原则

编导-10镜头组接原则


A、“动接动”——不同主体运动镜头的连接
如: 汽车轮----车床表现生产;汽车轮----炮弹
如:足球赛的射门场面。在运动员起脚射门动作 刚刚做完的一瞬间,接守门员跃起扑球 注意:“动接动”应与动作剪接点严格区分 ,
动作剪接点是同一主体。
“动接动”是不同主体镜头的切换。
B、“动接动”运动镜头的组接,即:“ 运 动接运动”。 如果运动的方向一致,上 一 个镜头的落幅和下一个镜头的起幅可以剪 掉,使镜头连贯的运动起来。
相关内容回顾 一、编导与制作的两大理论支撑
1、长镜头理论……………安德烈 ●巴赞
2、蒙太奇理论……………爱森斯坦 二、编导与制作的两大技术支持 1、基于磁记录技术的线性编辑方式(数字、模拟) 2、基于计算机技术的非线性编辑方式
三、运用理论与技术的现状………
两大理论、两种技术同时存在,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四、后期编辑解决的问题
(如:三个镜头)
(1)一张没有表情的男人的脸(2) 一支手枪(3)哈哈 大笑的脸 普多夫金和库里肖夫的这个实验, 告诉我们四个方面的含义:
(1)单个镜头只有其独立的表现意义.
(2)组接产生了新的表现意义
(3)不同的组接产生不同的表现意义
(4) 组接后赋予了镜头新的含义
宣传政策、 反映生活、
2、“半截子”镜头
剪接点都落在主体运动过程中的镜 头切换方法。
“半截子”镜头组接在一起能制造 气氛、增加动感、加快节奏、营造 氛围。
3、静接静 在视觉上没有明显动感镜头的切换方式。
“静接静”含有几层意思:
A、静态镜头接静态镜头。 静态镜头:指造型元素和结构无变化,或变化不明 显,机器固定拍摄的画面。(机位、光轴、焦距三 不变)
医生验血过程:
镜头1. 护士用器械从患者耳朵上采下血样.
镜头2.
镜头3.
把血样涂在玻璃片上,放在显微镜下观看
放大通过显微镜看到的图像.
镜头4.
镜头5.
医生填写化验单
放大化验单上的化验结果.
其中 3. 5是两个主观镜头.这符合观众的心理要求。
1、“动接动”有两层意思:{两个在视觉 上 都有明显动感的镜头的切换方法}
A ▲
B

▲ C
2、合理越轴的方法
1)在越轴镜头前插一个交代环境的全景
2)用移动摄影方法,由轴线一侧过度到另一侧
3)利用人物的某个大幅度的动作跳轴 4)用挡死镜头的方法越轴 5)用远景、特写等无方向特征的镜头,冲淡跳 轴的感觉 6)在有强烈节奏的情节中,可以故意以一定频 率的跳轴镜头,组成段落。以加强节奏感。
单一场景中的两个连续镜头,其中的动 作必须衔接“即,使一组连续镜头中的行 动和动作保持精确的连贯性” 。
有一个人坐在桌子边,桌上 有一杯酒,他把身子往前一 倾,用右手举起杯,送到唇 边并喝酒。假设是由三个景 别拍摄的。分析几种可能的 剪辑方法。
(1)若从全景剪到中景
1)可以让动作以全景开始,然后人的手臂往上 或往下举的动作中的某一点剪到相称的中景。 2)可以等到手抓住杯子的那一霎那进行剪辑, 使手向上举的全部动作出现在中景。
800°C ,及钟面显示的时间。
3、 推钟面显示的时间。
4、 打开炉门,坩埚呈红色,取出放在白瓷盘上。
景别变化梯度举例:
要表现电子实验室学生用示波器测电子元件的场面。 1、第一个镜头是实验室全景,十二位学生都在实 验台旁做实验。 2 、接一个特写,示波器屏幕上的矩形波形。
这种组接法,两个镜头跳动太大,观众弄不清 这两个画面的内在联系,不知矩形波从何而来。
同机位、同景别、同一主
体的画面不能组接。
为什么呢?
a、这种画面构图缺乏变化,画面看起来雷
同,就象一个镜头不停的重复。
b、景别变化不大的两个镜头接在一起,只要
画面中的景物稍有一点变化,人的视觉就 会产生跳动的感觉,破坏了画面的连续性。
在分析化学实验中,有一个坩埚灼烧的实验 。坩埚放在马沸炉中,等温度升到800°C,要控 制恒温灼烧30分钟,当然不能实际记录,我们这 样表现: 1、 把坩埚放在马沸炉中,关上门 2、 镜头逐渐推向马沸炉温度指示表,已达到
倡导文明、
传播知识, 坚持“二为”方针和“双百”方针。
1、 “二为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 “双百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 “三个代表”: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新闻片: 要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科教片: 不但要注重知识、技术的传播,而且 要引导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 文艺片、故事片:要把思想、品质、情操教育, 寓于文化娱乐之中。
以科学的精神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政治题材要快————即政治兴趣 感情题材要细————即感情满足 娱乐题材要绝————即满足好奇 艺术题材要雅————即艺术享受
思维逻辑:
这里是指观众的视觉心理要求,要充分 考虑观众的思维习惯,就可以调动观众的欣 赏兴趣、加深对表达内容的理解。 例如:1.一个人受了伤,下面可以直接接医院。 2.要表现一个医生为患者验一个大红接一个大绿 不能一个柔和接一个强反差
否则,技术上造成接点跳跃,艺术 上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图象信号0。7V
同步信号0。3V
视频全电视信号
轴线:在镜头转换中,制约视觉变换范 围的界线。人物的行动方向、视线方向或 人物之间相互交流的位置关系构成的一条 无形的线。
突然喷出的水喷了园丁一脸。
6、近
一张调皮的孩子的笑脸。
7、近—-全(拉、摇)
园丁回头发现孩子,恼怒地向他追来,(拉) 孩子向花园深处逃去,(摇)
8、近(跟摇) 9、近(跟摇)
孩子在华丛中串行。 园丁在后面紧追。
10、特(跟推)
11、全
花草在他们脚下纷纷倒下
园丁捉住了孩子,揍他的
屁股,孩子叫着。求饶。
12、特-中-大全
地上的皮管空淌着水,园丁伸手拿起水管( 拉)他继续浇花(摇),透过前景的花丛,可以 看到孩子远远离去的背影
1、画面编辑时,镜头组接需遵循那些基本原则? 2、 什么是“动接动”“静接静”组接原则? 3、 什么是“半截子”镜头?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4、什么是“轴线”?轴线一般分为哪几种?请 举例 说明。 5、 请分别画出内反拍和外反拍的机位图。 6、 请给《水浇园丁》分镜头。 7、 请用不超过8个镜头,表现出《孤独》。
镜头组接原则训练
要求 1、突出主体和主题的镜头段落编辑。
2、动接动”“静接静”的组接技巧。
3、掌握镜头组接中的轴线规律。
4、掌握叙事段落的组接。
5、掌握营造气氛和趣味的镜头组接技巧。



