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3)复习资料主题一网络技术基础相关知识点与典型题解: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设备连接起来所组成的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数据通信,数据共享及协同完成某些数据处理工作。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
典型题解:(1)计算机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最基本的功能是( C )。
A 运算速度快B 可以相互通讯C 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D 内存容量大(2)在处理神州号宇宙飞船升空及飞行这一问题时,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都协作完成一部分的数据处理任务,体现了网络的( B )功能A.资源共享B.分布处理C.数据通信D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因特网是特殊的广域网。
按交换方式分类:电路交换网络(如固定电话通信系统)、分组交换网络(如IP电话通信系统)。
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型、环型、星型。
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⑴网络硬件组成网络硬件通常包括服务器、客户机、传输介质、通信连接设备等。
服务器(Server):为客户提供服务,用于网络管理、运行应用程序、处理客户请求、连接外部设备等。
(一般要为高性能的计算机)客户机(Client):直接面对用户,提出服务请求,完成用户任务。
传输介质:用于传输网络数据。
按传输方式可划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
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和光缆双绞线和光缆的比较⑴开放系统互联协议(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计算机利用协议进行通信时,发送方从上层向下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都附加一个协议控制信息,到达物理层后将数据包进行转换,送入传输介质。
数据传输到接收方时,再自下层向上层逐层去掉协议控制信息,并且完成各层的指定功能。
⑵IP地址IP地址为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提供惟一标识。
TCP/IP协议规定,IP地址是32位二进制数,分为4个字节,每个字节8位,中间用小数点隔开,然后将每八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个十进制数。
拓展:A类地址范围:1.x.y.z~126.x.y.zB类地址范围:128.x.y.z~191.x.y.zC类地址范围:192.x.y.z~223.x.y.z落后注意:我国一般采用的都是C类IP地址。
⑶TCP/IP协议(netbeui,ipx/spx)TCP/IP协议是建立局域网的首选协议,也是因特网的主要协议,它采用分层体系结构,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四个层次。
IP协议的工作是把数据包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TCP协议的工作是对数据包进行管理与校核,保证数据包的正确性。
拓展:了解因特网协议IPv6的产生背景当前在因特网上使用的IP地址是在1978年确立的协议,它由4段8位二进制数字构成。
由于因特网协议的当时版本号为4,因而称为IPv4。
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飞速增长的IP地址需求与现有地址不足的问题正逐渐成为制约因特网发展的瓶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其中比较成熟的是IPv6。
在IPv6协议中,地址位数为128位,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地址短缺的问题,还增加了网络层的安全机制。
⑸数据交换技术数据交换技术的主要类型有: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技术:一对需要进行通信的装置之间提供一条临时的专用物理通道,即提供一套专用的传输通道。
报文交换技术:不需要事先建立物理线路,它将发送的数据作为一个整体发给中间交换设备。
分组交换技术:它将数据分成一个个分组,中间交换设备在接收第二个分组之前,就可以转发已经接收到的第一个分组,这样就减少了传输延迟,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
IP电话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计算机网络常常采用分组交换技术,传统电话采用的是电路交换技术,电报采用的是报文交换技术。
典型题解:(1)互联网计算机在相互通信时必须遵循同一的规则称为(B )A.软件规范B.网络协议C.路由算法D.安全规范(2)因特网中最基本的通讯协议是( C )协议A.FTPB.DHCPC.HTTPD.TCP/IP(3)假设某用户上网时输入http://www. nju. edu. cn其中的http指的是( B )。
A 文件传输协议B 超文本传输协议C 计算机主机域名D TCP/IP协议(4)在TCP/IP协议体系中,将网络结构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①应用层②传输层③网际层④网络接口。
工作时( A )。
