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实施情况报告书

项目实施情况报告书

“传递温暖,托起山里希望”项目实施情况报告书
一、前期调研及准备阶段
(一)组团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湘西偏远山区的教育情况,深入了解国家基层状况,更好地帮助山区孩子,来自怀化学院的一群激情澎湃、青春四射的大学生特组成服务团队——缘梦队,参加湖南省2012年德育实践项目。

希望通过国家的帮助和支持,团队队员暑假身入湘西偏远山区支教和教育调研,亲身体会山区的教育情况,与山区人们零距离接触,获取山区教育的第一手信息,为更好地解决山区教育问题打下基础。

(二)爱心捐赠
为了更好地帮助山区孩子,传承中华美德,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

我们组织了“爱心捐赠”活动,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到每间寝室宣传,同时收集物品。

此次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大家都积极踊跃地把自己的东西捐献出来。

此次捐赠共收集到了衣服、体育器材、学习用品等等共十几大袋。

二、调研支教阶段
第一部分、活动内容说明
活动参与人员:唐珍珍、刘华秀、吴元勇、隆进香、肖乾洪、鄢如全、李斌华、张静波、黄珊、孔艳、谭为、石焘、朱正
活动主要流程:
1、招生
2、按教学策划进行教学
3、进行家访,对学生家庭情况摸底,整理成档案,并对家长就教育进行问卷调查
4、与村干部进行座谈会,反馈调研结果、提出相关合理化建议并核实我们的调查结果,征询村委会和当地政府对本次实践活动的意见
5、对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进行慰问,并给予一定的资助
6、“才艺展示”大赛
7、以“感恩”为主题的欢送会及表彰大会
8、发放捐赠物品
第二部分活动实施过程
1、招生
经过一系列的准备,缘梦队全体队员于2012年七月满怀激情和希望,怀着一颗为湘西贫困山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的心,背负着全社会的期望和支持走进了湘西偏远山区——花垣县排碧乡张刀村。

7月2日,队员们在张刀小学设立了“缘梦”暑期免费补习招生咨询点,向张刀的乡老父亲进行宣传。

同时缘梦队还通过横幅、海报、标语、入户等多种形式宣传免费支教的相关事宜。

补习班设有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教育、体育、作业辅导、和书法等课程,秉承交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标,
帮助山区孩子开拓视野、拓展素质的目标。

此次,我们共招收学生86个,并根据其读书情况分成初中班、大班、小班三个班级。

2、按教学策划进行教学
我们在这短短的七天的教学中完成了计划的一系列教学任务,每天晚上队员们都要一起讨论教学的开展,总结不足及商讨以后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每天各队员按课表安排准时上课,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疲惫的志愿者们感到无比的高兴和欣慰。

我们开设了语文、外语、数学、体育、音乐、书法、思想品德其名课程,旨在加强学生们德育体全面发展的意识,交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与城里孩子的差距,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学习走出大山,造福家乡。

2012年“缘梦”张刀暑期补习课程安排表
3、进行家访,对学生家庭情况摸底,整理成档案,并对家长就教育进行问卷调查
7月6日——7月8日下午4点授课完毕后,全体成员分成三组,其中一组做饭,另外两组开始走访张刀村附近居民,进行教育宣传,并就“对孩子教育的看法”、“留守儿童情况”两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与村民热情而耐心细致的交流,志愿者们最终克服了语言的障碍,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共发放了56份宣传单,收发调查问卷61份,为这次调研工作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4、与村干部进行座谈会,反馈调研结果、提出相关合理化建议并核实我们的调查结果,征询村委会和当地政府对本次实践活动的意见7月9日,我们全体队员与张刀村的村干部进行了座谈会,队员们积极提问,了解了张刀村的一些情况,并向村干部们反馈了我们的调研结果,,征询了他们对本次实践活动的意见。

在交流的过程中,
村干们积极地配合,竭力地回答我们的每一个问题,给我们提供张刀村最真实的情况。

他们对我们此次的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邀请我们有时间和机会一定还要去张刀村,他们感谢我们想到了偏远的张刀村,感谢我们教授了张刀村的孩子们知识,整个座谈会都充满着浓浓的感谢之情。

