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城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古城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山东东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古城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山东东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古城煤矿二○○七年十月报告名称:山东东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古城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报告编制单位: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报告主编:李振谭效林报告编制人员:李振谭效林卢忠良王明山潘发旺华夏张晓坤王孝臣审核人:谭效林总工程师:卢忠良队长:张正修正文目次第一章绪论 (1)第一节目的和任务 (1)第二节位置、范围和交通 (2)第三节自然地理 (3)第四节生产建设情况 (4)第五节对原地质报告的评价 (6)第二章矿井地质工作 (8)第一节以往勘探工作简况 (8)第二节矿井补充勘探 (9)第三章矿井地质 (11)第一节地层 (11)第二节含煤地层 (14)第三节构造 (16)第四章煤层煤质及其它有益矿产 (34)第一节煤层 (34)第二节煤质 (42)第三节其它有益矿产 (46)第五章水文地质 (49)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49)第二节矿井充水条件 (50)第三节矿井涌水规律及涌水量预计 (59)第四节矿井主要水害及其防治措施 (63)第五节供水 (65)第六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66)第六章开采技术条件 (68)第一节开采方法与顶底板条件 (68)第二节特殊开采 (69)第三节瓦斯、煤尘和煤自燃 (71)第四节地温和地压 (74)第五节环境地质 (75)第七章资源储量估算 (77)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的范围、工业指标 (77)第二节资源储量类别的划分 (77)第三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参数的确定 (78)第四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81)第五节资源储量变化及原因 (93)第六节矿井服务年限 (96)第八章结论及建议 (97)附图目次图号顺序号图名比例尺1 1 古城煤矿地形地质图 1:50002 2 地层综合柱状图 1:5003-1 3 主井井筒断面图 1:500、1:100 3-2 4 副井井筒断面图 1:500、1:100 4-1 5 2上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50004-2 6 3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50004-3 7 6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50004-4 8 10下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50004-5 9 15上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50004-6 10 16上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50004-7 11 17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50005 12 采掘工程平面图1:50006-1 13 2-2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20006-2 14 4-4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20006-3 15 5-5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20006-4 16 6-6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20006-5 17 7-7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20006-6 18 8-8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20006-7 19 8-8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20006-8 20 9-9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20006-9 21 10-10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20006-10 22 14-14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20006-11 23 15-15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20006-12 24 16-16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20006-13 25 16-16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20006-14 26 17-17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20006-15 27 25-25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20006-16 28 26-26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20006-17 29 27-27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20006-18 30 28-28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20006-19 31 2-29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20007 32 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1:5008-1 33 煤岩层对比图1 1:10008-2 34 煤岩层对比图2 1:10008-3 35 煤岩层对比图3 1:10008-4 36 煤岩层对比图4 1:10009 37 井上下对照图1:500010 38 综合水文地质图1:1000011 39 水文地质综合柱状图1:100012 40 矿井充水性图1:500013 41 水文地质剖面图1:2000附表目次钻孔坐标一览表抽水试验成果表钻孔情况一览表漏水钻孔统计表钻孔封闭质量一览表水质分析成果表钻孔综合确定成果表各煤层块断厚度统计表3煤层采样情况表各煤层资源量计算基础表各煤层化验成果表钻孔简易测温记录表钻孔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成果表抽水试验成果表附件目次1、古城煤矿采矿许可证2、国土资源部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函3、《山东省临沂矿务局古城煤矿资源储量复核报告》评审意见书4、对《山东省兖州煤田临沂矿务局古城矿井储量报告》的审批意见5、《山东省兖州煤田曲阜井田精查地质报告》审查决议书6、关于同意将曲阜井田划归临沂矿务局开发的批复7、《古城煤矿2006年度储量检测报告》审查意见8、《东山矿业集团古城煤矿2005年度储量检测报告》审查意见9、《关于大宇水泥厂、古城煤矿等矿山矿产资源储量检测报告评审结果》的复核申请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目的和任务1990年原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以“(90)中煤总字第147号”文批复,将原曲阜井田移交给临沂矿务局开发,确定企业名称为“山东临沂矿务局曲阜矿井”, 1993年临沂矿务局以“临煤干字(93)第269号文”批准将“山东临沂矿务局曲阜矿井”更名为“临沂矿务局古城矿井”,现更名为山东东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古城煤矿,隶属于临沂矿业集团。