内反拍:
A
B



内反拍:
A
B



总结
尽管必须牢记剪接的机械规则,但是
在任何两个镜头连接时,决定性的考虑却 应该是:“这一转变是出于戏剧上的需要 。 “一组连贯的镜头,如果每个镜头在戏剧 上 都有用,即使机械上的协调还不够完整, 看起来也常常是流畅的。
举例:A在自己楼下街上和B谈话,并 和B告别,接着剧本要求下面镜头应该 发生在他住的四楼房间里,他和他的妻 子两个人。
B、 如果主体运动不是连贯的,或它们中间有停 顿时,这两个镜头相接,必须在前一个画面主体做 完一个完整动作停下来以后,再接一个主体从静止 开始的画面。
C、对于不同方向的运动镜头来说,要有“落幅 ” 和“起幅”。 落幅:指一个运动镜头结尾部分停止的片刻 起幅:指一个运动镜头运动前停止的片刻. 例如:两个不同方向的摇镜头相接时, 要有起幅和落幅。落幅接起幅才行。 D、运动镜头和静态镜头组接也要遵守“静接静 ” 原 则。
(2)从特写剪到中景 在演员开始向前倾时,观众就会“盼望”见 到动作的效果,这最容易剪辑。 (3)从中景剪到特写
动作的绝大部分可以在中景中表现出来。特 写镜头可以等到他的手刚进入画面的时候, 这是因为,正是在特写刚刚包容了全部有意 义的动作时所进行的。
过肩镜头的运用
行动的方向必须保持一致
外反拍: A B
3、当两人分手时,A说妻子在家里等着他,下个 镜头可直接剪接到房间里的妻子,梢停后,接A正 在走进门来。
这说明戏剧性使不连贯性变的不成 为问题,前述情况下,“前一个场景的 观念都在下一个镜头中延续下去,戏剧 上的连贯性很强,足以使观众忽略按自 然并不准确的地方。”
举例2: 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他把一支香烟递 到嘴边,正在口袋里寻找火柴。没有找到 ,他环视了一下房间,突然脸上掠过一种 看到什么东西的表情。他站起身来走到房 间的另一端,那边的一张桌子上放着一盒 火柴。
1、 如果按照现实生活剪,要表现A走 进楼,等 电梯,进电梯,开到四楼,出电梯,然后走到自 己门前,开门。这些全表现后,才能接第二场景 (他和妻在一起)。
2、 A和B谈话后,画面停在B身上,让A走出 画 面,B梢作停留后,接A正在走进他的 房子。B在 画面中停留的那段时间,足以暗示A在同时已经 走上了四楼。
两种剪辑方法: a. 坐在椅子里的全部动作用一个镜头表现出来 ,然后接相应的表现演员起动的动作,并随着他 的步子摇到桌子那边。 b 第一个镜头同上面一样,然后当那个人看到 什么东西“正要”站起的时候,我们就剪到他所 看到的东西,即桌子上的火柴.并将火柴的镜头一 直保留到演员进入画面,到他把火柴拿起为止。
另一种: 全1、实验室里十二位学生在做实验。
中2、一个学生在一示波器前测试某元件。
近3、扭动示波器旋钮。
特4、示波器屏幕的矩形波。
组接镜头时,景别的变化要适应观众 视觉心理规律的要求。
影调:影像所表现出的景物的明暗层次。 是画面亮、暗方面的表征。 色调:局部色相,是一组色彩关系所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