A 接收方从下层向上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去掉协议控制信息B 发送方从上层向下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去掉协议控制信息C 接收方从下层向上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附加协议控制信息D 发送方从下层向上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附加协议控制信息(5)综合分析:判断在给出的几种说祛中不正确的是( C )A IP电话是分组交换,传统电话是电路交换B IP电话是共享线路而传统电话是独占线路C IP电话通话时不受带宽、延退、网络拥堵的影晌,通话质量很高D 通信的费用差别很大,IP电话比较便宜,尤其是在打国际长途时更能体现出来(6)以下情况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是( D )。
A 电报B 广播系统C 专线电话D IP电话(7)某中学要建立一个教学用计算机房,机房中所有计算机组成一个局域网,并通过代理服务器接入因特网,该机房中计算机的IP地址可能是( B )。
A 10.120.128.32B 192.168.126.26C 225.220.112.1D 172.28.84.12(8)在因特网上的每一台主机都有唯一的地址标识,它是:( B )A 计算机名B IP地址C 统一资源定位器D 用户名(9)用电话线拨号上网的IP地址一般采用的是( C )A 不需要分配IP地址B 静态、动态分配均可C 动态分配IP地址D 静态分配IP地址(10)Internet使用TCP/IP协议实现了全球范围的计算机网络的互连,连接在Internet上的每一台主机都有一个IP地址,下面不能作为互联网上可用的IP地址的是( C )A 120.34.0.18B 21.18.33.48C 127.0.0.1D 201.109.39.68(11)某单位共有24个办公室,每个办公室约放置3台计算机,郑么在进行网络规划时,最好应考虑采用的IP地址是( A )。
A、C类地址B、B类地址C、D类地址D、A类地址(12) 综合分析:某单位没有足够的IP地址供每台计算机分配,比较合理的分配方祛是:( B )A、给所有的需要IP她址的设备动态分配IP她址。
B、给一些重要设备静态分配,其余一般设备动态分配。
C、通过限制上网设备数量,保证全部静态分配。
D、申请足够多的IP她址,保证静态分配。
5、局域网的组建⑴局域网的规划确定网络规模(需求分析、选择局域网技术),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选择硬件,选择软件(选择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IP地址的规划与分配,选择网络应用软件)。
常用的网络协议:TCP/IP,IPX/SPX,NetBEUI等。
其中_____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IP地址的分配可以采用静态分配法也可以采用动态分配法。
静态分配法是指为用户的计算机分配一个固定的IP地址(类似于家庭、单位的固定电话,通常只有固定人群使用)。
动态分配法是指每次把公用的IP地址临时分配给用户使用,因此,同一个用户在多次应用中申请到的IP地址可以不同(类似于公用电话,使用人群不固定)。
⑵局域网的组建连接网络设备、安装操作系统及网络协议。
⑶局域网的设置局域网中客户机IP地址的设置,代理服务器的设置等。
常用的代理服务器软件:WinRoute,CCProxy, Sygate等。
典型题解:(1)局域网常用的基本拓扑结构有环型、总线型和( B )A 分组型B 星型C 交换型D 层次型(2)交换机或主机等为中央结点,其他计算机都与该中央结点相连接的拓扑结构是( C )。
A 环形结构B 总线结构C 星形结构D 树型结构(3)下列哪种网络拓扑结构工作时,其传递方向是从发送数据的节点开始向两端扩散,只有与地址相符的用户才能接收数据,其他用户则将数据忽略?( D )A环型B网状型C星型D总线型(4)负责网络的资源管理和通信工作,并响应网络工作的请求,为网络用户提供服务的设备是( B )。
A 电脑公司B 网络服务器C 工作站D 网页(5)下列属于计算机网络连接设备的是( A )A 交换机B 显示器C 光盘驱动器D 鼠标器(6)关于网络协议,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Internet网络协议采用TCP/IP协议B 我们所说的TCP/IP协议就是指传输控制协议C WWW浏览器使用的应用协议是IPX/SPXD 没有网络协议,网络也能实现可靠地传输数据(7) 综合分析:某中学校园网内计算机常受到来自外网计算机病毒的攻击,为保障学校本地局域网的安全,学校决定添置硬件防火墙。
防火墙合适的放置位置是( B )。
A、学校域名服务器上。
B、学校局域网与外网连接处。
C、数学区与图书馆服务器之间。
D、ftp服务器上。
(8) 综合分析:将计算机连接到网络的基本过程是( A )。
(1)用RJ45插头的双绞线和网络集成器把计算机连接起来;(2)确定使用的网络硬件设备;(3)设置网络参数;(4)安装网络通信协议;A、(2)(1)(4)(3)B、(1)(2)(4)(3)C、(2)(1)(3)(4)D、(1)(3)(2)(4)(9)使用浏览器IE登录清华大学的FTP服务器ftp://下载文件,该种网络应用软件结构属干( D )。
A、TCP/IP结构B、OSI结构C、C/S结构D、B/S结构主题二因特网的接入与使用相关知识点与典型题解:1、域名及其管理⑴在因特网上没有重复的域名。
⑵因特网上的计算机之间是通过IP地址来进行通信的,域名必须转换成IP地址才能实现对网站的访问,这项工作由域名系统(DNS)来完成,而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就称为域名解析。
⑶因特网的域名管理典型题解:(1)DNS的中文含义是( D )。
A 地名系统B 邮件系统C 服务器系统D 域名服务系统(2)因特网中计算机域名的最高域名表示地区或组织性质,以下( C )代表政府机关。
A、eduB、cnC、govD、com拓展:常用网络名:com(商业组织)net(网络支持机构)edu(教育机构)gov(政府部门)org (非赢利组织)(3)域名服务器上存放着Internet主机的( B )。
A IP地址和以太地址对照表B 域名和IP地址的对照表C 域名D IP地址(4)下面关于域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域名必须转换成IP地址才能实现对网站的访问B 域名可以自己任意取C 域名就是网址D 域名专指一个服务器的名字(5)在IE浏览器中输入IP地址202. 196. 200. 23,可以浏览到某网站,但是当输入该网站的域名地址WWW.CZIND. COM却发现无法访问,可能的原因是( A )。