5、对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进行慰问,并给予一定的资助
在与村干们交流后,我们核实了张刀村贫困学生的名单,并在村干们的带领下走访了贫困学生家,给予了他们一定的经济帮助。

这次我们共资助了8位学生,每位学生资助100元,虽然资助的人数不多,资金也不多,但那却代表着我们团队的心意。

现在我们还没有能力去给予他们更大的帮助,但是每个队员都意识到只要现在好好学习,努力拼搏,终有一天我们有能力帮助贫困的孩子。

6、“才艺展示”大赛
7月9日下午,我们开展了“才艺展示”大赛,在大赛中,同学们极力地展示着自己,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唱歌、演讲、跳舞等),从这次大赛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和努力,从一开始的不干大声说话到现在的走上讲台表达自己,尽管说的不是很好,但是至少他们突破了自己,相信只要他们努力,总有一天会成为舞台上的星光。

7、以“感恩”为主题的欢送会及表彰大会
我们举行了欢送会和表彰大会,对支教期间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了表彰,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努力拼搏。

在欢送会上,每个人都怀着不舍的情绪,甚至有些同学请求我们不要走。

但是我们知道分离是必
不可少的,我们现在还不够强大,只有是我们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我们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们。

8、发放捐赠物品
7月9日,我们将带来的捐赠物品进行了分类整理,将物品清单交给村干,与他们商讨物品的发放。

然后在村干的组织下,我们将捐赠的物品发到了村民手中,完成了我们最后的任务。

村民们拿着东西,对我们感谢连连,有的村民甚至拉着我们的手说:“谢谢你们了”。

那一刻,所有队员都很感动,认为这十天的苦累值得。

第三部分、总结概括
大学生德育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阵营,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最好窗口。

社会实践活动既磨练了青年大学生的意志,也培养了大家理论运用与实际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精神,实现了社会实践过程中“服务社会、锻炼成才”的目标,真正做到“双赢”。

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我们有苦有累,但是,更为深刻的是那一份内心的满足感。

1、队员团结努力,感触至深
在这个团队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完成了实践任务,一起解决了很多问题,一起讨论我们的行程、活动的开展和调研结果,一起为活动出谋划策,虽然有时候有很多争论,但是大家都是本着对团队负责、求同存异、虚心接受的态度。

在这个团队中,我们学会了更好的尊重别人,尊重集体,一切以集体为重,各队员互帮互助、团
结友爱地渡过了永生难忘的十天。

虽然只是短短的十天,但是他却占据了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个位置。

团队的团结努力正是我们的实践能够圆满结束的重要保证。

2、队员精诚合作,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

七月的酷热,往往打击了人们学习工作的热情。

但是,面对如火的七月,我们更是拿出我们的满腔激情完善着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细节。

面对工作,每个队员都尽职尽责,本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作态度,队员们精诚合作,积极进取,为实践活动的圆满成功添砖加瓦。

3、铭记职责,贯穿始终。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不仅明白了很多道理,收获了心灵最美好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们用实践检验了自身的价值,同时也展现了现代大学生的风采。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没有一丝的松懈,始终以一个高校学子的身份度量自己的行为;始终铭记自己的职责,在实践活动中尽职尽责,严格要求自己。

4、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是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活动自始至终都得到了张刀村父老乡亲们的支持与配合。

无论是活动宣传,或是教育调研,抑或是义务支教以及队员生活的各个方面,当地群众都热心的帮助我们、关心我们,为我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这是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张刀村的村民们热情的接待我们这一群大学生,为我们借被子、给我们送柴、给我们搭灶让我们感受着张刀村淳朴的民风。

而正是他们的一片热忱,成为我们遇到难题
时前进的动力。

5、学生的进步和努力成为队员们坚持的梁柱。

张刀村的学生都十分地好学,每天一大早学生们就来到学校开始早读,听着那朗朗的读书声,队员们即使再累也都会打起精神为同学们教授他们最渴望的知识。

刚开始,每一个同学都表现的十分羞涩,通过队员们的引导他们慢慢地大胆起来,敢于上台表现自己了,敢于在公众面前大声的说话了。

张刀村孩子们的那种勤奋好学的品质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他感动了我们的每一个队员,他们的这种品质是我们所有队员得以坚持的梁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