古城煤矿于2001年1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设计服务年限51.9年。

采用立井、暗斜井开拓,中央并列式通风,一水平标高为-505m,二水平标高为-850m,三水平标高为-1030m,采用综采放顶煤方法开采3煤层。

为总结投产以来矿井地质工作经验和地质预测预报工作,为设计和生产提供充分的地质依据,根据煤炭部1984年颁发的《矿井地质规程》(试行)的规定,编制本报告。

编制本报告的依据是:1、煤炭部(84)煤生字第607号文颁发的《矿井地质规程》(试行)2、《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1984)3、《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试行)(1983)4、《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2002)5、《煤矿安全规程》(2006)6、鲁煤管生便字[1992]4号文转发的原中煤总公司制定的《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1992)7、《煤炭工业技术政策》(试行)(1987)8、原能源部煤字[1989]第26号文颁发的《煤矿地质测量图例》9、原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煤生字[1992]第15号文颁发的《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实施补充规定》10、《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1999)编制本报告的资料来源是:原煤炭工业部119煤炭地质勘探队和物探队于1983年提交的《山东省兖州煤田曲阜井田精查地质报告》,临沂矿务局于2000年提交的《临沂矿务局古城矿井建井地质报告》,2002年提交的《山东省兖州煤田临沂矿务局古城矿井储量复核报告》,2003、2004、2005、2006年度《资源储量检测报告》,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于2006年提交的《古城煤矿扩大区勘探报告》,以及在生产期间揭露的实际资料、生产补充勘探资料、井下勘探资料与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同时参考了相邻矿井的地质资料及报告。

编制本报告的目的是:依据建井、生产工作中积累的地质资料,在2000年提交的《建井地质报告》、历年资源储量检测报告、2006年提交的《古城煤矿扩大区勘探报告》及2007年提交的《资源储量检测报告》的基础上,对矿井内地层、构造、煤层煤质、水文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从而加强生产矿井的地质工作,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为矿井安全生产计划的制定和安排、制订发展规划提供更充分和可靠的地质依据。

编制本报告的基本任务是:1、编制主要地质图件、附表,系统整理各种地质资料,最终提出文字报告,使之适应和满足矿井生产的需要。

2、估算矿井各类资源储量,掌握资源储量动态;核实矿井可采储量,提出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的建议和意见。

3、进一步研究含煤地层、地质构造、煤层煤质变化规律,研究矿井水文地质和其它开采技术条件,在研究地质规律的基础上,查明影响矿井生产、建设的各种地质因素,为解决采掘工作的地质问题提供依据。

4、进一步调查和研究含煤地层中,共伴生有益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利用价值。

第二节位置、范围和交通一、位置与范围古城煤矿位于兖州市东郊曲阜市以西,分属兖州、曲阜两市管辖,地理坐标北纬35°33′~35°36′,东经116°49′~116°54′,西南部以铁路煤柱线分界,浅部自煤层露头及单家村煤矿为界,具体由2003年颁发的采矿许可证核定的23个坐标点确定,开采深度-400~-1000m,矿井面积16.66km2。

矿井边界范围坐标见表1-1。

古城矿边界拐点坐标表表1-1二、交通情况本矿井交通非常方便,京沪铁路从古城煤矿西侧通过,矿井西南方2.5km即是兖州车站,三二七国道横贯本矿井,各村间均有简易公路可通汽车。

交通情况见图1-1。

第三节自然地理一、地形及河流本区地势平坦,为冲积平原,一般高程+51m~56m,地势东高西低,仅泗河及其河堤高程相对变化较大。

泗河、沂河流经本矿井,泗河发源于新泰市太平顶山的西部,全长142km,为全年性河流,洪峰期流量为4020m3/s;沂河发源于尼山,属泗河支流,洪峰期流量为445m3/s。

二、气象本区位于北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属海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3.5℃,月平均最高气温29℃(1966年),日最高气温41.6℃(2002年7月15日);月平均最低气温4.11℃(1975年),日最低气温-19.4℃(1967年1月15日)。

年平均降水量701.9mm,年最大降水量为1179.3mm,降水多集中于7、8月份,春季水量少。

年平均蒸发量1654.7mm,年最大蒸发量1819.5mm(1966年)。

春、夏季多东及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平均风速2.3m/s。

历年最大积雪厚度0.19m(1975年1月),最大冻土厚度0.45m(1968年1月)。

古城煤矿图1-1 交通位置示意图三、地震根据国家地震局、建设部震发办[1992]160号文“关于发布《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使用规定》的通知”:兖州市的地震烈度为7度,据《中国地震资料年表》记载,本区地震活动性不强,但无感地震频发。

兖州、曲阜历史上曾发生过5.5~5.6级地震。

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15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